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中医药方便 2019-05-01

传统文化会打开你的胸怀、打开你的情怀、打开你的格局、打开你的世界,会变化你的情感、变化你的精神、变化你的气质、变化你的风度。也许你会说:这太高大上了吧,几乎与我没关系。然而,如果你真信真学,这些会一样不少地发生在你身上。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根。而“根”的意义几乎用不着再说。根若好,则强大。根若差,再怎么繁荣也是假象。

解决社会问题的治本之策

当前,道德沦丧、精神滑坡的现象普遍而严重。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沉重了。有用和功利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骨子里。就连宗教场所也都成了名利场。人们为了挣钱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有用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功利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吃的、喝的、呼吸的,哪里没有问题?甚至连奶粉、疫苗、基因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都有人敢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精神苍白,故娱乐至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治百行不如治一心。学习传统文化,就是治心治本之举。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单靠发展经济,人民幸福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只在精神层面,而目前物质状况都令人堪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不能抓住根本,孩子定然会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很多家长口口声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所说所做正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只是根据自己那些可怜的知见,去教育引导孩子。试问,以分数和才艺作为唯一衡量孩子优秀的标准的家长有多少?大有若无斗胆一句:如果你的孩子不学习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输在起跑线上!即使他看上去很优秀,那也是暂时的、虚假的。马加爵、药加鑫、林森浩这些同学学习成绩都相当好,但人生早早定格了。由于分数的压力,而使孩子人格扭曲,而沦为少年犯的还少吗?有的同学已经是班里成绩第二,但为了得第一,竟把第一活活杀死。看看孩子们的表情吧,困惑、无助、迷惘,他们的灵动和灵性哪去了?醒醒吧!没有智慧还想要主导孩子的人生,流浪大师沈巍的父亲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传统文化学好了,孩子的专注力、理解力、表达力都会不同凡响,口才、语文、作文都不会只技高一筹,想不优秀都很难。

让孩子学会独立、担当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要靠自己去走。从这点上说,孩子越早独立越好。孩子的独立,就是教育成功的标志。注意:大有若无说的独立,不是到18岁的那个独立。独立不在年龄,而在个人领悟。有的人到了80岁也没有独立。如果孩子离了你就不能活,这一定是你教育的失败。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旨在教会孩子独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求人不如求己。”这些名句,如果孩子真的学会了,他就能独立。一旦孩子能独立思考、自己会做选择、自己会作决定,这就是独立的标志。如果孩子独立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可叹不知有多少家长,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独立,还在一个劲地剥夺孩子独立的能力。一个独立了的孩子,即意味着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担当。一个不辜负自己的人,所有的人都不会辜负。一个有担当的孩子,不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会燃烧自己、照亮世界。他所追求的,不是鲜花掌声,不是世俗的成功。他所在乎的,是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是如何实现自我,而非实现自我形象。

人生幸福的保障

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智慧。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所说所做都没有多少意义。不但他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也会让别人不得好过。无智之人,恰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步步惊心。仅从成语来看,比如拔苗助长、买椟还珠、缘木求鱼、抱薪救火这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深入经典,智慧如海。学习经典,一是要契入,不要止于文字表面。二是要用,不要学习、生活“两张皮”。要把经典贯彻到自己身上、具体事情上。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真的这样做了吗?真做到的人,一定是不可估量的。经典,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一定要把学习经典放在首位。金钱、名利、财富,乃至保险、多大的保险,一切身外之物,都不是幸福的保障。唯有智慧。而智慧来自对经典的学习。学习传统文化,不光是孩子的事。若是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人生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经典。与最好的东西相应,你就是最好的。物以类聚。这道理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