马上就是农历新年了 又到了中国传统收发红包的欢乐时光~~~ 拜近些年的网络平台大战所赐 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体会一把 发红包和抢红包的快乐 一轮红包大战下来 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这时候恐怕小伙伴们就要请出计算器了 可是古人没有计算器 他们又是怎么算数的呢? 一说起古人算数 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出 账房先生拨着算盘的样子 算盘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发明 但是在算盘被发明之前 古人使用的是什么算数工具呢?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 没错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签子 称为算筹 正是在算筹的基础上 才出现了算盘 《老子》曾载 “善数者不用筹策” 《仪礼》郑玄注中称 “筹,算也。” 指的就是算筹 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 算筹已经被古人普遍使用 这样算来算筹的使用 在中国已有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 虽然文献中对于算筹的记载很早 但关于算筹的实物 却是在近代考古学兴起后 才逐渐被发现 1954年6月 湖南长沙战国时期楚墓 出土了一批竹算筹 是目前已知考古学中 最早发现的实物算筹 20世纪70年代 河北省平山县 战国中山国遗址出土了两组算筹 中山成公陪葬墓出土骨算筹 中山成公墓陪葬墓出土的是骨算筹 一捆45根 长12.6、径0.3厘米 王厝墓出土的是玉算筹 共七根,为长方形细棍 三根长4.25、宽0.4、厚0.2厘米 四根长3.15、宽0.4、厚0.2厘米 王厝墓出土玉算筹 虽然都叫算筹 但实际上算筹可以大致归为两类 一种称为“筹”(或策) 一种称为“算”(或筭[suàn]) 它们的用途也大不相同 “筹”多用于博戏 博戏早在春秋战国之际 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 秦汉时期愈发流行 达到鼎盛 六博,也可写作陆博 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博戏玩法 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 也有六博棋盘实物出土 中山国遗址出土六博棋盘 “算”主要用于“计数” 数学史上传统意义下的算筹 指的就是用于筹算计算的算筹 即“筭” 我们现在知道了古人算数用算筹 那实际生活中要怎么使用它呢? 算筹的使用方法与现代一样 遵循十进位制 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 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一书中 称十进位记数法为 “最妙的发明之一” 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 记数法作比较 优越性显而易见 这恐怕就是“中国式找零” 成为困扰外国人 一大难题的根本原因吧 算筹在实际使用中 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 表示一至九的数目 1-5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 6-9以上面的算筹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 表示多位数时 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 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又用横式 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 看起来好像挺简单 但在实际使用中 还有很多使用技巧 需要在实际中演练 这么奇妙的古代智慧 想不想让孩子也亲身体验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