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谓的真爱,也许仅仅是依赖

 fentouge 2019-05-01

《恋爱依赖症

慈怀为你读的第四百八十六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00:00 21:40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恋爱依赖症》

“爱”和 “被爱”都是人生中很美好的事情,一旦爱变成了纠缠和伤害,就要考虑调整或者终止。

然而总是有一些恋爱关系已经千疮百孔,当事人却还是放不开,亦或是放手后再次恋爱,以为这一次终于找对了人,兜兜转转之后发现又错了。

为何爱如此伤人?为什么总是有人重复几乎一模一样的痛苦恋爱经历?

日本恋爱专家伊东明在《恋爱依赖症》这本书中以“恋爱依赖症”为主题,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在恋爱中痛苦不堪,为什么有人会经常陷入相同类型的怪圈中无法自拔,到底怎样才能从恋爱的痛苦阴霾中走出等等。

作者伊东明做了十年以上的“恋爱专栏”的主编,比较擅长解决男女婚恋方面的心理问题,现任东京心理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曾出版过《用心学习恋爱心理学》等多部“心理战必胜图书”,被称为“日本恋爱心理学第一人”。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跟随作者深度解读恋爱依赖症的表象和心理,希望能对您的幸福恋爱和人际关系带来改善。

你所谓的真爱,也许仅仅是依赖

人们陷入痛苦的恋爱不能自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作者的学生由美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和良树一见钟情,恋爱也就顺理成章了。

蜜月期的一切都是玫瑰色,但就在蜜月期快结束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良树不再照顾由美的感受,开始慢慢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动不动就去银行借钱,还开始挑剔由美家务做得不好。

由美痛苦不堪,纠结很久后决定和良树分开,这时良树开始一个劲道歉,并且坚定地表示从明天开始改变,由美被良树的可怜样打动了,也期待他的改变,两个人又迎来了久违的温存,感觉幸福的日子又回来了。

令人遗憾的是,良树的改变只保持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很快他变得比从前还变本加厉,由美再次要离开时,良树又是一个劲道歉,发誓要改变自己,由美又一次心软了,这段关系就这样维持着。

案例中的 “甘愿受虐”和“期待变化”就是“恋爱依赖症”比较明显的共性特征。

“恋爱依赖症”这个词源自于斯坦顿·皮尔和阿奇·弗朗特斯科出版的《爱和瘾》,1970年在医学范畴内正式提出“依赖症”这个概念,研究发现这种对爱的偏执性依赖比使用药物的依赖都厉害,危害很大。

“恋爱依赖症”是一种非常极端和可怕的心理怪像,恋爱依赖症者不是在现实中处对象,而是在幻想或者妄想中处对象,一旦哪天梦想破碎,他们就会心理坍塌,甚至精神崩溃。

对于恋爱依赖症者来说,爱和毒品是同一类东西,一开始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心情很好,一段时间之后会转变为痛苦,但是如果离开,却会更加痛苦,便只好频频像毒品靠近、伸手。

恋爱依赖症者的爱情模式非常固定,他们一般刚恋爱便爱得死去活来,觉得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个人,然而没多久爱与被爱的欲望开始得不到满足,便开始抱怨,当对方要放弃自己的时候,他又开始妄想挽救自己的恋情,整天想着用怎样极端的方法让恋人回心转意,这不过是又一个轮回的怪圈罢了。

他们爱情生活的特点就是循环往复,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就这么一直轮回着转,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恋爱依赖者所谓的真爱,也许仅仅是病态的依赖。

恋爱依赖症者不仅恋爱关系一塌糊涂,对于建立家庭、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人际关系也总是显得很吃力,甚至觉得活下去都是件痛苦的事情。

很多陷入恋爱依赖症的人,不管恋人或配偶给自己多大的打击或暴力,都不愿离开,有的甚至到了死亡的边缘好不容易逃脱,但没多久又会主动跑回去。

总体来说,恋爱依赖症会给人的身体、精神、和经济各个方面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也是对圣洁“恋爱”的亵渎。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走不出依赖的怪圈,就会被痛苦的爱羁绊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公共场所的男男女女,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对男女在闹矛盾的时候多半是女人在诉说、争辩、说理,而男人多半是在回避和沉默。

男性惯有的“沉默”,成了给女性造成精神伤害的最常见手段之一。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和宏是一个非常主观且自以为是的人,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生活中一些平常细小的事情总能引起他对妻子的不满,而老实巴交的妻子总是以服软和道歉来对待丈夫的无理指责。

如果妻子要争辩的话,那麻烦就大了,和宏可能会把家里的东西砸得粉碎,之后便喝酒生闷气,在妻子主动和他说话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先开口的,他能永远保持沉默。

