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握拳,把握自己的健康状态

 建善建者行 2019-04-30

《道德经》中讲“…专气至柔,能婴儿乎”。平常有心的人,应该都有发现,婴儿的小拳头一般都是攥得紧紧的,不用些力气,一般的成人是难以掰开的。婴儿很柔,却能有力的攥紧拳头,可谓是专气至柔的典范。中医上讲,手指的末端是人身经脉阴经阳经交换的部位,只有当身体经脉循行通畅时,气血才能充分汇聚此处,产生较强的握力;而婴儿为纯阳之体,又因为其无杂念,能时刻将身体的阳气积聚于手指,故能握拳紧紧的。

“人之衰,起于末”,人体的衰老是从身体的末梢开始的。因此,当一个人经常攥攥拳,感受一下攥拳的知觉与力量,对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很有好处的。

每日握拳,把握自己的健康状态

一、握拳的感觉,四季都不同

如果是一个细心的人,应该可以感觉到,在不同的季节用力握拳,其掌心的感觉都是有些不一样的。春天,用力握拳,反复几次后,掌心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并可以逐渐感觉到握拳的力量在增加;夏天,则只需握拳2~3次,就能马上感觉掌心有些实,力量就上来了;秋天,则会感觉手有些紧,要反复多次握拳,掌心才能慢慢感觉到力量进来了;冬天,握拳的时候,明显感觉手很紧,反复握拳很多次,甚至手臂有些累了之后才感觉掌心有点实。

这是因为,春夏秋冬自然界的气是按‘生长收藏’的节律在运行的,人也与之相应,春夏气向外行,身体的阳气到达体表,这时作为身体末梢的手指,气血就比较容易运行到达。秋冬则气向内行,身体的阳气在体内,气运行到身体末梢——手指的难度大为增加,而且年龄越大,难度越大。

因此,握拳的感觉,如果四季的差异越小,就表明身体越健康。如果感觉四季攥拳,都像夏季一样,那就说明身体非常棒。

每日握拳,把握自己的健康状态

二 、年龄增长,握拳越来越不实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经脉的通畅度在逐步下降。而人身经脉的淤塞与自然界河流的淤塞一样,总是从末梢、从小的支流开始。手指作为上身最远端的地方,其经脉的淤塞也是最早开始的地方。而判断经脉淤塞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握拳”:握拳越有力越实,就表明人身经脉运行越通畅,健康越好。反之亦然。

因此,道家修行功法里面才有一个叫“握固”的锻炼法,就是通过握拳的锻炼,已达到保持人身经脉,特别是络脉的通畅。

三、每日,握拳的感觉都可能不一样

就如自然界每天的天气都不会完全相同一样,人体的身体每天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而人身的状态,最直接的方式可以通过握拳来感知。

比如,如果大家晚上没休息好,第二天早上起来状态就会比较差,这时,你就会明显感觉握拳起来力量不大、握的不紧。

再比如,今天天气很好,人的休息质量也好,那握拳时就会明显感觉着有力量,而且身体全身上下也是轻松的。

再比如,如果这几天感冒了,人的精神说好不好,说坏不坏,自己有时都一时难以判断,到底是感冒要好了,还是会继续反复。这时就可以握握拳,要是感觉攥拳好像虽然握不紧,但明显感觉有力了,就表明身体在向好,只需适当再调养一下,马上就能好起来;要是感觉握拳总也用不上力,掌心虚虚的,那表明感冒可能还会严重,必须及时的进行对治。

还有就是,当握拳不紧时,而且人还出现感觉自己的拇指、食指、中指发麻现象,且是持续性的时候,这时就更需要注意了,这是中风的先兆,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在三个月内就会发生中风。

没有握惯拳头的人,可能刚开始不一定能把握握拳与身体状态间的关系。但只要细细的体会几日自己身体状态与握拳的感受,很快就能掌握的。

四、现代医学,也在利用握拳测健康

握拳测健康:当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这会阻断血液流通,手掌因此会变成白色。手掌打开后,随着血流的恢复会恢复原来的肤色,这一过程如果很快完成,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但是,如果需要20秒以上,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不是存在自律神经异常或动脉硬化了。

其实,其道理与体会握拳的感觉基本是一致的,关键还是判断气血运行的畅顺度。

人体对身体的感觉比仪器、视觉等观察到的身体现象更直接、更真实。因此,每日握握拳,感受拳头的力量与掌心的实在感,大致知晓当日的身体状态,在自我工作与休息的安排时,就能更符合身体实际。合理使用身体,健康就能更长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