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长长长rp45jnvc 2019-05-01

六味地黄丸的由来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有滋补肝肾的功能。本方始见于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是当时著名儿科医生钱乙首先创制的。公元1079年,钱乙被召到汴京,治好了太子的病,受到了皇帝的重用和赏赐,顿时使他誉满京城。那时候宋朝的太医,一般都是名医的后代。这些人的祖上也许真有点本事,但传到他们这一代,许多人已经成了靠门第资格吃饭,靠“家学渊源”吓人的庸医了。钱乙,这个“土郎中”的儿子,年龄才四十几岁,一下子进入了太医的行列,不能不令这些官僚味儿很足的庸医们张口结舌。有些人固然佩服他,但更多的人却有点嫉妒,不服气。他们私下议论:“钱乙治好太子的病,不过是巧合罢了!”有的说:“钱乙只会用土方,真正的医经怕懂得的不多。”

钱乙和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你看对吗?”这位大夫听了,连声道:“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佩服佩服!”弟子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六味地黄丸”流传下来。 钱乙制作六味地黄丸的初衷原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即今人所说的小儿发育不良)之症,但是他远远没有想到,六味地黄丸会在以后的日子发扬光大,成为滋补肝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儿科专著。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六味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牡丹皮90克,茯苓90克。

制法:按照以上比例,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化服3丸。

现代用法:炼蜜和丸,每丸约重15克,成人每服1丸,空腹时服用,温开水送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每日2次。浓缩丸每服8粒,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则为六味地黄丸,用量按上方比例酌定。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舌燥咽干、牙松动、足跟痛、以及小儿囱门不合等症。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注意事项:本方阴柔兹腻、有碍消化,故脾虚食少及便溏这不宜服用。

参考资料:现代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强壮之功,有类似于人参样的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结论与传统认识的补阴作用也吻合。现代医学可用于治疗肾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肝肾阴虚见证者。

六味地黄丸由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肾气丸而来。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乙制此方时,谓小儿阳气甚盛,故去肉桂、附子不用,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后世推广位滋补肾阴之祖方。本方重用熟地黄以补肾,6中药物中酸、苦、甘、辛、咸、淡6味俱备,故名“六味地黄丸”。正如《王旭高医书六种》说:“酸苦甘辛咸淡比,六味之名以此。曰‘地黄’者,重补肾也。”

六味地黄丸解析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近代,六味地黄丸已经被载入国家药典。六味地黄丸除传统的蜜丸外还有水丸、片剂、浓缩丸、口服液、胶囊剂以及膏剂。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本方以滋补肾阴最常用的方剂,因为肝肾同源,所以也可以养肝阴,但以补肾阴为主。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心烦失眠、耳鸣口干、手足心热、神疲倦怠等症。《小儿药证直诀》中将其用于小儿肝肾阴虚不足(囱开不和)之症。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灵枢 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故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等皆为肾阴虚、髓海不足所致。小儿囱开不合,亦是肾虚则生骨迟缓而成。肾为阴阳(水火)并存之脏,肾阴虚则阳易亢,亦即所谓“水亏火旺”。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俱因阴虚阳亢,或水亏火旺所导致。所以我们说,本方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肾阴为主。

也就是说,六味地黄丸的方剂是个基础方,从配伍来看,有两组药。第一组是以补为主的药,君药为熟地黄。熟地黄能滋补肾阴,又能养肝血,体现肝肾同治,也针对肝肾同源,其可添精补髓,不仅滋阴、补肝血、还能填精。因此,以熟地黄作为君药。君药在方中用量一般最大,所以熟地黄用到了240克。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介绍

熟地黄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又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阴之要药。古人说它能“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熟地黄与人参同用,有“两仪膏”方,服之能助阳气、滋阴血、生精强体;熟地黄与天冬、人参同用,名“三才汤”可治疗阴虚津亏口渴之症。现代研究指出,熟地黄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糖类及氨基酸等。有免疫调解作用。煎剂有抗衰老、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促凝血、抑制小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降血糖、强心、升高外周白细胞、抑菌等作用。

山茱萸、山药

山茱萸和山药分别用来补肝、补脾,这方说起来“三补”,肾、肝、脾兼顾。实际上不能说它同时补肾、肝、脾,而是围绕着肝、肾阴虚,通过补脾、补肝来加强补肾作用,应该是这样解释。这两个说法思路不同。过去都说三个同补,那似乎就是这个方里也能补脾,又能补肝。应该说它不是这个同补,是通过补脾、补肝来间接地增强补肾作用,还是围绕肾阴虚、肾精不足。