假如妻子无意间问了一句“你今天去干什么了?”和宏就会很反感,会认为对方有意约束自己,企图控制他的行动,或控制他的自由。

和宏的妻子对丈夫的愤怒已经忍无可忍,虽然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痛苦,但是她总想用自己的爱去改变他,一直没有勇气离开,甚至是自己没有能力让丈夫幸福。

和宏和妻子就是典型的“回避依赖症者”和“相互依赖症者”,他们像一对翩翩起舞的舞者,相互吸引,相互折磨。

回避依赖症者表面上看起来是想尽一切办法远离对方,其实深层心理还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们害怕对方离开自己,才尽量回避和对方过分亲密。

相互依赖症者不擅长划分自己和他人的界线,期盼幸福的同时又隐约有种受虐心理,他们具有救赎情结,自己的价值也完全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需要程度,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幸福,除非经过自己努力给对方带来的幸福。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佛洛依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对于依赖症者来说,在深层心理方面一直会受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影响。

很多被痛苦的爱所羁绊的人,走不出“各种情结”,或者被暴力伤害却也不愿意离开,根本原因是在他们内心的深处都有相互需要的地方。

一般有相互依赖倾向的女性,她们的父亲多半是既冷酷又严厉的,对她们来说,父亲这个角色是缺位的,所以她们很容易寻找具有回避依赖的男性。

而过度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外界交往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回避依赖症者”类型,这种男性一般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愿意被人管得太多,这样相互依赖的女性就很吸引他们。

当遇到亲密的人,特别是恋人,他们就会在深层心理方面把恋人当成父母,想从恋人那里把孩提时期没有得到的爱弥补回来。

如果你是相互依赖症者,那就相对简单,相互依赖症者的“幸福上限”普遍较低,对于他们来说“不设幸福上限”,就是他们找到幸福的方法。

如果你是回避依赖症者的配偶,就一定要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心,确定好自己是想努力改善,还是想继续忍耐,或者是离开。

不管怎么选择,请你记住,你的变化是可以带动她的变化的,如果你什么变化也没有,想要改变他是不可能的。

任何事情都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谁谈恋爱都是想享受到爱和被爱的滋味,如果你有夹缝中挣扎的无奈和痛苦感,就需要确定他有没有能力让你幸福,只要你不想离开他,那他的这种能力就必须得到学习和提高,这是改善婚恋关系的核心和根本。

如果你还需要想清楚自己忍受的限度在哪里,双方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婚恋关系的原则、尺度和底线。

这些原则和态度应该直言不讳地告诉对方,不能遮遮掩掩,态度要明朗,行为要坚定,双方都要遵守彼此的底线,比如家暴,即使一次也是不行,如果打破了底线,那就绝不迁就。

再次提醒回避依赖症的配偶,千万不要试图用“爱的力量”去改变他,遇到原则以外的事情,一定不要心慈手软,否则只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灾难,永无安宁之日。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浪漫主义者的爱情至上,

不过是激素的假象

很多人会有一种被迫观念,好像恋爱就应该有惊涛骇浪的心跳感觉,不浪漫就不叫恋爱,这无疑影响了很多人的婚恋观。

书中的妙子就是浪漫主义者,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拥有轰轰烈烈的爱恋。

青春期的时候妙子看过不少唯美的爱情故事,成年后妙子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找到能与她共同演绎浪漫爱情的对象,脑海中沉淀已久的浪漫激情就会被瞬间点燃。

之后妙子便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展望结婚以后是什么样子,有了孩子是什么样子,眼前呈现的似乎是非常完美的人生。

但正常的恋爱和浪漫的想象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她的每段恋情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失去浪漫的玫瑰色。

但是如果不谈恋爱,她就会十分低落,为了能让自己充实起来,妙子只能不停地谈恋爱。

人一旦开始恋爱,体内就会分泌一种叫做苯乙胺的“爱情激素”,它是一种天然兴奋剂,会让人热情高涨,因此恋爱最开始时多是浪漫的玫瑰色。

如果恋爱失利,苯乙胺值就会跌得很低,人就像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变得无精打采。

有人把“浪漫依赖”比喻成沉浸在幻想世界的一次梦游,因为他们的情感跌宕起伏,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而且仅仅是一种激素作用。

浪漫依赖症者们的最大特征是恋爱初期过分追求浪漫和刺激,当浪漫消失了,绝大多数浪漫依赖症者就快速冷却恋爱关系,然后接着去寻找下一段浪漫爱情。

浪漫主义者外表给人明亮快乐的感觉,但内心深层心理未必和表面一致,说不定很累很受伤。

“爱情至上”的浪漫主义者认为爱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他们一味地为他人付出感情,与其说是忘我地爱他人,倒不如说只会单纯地付出爱更准确,其实他们是不会爱,对爱表现出恐惧心理,他们想去爱,又觉得真爱很可怕。

