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仁天皇:希望被当做科学家,与中国学者交往40年

 孙书其 2019-05-01
记者|关珺冉编辑|嘉沐

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成为时隔202年首个“生前退位”的日本天皇。他与中国的交往也被很多人提及。

1992年10月的访华经历,让明仁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访问过中国的日本天皇。但遗憾的是,此次访华之后,明仁夫妇再无走访中国的体验。不过,明仁夫妇熟諳中日历史和文化渊源,且有客观正面的认知。而他近40年来结识的中国学者们,也让他对这一邻国的印象变得丰满且清晰。

“天皇希望以科学家的身份被对待”

与对外的形象有所不同,私下的明仁天皇醉心于生物学,也是他少数与父亲相同的爱好之一。

从1967年开始,明仁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32篇专业论文、专著4册,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脊椎动物——虾虎鱼的研究权威。明仁建立的虾虎鱼类分类体系被世界大多数鱼类学家所认同,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了表示对他研究成果的尊敬,一种生活在珊瑚礁里的扇尾虾虎鱼还被命名为“明仁鹦虾虎鱼”。

通过对虾虎鱼的研究,明仁结识了来自中国的同行伍汉霖。“他从研究室悄悄走到我身边,他问我研究是否顺利?然后我们用日语和英语讨论。”如今在上海海洋大学任职的伍汉霖教授向《凤凰周刊》回忆起40年前与天皇的初次见面。

1950年11月,明仁王子在东京和他的导师伊丽莎白格雷文宁上英语课。图片:EPA

上世纪70年代,伍汉霖任职的上海水产学院迁至厦门,改名厦门水产学院。当时学院接到编写《福建鱼类志》的课题,伍汉霖被分配负责虾虎鱼的编写。由于当时国内对虾虎鱼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他从国外学报上了解到,有一位从60年代就开始发表虾虎鱼研究论文的日本学者,于是通过学校写信求教。

“当时明仁还是皇太子,但我并不了解他是谁,只知道是日本的权威专家。” 伍汉霖说,这封信寄出两周后,他收到了明仁侍从官的回复。信中不仅回答了虾虎鱼的分类情况,还表达了加强学术交流的意愿。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还相互交换标本和研究报告。

1989年明仁登基后,伍汉霖在这一年首次受邀访问日本,之后数次与其会面,在赤坂御所陛下的研究室内进行虾虎鱼短期研究。在了解到中国缺乏虾虎鱼研究人才的情况后,明仁还主动将自己的虾虎鱼标本室向他开放。

30年来,伍汉霖先后5次访日,受到明仁的12次接见。虽然身份、国别、语言不同,但两人之间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这或许是两位鱼类学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明仁还向这位中国学者询问过很多关于中国环境方面的议题: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会不会对渔业和鱼的产量产生影响?南水北调长江水是否直接灌入黄河?长江白鱀豚现在怎么样?

2009年10月14日是伍汉霖最后一次见到明仁。这一次,他送给天皇自己的新著《中国动物志虾虎鱼亚目》,这本书的分类系统是采用明仁发表的世界虾虎鱼类系统演化为基础而写成的。

据伍汉霖说,明仁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并不十分了解,但却很感兴趣。两人还对中日两国的美食有不少交流。每次见面,伍汉霖会给明仁带一盒他最爱吃的皮蛋。明仁说:“父亲(裕仁天皇)喜欢八宝饭,我喜欢中国炒饭。”

明仁爱吃的皮蛋

最后一次临别时,明仁指着自己的棕色领带说:“这条领带是我十多年前访问中国时买的,很是喜欢。”

每年元月,伍汉霖都会收到日本皇宫寄来的附有全家福的新年贺卡,上面写有“贺正 明仁”。1984年他收到的第一封贺卡是由环保纸浆做成的翻页相册,打开后右边贴着明仁夫妇一家五口的照片。随着时间流逝,皇子们相继娶亲,全家福只剩下明仁夫妇和清子三人;再后来小女儿也出嫁了,2019年的新年贺卡上只剩下满头银发的天皇夫妇。

伍汉霖说,明仁之前常常说,由于公务繁忙,自己再难像从前那样有时间做研究了,退位后他应该有更多时间投身科研。“明仁希望别人以科学家的身份对待他,退位之后,也许我们的沟通会更方便。”

“御进讲”迎来首位中国女学者

除了专业学术交流,日本皇室每年新年伊始还会邀请学者为天皇夫妇授课,讲述与当年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这种制度被称作“御进讲”,也是日本皇室成立以来延续千百年的传统。

2007年2月,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日本学研究所教授王敏接到邀请,成为“御进讲”迎来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当时她讲述的主题是“东亚的文化交流”。

“他们的眼睛就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杂念。”王敏向《凤凰周刊》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明仁夫妇时的情景。当天他们围坐在一张小小的餐桌前,一边共进午餐,一边交流。有一道甜品是团子,团子是美智子早上去皇居周围刚刚找到的艾草做成的。会客厅的摆设也很简朴,一些旧家具很有年代感,角落的花瓶中插着即将盛开的桃花。午餐也很简单,一菜、一汤、一份沙拉和面包。

皇后美智子回忆起小时候教科书中的汉诗和汉文,还提到了日本古籍《万叶集》:“《万叶集》问世的奈良时代,日本人说到花,往往是指梅花。这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巧的是,日本的新年号“令和”恰好出自其中“梅花之歌三十二首”的序文。

天皇接着介绍说,日本皇宫中有很多仪式都与中国有关。例如过去在日本皇宫中举行仪式时,皇后要凤冠霞帔,后来这种习惯才逐渐发生变化。

明仁夫妇还回忆起1992年的访华经历。美智子说,在参观西安大雁塔时,一个老人给她讲过很长一段话,她当时听不懂,但可以感到老人的慈祥、善良和热情。王敏则向天皇夫妇讲述了中国在日留学生百年来的变迁,回答他们提出的关于“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什么不同”“现在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文化”等问题。

明仁天皇和美智子在1999年11月明仁天皇即位10周年庆典期间,在东京皇宫外的新竹寺公开露面

秋筱宫是明仁夫妇的次子,大学期间曾选修中文课,也曾为了撰写毕业论文到云南考察。其后经常在家族中提及其间的难忘记忆。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心也是家庭交流电一个话题。

2007年日本正在流行韩剧《大长今》。明仁夫妇说会录下来看。提到韩国,美智子说:“日本对待韩国文化的态度,远远不如像对待中国文化一样。除了中国之外,日本应多了解韩国,中日韩三国更应该更多相互了解。”而看到大长今经常做药膳,美智子还说:“药膳也是源于中国。”

王敏第二次应邀进宫是2015年5月3日,恰逢日本宪法纪念日。当时明仁夫妇因看了王敏所著的《大禹和日本人》一书,感悟到皇家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感受到日本与中华文明的渊源,而特意感谢她对日本国民的引导,恳诚希望通过中日大禹文化的广泛交流,拓展新一轮和平友好。

走出皇居时,王敏的心情有些沉重,于是走进一家咖啡厅记录下当时的感受:“他们殷切希望日本民间的大禹信仰文化开创日中交流的良苦用心令人震撼。他们意向明确,并且坚定表达:只有正面认识历史的明暗进程,把握日本前进的方向,才可能有所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