山茱萸

山茱萸为同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别名为山茱萸、药枣、枣皮。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精。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等功效。此外,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本草纲目》载:“山茱萸......久服轻身;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淋沥之功;久服明目、强力常年。”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水提取物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取物对链脲菌素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另外还具有抗感染、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脏等作用。

山药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习惯认为河南(怀庆府)所产者品质最佳,故有“怀山药”之称。本品既补气,有养阴;补气不燥,养阴不腻;为平补脾、肺、肾三脏气阴之良药。且兼涩性,有轻微的收敛作用,尤宜气阴虚损而兼遗滑之症。上治久咳虚喘;中疗脾虚泄泻;下治遗精、尿频、带下。又益气养阴而生津止渴,为药食两用之滋补佳品。据实验分析,山药含薯蓣皂苷元、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淀粉酶等。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降血糖、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增强雄性激素样作用。

现在可以理解,山药能补脾、能固肾;山茱萸补肝是针对肝肾同源,精血同源;山药补脾是考虑到脾胃后天之本,脾气充足了,五脏六腑之精下归于肾,能够增加滋养补益肾精的作用。所以这三味药,山茱萸、山药为臣药,熟地黄是君药。君臣药结合,体现了肾、肝、脾三阴并补,其目的是补肾,亦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

泽泻、牡丹皮、茯苓

除以上三补之外,六味地黄丸又配伍泽泻、牡丹皮、茯苓“三泻”一组药物。三泻是属于佐药。其目的一是考虑到正虚以后,相应会产生病理产物。有虚中兼实、因虚致淤,产生病理产物消除问题。二是为了使补益药物用得时间可以长久一些,适合缓治、缓图。所以,能够使得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总的来说,三泻作用,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佐制作用。

具体来说,泽泻和熟地黄相配伍,体现出它能够泄肾浊。以前说到肾阴不足可以产生肾浊,这是它协同的一方面。同时,有泽泻的淡渗,减少熟地黄的滋腻。

泽泻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泄热祛痰。常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利及湿热淋浊等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眩,聪明耳目之功......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此论道出了六味地黄丸用泽泻之妙理。

牡丹皮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第一,它有凉血、清热作用,特别治疗血热、虚热、阴虚骨蒸潮热常用。所以针对这个虚热内扰,它有清肾虚所产生的虚热作用。第二,它和山茱萸相配,山茱萸酸温,入肝、肾经,牡丹皮入肝经,能凉血,能制约山茱萸的温性。所以,它也存在既相互协同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草纲目》指出:“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去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由肾气丸去附子、桂枝而成)用之。后人乃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

茯苓

深度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是淡渗利水的药,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和山药相配,使山药的补脾能够结合健运。单补脾,不健运,服用长时间可以使脾胃气机壅滞,用茯苓的健运和山药的补脾合作,体现出健运、补益相结合。而且茯苓丹参利水,也可以使山药补而不滞。这是方中用茯苓的含义。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作用;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对免疫功能能多方面进行调节;能加速回升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有镇静作用。

综上分析,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独具特色,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佐药的3味和君臣药相配,体现了三补三泻兼顾,扬长补短。简略地说,方中以熟地黄滋阴补肾,生精填髓,壮水之主,作为主药。山茱萸温肝敛阴,涩精秘气,山药益肺健脾而补脾阴,肝肾同源,养肝阴亦即补肝阴,土生万物,滋脾阴亦即益肾阴,二药共助熟地黄滋补肾阴为辅药。主辅药能补肾、肝、脾三脏。但这三药补而腻滞,故又以泽泻宣泻肾经浊邪,以防熟地黄补肾之腻;牡丹皮清肝泻热,以除山茱萸温肝敛阴之滞;茯苓淡渗脾湿,以免山药补脾中满之壅。六药相合,三补三泻,使此方有收有散,有补有泻,补而不滞,泻而不伤,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可以大补元阴。

什么样的人离不开“六味地黄丸”

“六位地黄丸”在人体肾阴虚的时候,服用效果最好!

肾阴虚有什么表现呢?