心理学家皮特.菲尔德把爱分为“炽热的爱”和“友谊的爱”两种,所谓“炽热的爱”就是喜悦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痛苦交织在一起,而“友谊的爱”是将友情、关怀、理解融为一体,虽然不会轰轰烈烈,却也是一种安静祥和的爱。

想要克服浪漫依赖,就要把恋爱的步伐放慢,仅仅通过短暂的接触便快速升温的恋情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长久。

恋爱就像爬山,如果一口气把恋爱推向极致,那每天满脑子考虑的全是对方,只有“上坡”时把步伐放慢,不整天泡在一起,才能一直都会有期待感,一边享受恋爱带来的乐趣,一边用空余时间满足一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逐步将自己置身于简单快乐平和的恋爱之中,哪怕有一天离开了紧张浪漫的氛围,也能在“兴奋刺激”和“平和安静”中找到平衡。

“下坡”时也要慢,即使是和对方有些小摩擦或不满,也可以空余一段时间去冷静观察对方的好与不好,既避免了冲动,又不至于让自己做傻事。

另外,我们也可以放下与异性交往只为恋爱的“功利之心”,以平常心多交几个异性朋友,只要抱着学习的目的尝试着和朋友交往就一定会有收获,建立纯粹的友谊关系对于缓解浪漫依赖也有一定的帮助。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斩断依赖,才能找到全新爱情

恋爱依赖症者往往带着假面具跟外人接触,他们往往不愿意暴露真实的自己,因此和外界的隔阂会越来越深,构筑的壁垒也越来越高。

他们会逐渐疏远朋友,或者最多和外人聊聊无关紧要的话题,把痛苦的一面紧紧裹藏起来,只讲积极的一面。

其实,任何人和恋人相处的时候,都极有可能陷入简单的恋爱依赖症的危险之中,那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改变呢?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问题,学会爱自己;

所有陷入恋爱依赖症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行为模式,对自己的问题有过度保护和否认的防卫心理,但是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真实状态和自己的责任的时候,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承认和正视自己的现实,这是从防卫机制中逃脱出来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可以把原来无意识的心理提升到意识层面,比如把过去的行为模式写在纸上,在强调的视觉冲击下,无意识的东西就会被强化成有意识的东西。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不难,但是想要认清这些固有的模式里有着强烈的“引力”就很不容易。

孤独、不安、无聊、空虚、对现实中自己的不满、无力感、对应激事件的伤害、对父母的恨或爱、对过分亲密关系的恐惧等,各种问题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恋爱依赖症的深层“引力”。

知道自己的“引力”是什么,才有能力减少被它吸引,然后接纳真实的自己,并且真正意义上开始爱自己,因为不爱自己的话,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幸福,甚至还会出现为了赢得对方的欢心,而不遗余力为其付出和奉献。

尝试把对恋爱的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能量的焦点,一旦脑海中浮现自我否定意识的时候,就马上用认知疗法消除这种否定意识,相信自己有幸福的能力。

其次,要客观面对过去,并且尝试“治愈过去”;

约翰.格雷说:恋爱中的问题90%来自于过去的成长经历。

过去的心灵创伤以及被压抑到潜意识里没有实现的欲望,还有无法控制的留存在心底深处非常强烈的情感等,经常会刺激自己,最终会以偏激化的恋爱方式或变异的性爱方式呈现出来。

面对过去,冷静地接受过去,找到今后正确的行为模式,这是重新开启那扇郁结已久心门的方法。

治愈过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轻度者可以看书自我调节,重症者建议咨询专家进行“重建疗法”,积极地对外寻求帮助或者参加自助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专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着优势,这样的话恢复和转变才有可能。

最后,要学会放手,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

恋爱依赖症者往往会紧紧抓住恋人不放手,死死缠住对方,对他们来说学会放手很关键,强迫自己脱离过去形成的深层意识和习惯,才能勇敢迈出第一步。

如果认为自己的恋爱还有改善和调整的可能,那就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只要选择了就放心大胆地奔着那个方向去行动。

千万不要输给倒退的行为,你正在进行恢复的征途上。

或许现在的状态比以前更难受,但现在身体中的毒素已经被慢慢拔出体外,这是最有力的进步。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心理学中有个规律:“人越是怎么想,事情就越是像他想的那个样子。”

幸福快乐的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的生活和状态都很好,而不幸的人貌似整天都是闷闷不乐,听的说的都是些不好的事情。

就像很多人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在恋爱方面就是不顺,要么被劣质伴侣盯住不放,要么就是抓住劣质伴侣不放,结果从头到尾反而把自己毁掉了。

恋爱中遭遇的痛苦或伤害是人生阶段的重要课程,自爱是个体成长中必须要形成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反过来对自我成长有积极的帮助。

如果能够真正意义上爱自己,就绝对不会陷入恋爱依赖症。

正如作家苏苓所说:“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当你开始爱自己时,真正属于你的爱情才刚刚开始。

愿所有的爱情,奔向的都是圆满!愿你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