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伤后脑积水的手术指征

 海阔天空sjwk 2019-05-01

多因素分析表明,两半球间水瘤形成或积液(P<0.001)和DC术后3个月颅骨未修补(P<0.001)是PTH需要手术治疗的重要指征。

——摘自文章章节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Nasi D , et al. Acta Neurochir (Wien). 2018 Sep;160(9):1691-1698. doi: 10.1007/s00701-018-3639-0. Epub 2018 Jul 27.】

研究背景


外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是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了解PTH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诊断和治疗PTH,可以显著改善TBI患者的预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翁贝托第一总医院神经外科的Davide Nasi等分析经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的TBI患者发生PTH和接受手术干预的指征,结果发表在2018年9月的《Acta Neurochirurgica》杂志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DC手术治疗的190例严重TBI患者;其中,男性149例,女性41例。PTH的诊断依据第4版颅脑损伤颅内压管理指南确定的定义:进行性脑室扩大,改良额角指数≥33%,脑沟、脑回间蛛网膜间隙变小,第三脑室扩大,连续CT扫描显示脑室周边渗出。纳入研究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和脑积水三个方面均具有手术治疗的指征。主要的研究结果是明确DC术后发生的PTH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与PTH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37例(28.4%)患者在DC术后30天内出现PTH。从DC术到发生PTH的时间为1~15个月,中位数6.43±3.38个月。28例(75.7%)PTH的诊断是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神经系统功能恶化或康复期神经功能改善停止而确立的。在其余9例昏迷或微意识状态的患者中,PTH诊断是根据脑室扩大与颅骨减压窗头皮假性膨出。37例患者中,34例(91.9%)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3例经颅骨成形术和暂时性腰穿脑脊液引流,脑脊液液体动力学紊乱解决后,PTH得到缓解。

研究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两半球间水瘤形成或积液(interhemispheric hygroma)(P<0.001)和DC术后3个月颅骨未修补(P<0.001)是PTH需要手术治疗的重要指征。DC术后30天存活的130例患者预后不良与发生PTH显著相关,随访6个月时GOS评分为1-3分(P<0.0001)。

结论


该研究表明,DC术后的患者延迟颅骨重建修补与PTH增大发展显著相关;两半球间积液形成是预示重度TBI后DC术患者PTH发展的独立的影像学征象。

编译

汪耿夫 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

审校

花玮 副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终审

陈衔城 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