1、看舌头

如果舌质发红,舌苔薄,就可能是肾阴虚。(如果舌质白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要排除。)

2、看脉搏

您可以和以前自己的脉搏比较,如果最近跳得比较快,则可能是肾阴虚。肾阴虚脉搏的特征是细数,您可以在附近找个老中医,让他诊一下脉,看看自己的脉是否是细数。

如果在舌红、苔薄、脉细数的同时,出现以下症状,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了。

3、腰膝酸软

因为肾的位置就在腰部,腰是肾的宅第,如果肾阴虚,则会导致腰部感觉不正常。

4、头晕眼花

这种感觉是眼睛干干的,很涩,见到风还容易流眼泪,这是因为气虚不足,虚火上攻的缘故。

5、耳鸣耳聋

这种耳鸣是一种长时间的,声音很小的那种耳鸣,和您感冒发烧时的那种“轰轰”的耳鸣不同。

6、盗汗自汗

身上总是出虚汗,稍微一动就是一身,如果是晚上睡觉时出汗,那就说明阴虚得非常厉害了,有的人被褥都会湿的(夏天的桑拿天,无论是谁睡觉都会出汗的,这种不要包括在内)。

以上就是肾阴虚通常的诊断标准。

“六味地黄丸”在生活中的几处应用:

1、熬夜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和古人大不相同,古人是跟着太阳的起落作息,现代人反过来了,晚上要熬到午夜过后,早晨又起得很晚,这样的作息时间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中医认为,夜属阴,如果您在夜里一直不休息,一直在活动,那么损耗的是您的阴气——身体的物质基础,这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良反应。研究者发现,上夜班的人群,所患的职业病非常有规律,比如他们的脂肪肝发病率远远高于非夜班人群,大家很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身体在进行自我补偿而已。

所以,熬夜的人注意了,如果您感觉到了有前面我论述过的那些诊断指征,那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进行调理了,它可以慢慢调整您身体的失调,使身体向正常的方向转化。

2、用脑过度

现在的工作学习节奏太快了,很多时候都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思考,这是很伤肾的,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就会失常。

用脑过度跟伤肾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什么意思?就是说人体的骨头,骨头里的骨髓,以至于脊髓,直到大脑,都与肾有着密切关联。如果人过度用脑,就会产生耳鸣、瘀惫无力、头晕、腰腿无力等情况,所以,想要改善用脑过度导致的身体失调,要从补肾下手,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它可以补肾。

3、房事过度

对于房事过度伤身的这个问题,西方人不大重视。但是东方人的体质不同,房事过度确实会引起一些身体上的失调。

但是,“六味地黄丸”不是壮阳药,它与壮阳药有本质的不同,有许多朋友都问我这个问题,就是“六味地黄丸”是否能够让性能力更强等等。实际上,房事过度的话,人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失调,“六味地黄丸”是纠正这些失调的,它只能起到补充物质基础的作用。请记住,物质和功能是两回事。“六味地黄丸”对人的作用是长期的,缓慢的,如果长期房事过度,那对身体的影响也是长期的,这时如果能够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六味地黄丸”,就可以减缓身体的损伤程度。

4、粉刺

有很多青春期或者过了青春期的人,尤其是一些女孩子,脸上的粉刺很多,很痛苦,实际上这是一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的表现。

正常人体内的阴阳本来是平衡的,但如果阴不足的话,就会导致阳过分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体表表现出来,粉刺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以,对于长粉刺的人来说补充体内的阴气,让人体阴阳能够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做呢?服用“六味地黄丸”,对体内的物资基础进行补充,使得阳气不至于过分亢奋,这样粉刺就可以消掉了。

当然,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同时也可以用野菊花、枇杷叶各10克泡水喝,这样可以更快地解决粉刺问题。

什么人不适合吃六味地黄丸

第一,身体有湿热的人。

什么样的人身体有湿热?

诊断指征是:

1、舌苔厚,舌苔黄腻(不是在吸烟和饮橙汁后);

2、胃肠里面胀闷,大便不成形。

第二,身体阳虚的人。

什么样的身体是阳虚?

诊断指征是:

1、舌质颜色淡;

2、脉搏跳动多数是缓慢的;

3、下肢发凉,怕冷;

4、尿是清长的。

这部分人要先补阳(记住:所有的肾阳虚都是在肾阴虚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此时不要马上补阴),再补阴,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第三,脾胃功能弱的人。

中医认为,“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药熟地有滞腻的性质,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脾胃不振,所以要慎重服用。

脾胃功能弱的人如何服用六味地黄丸?

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

配方:砂仁1个,“六味地黄丸”(用量遵医嘱或说明书)。

用法:将砂仁捣碎,泡开水,用乏个木来冲服“六味地黄丸”。

这样砂仁的芳香之气可以振奋脾胃,就化解掉了熟地的滞腻之性,同时砂仁还可以引药气归肾经,一举两得。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请老中医给自己诊脉,看看是否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养。

参考书目:

李艳 王伟恒 《妙用六味地黄丸》 人民军医出版社

罗大伦 《救命之方》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