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思考

 gobeyondlxy 2019-05-01


如何把握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契机,提升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开辟多种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探索生态化土地整治路径,引导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转型发展,是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

目前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

整治工程均质化问题严重。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有效耕地面积不断扩展,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但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技术理论指导,过度追求“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致使土地斑块规则化,土地利用结构简单化。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压力较大。村庄整治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包含农村居民点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治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容村貌,但仍存在乡村景观质量不佳、街道和道路绿化不足、沟渠路林损毁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退化等情况,更面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等威胁。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仍存在风险。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矿山土地复垦、土壤污染治理及海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比如:我国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防污固碳和净化空气等功能下降。

整治过程易忽视人文环境和地理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水系、生物及土地等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一味地按标准建设,对土地进行过分改造,致使生态化沟渠过度硬化、多样化树种被砍伐、河流被拉直等,破环了地域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此外,多样的农村景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但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村镇过度仿造城镇建设,致使原有乡村建筑形式和村落布局消失。

缺乏系统化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法。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技术体系相对滞后,尚无系统化的土地整治理论及方法体系。土地整治技术包含规划实施、环境评估、信息技术以及生态工程等内容,我国缺乏全面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土地整治技术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整治的要求

加快土地整治转型,建设生态国土。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会扰动周边环境,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土地整治应加强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探索土地整治新模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尤其要重视生态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

遵循自然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整治。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纷呈,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战略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差异化整治是现实需求,要能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适合区域特性的发展模式。如:经济发达地区应探索多功能土地整治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乡村地区应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人文景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城乡融合的平台,土地整治要将乡村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达到城乡在生活设施、产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方面的良性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带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城市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城乡融合的核心是实现人、地、资本的融合,这也是土地整治的实施目标。

挖掘农田生态价值功能,发展生态农业。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是建设生态良田,把握农田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景观服务功能,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分区,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重点保护建设景观生态条件优越的耕地资源,让宜耕土地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注重乡村景观保护,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要尽可能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类型与分布、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规划符合地域发展特性的土地利用格局,尤其要注重传统村落以及村庄内部具有历史性的风景名胜保护,实施兼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整治措施,凸显农村乡土风情。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推动统一保护修复。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需要立足多功能、多模式以及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聚焦国土空间统一生态保护修护。土地整治工作须树立生态第一的新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营造绿色生态空间,推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措施,保障草原的生态屏障作用,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中国土地

《中国土地》(月刊)

         ——引导土地管理、饱含思想智慧

《中国土地》(月刊)——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启迪读者思想智慧

● 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一本力图探析土地、海洋、林草等重要自然资源政策及理论、着力指导自然资源系统基层实践的工作月刊

● 注重对自然资源重大法规、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对相关政策与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对土地、海洋、林草等自然资源管理实践探索经验给以积极推介,力图打造一份自然资源和国土综合管理的精品读物

● 承30余年的办刊厚重积淀,《中国土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将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