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怎样用doc360 2019-05-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你时常能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两鬓斑白,身形伛偻,走路时还有些颤颤巍巍,但他却穷尽一生之力,以无私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践行着为人师者辛勤奉献、不求索取的人生境界。他,就是西安建大潘鼎坤教授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潘鼎坤是浙江人,1925年生于丽水市缙云县。22岁的他考上复旦大学数理系,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51年毕业后到东北工学院担任数学助教。5年之后,东北工学院部分科系并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潘鼎坤随迁至古城西安,成为学校最早的一批教师之一。

1956年秋天,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实施不久,国家号召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西安建大许多专业课老师都想再多学一点数学知识,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于是,应各系科要求,数学教研室要选派老师,为全校专业教师讲授一些不在工科大学教学计划内的数学内容。当时,潘鼎坤还只是一名助教,论资历远远比不上教研室里数位更年长、更德高望重的老师,但经学院特批,由他来承担这一课程重任。

于是,在潘鼎坤的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工程师,甚至海外归来的高级工程师,而讲课的却只是一名助教。这一奇特的课堂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六十年代初。每周晚上,潘鼎坤都坚持在讲,他先后讲了数学分析、变分法、差分法、高等代数、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初步、数学物理方程、工程中数值计算等内容。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受限于当时国内的特殊情况,从1951年开始执教,潘鼎坤当了整整28年的助教后才成为副教授,1982年被评为教授。数十载岁月里,他没有享受过任何外出进修的机会,也没有因新开任何一门课而额外多些备课时间,甚至在通过教授资格后很久,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何时已成为了教授。后来,看到特约医疗证上写明的'1982年',他才知道自己是在那一年升了教授。可以说,在西安建大的三尺讲台上,潘鼎坤始终以学校、学生的需求为己任,一心扎根教育一线,对外事外物向来淡泊豁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时光悠悠,岁月流逝之间,潘鼎坤教授白了头发、花了眼睛。按道理来说,九旬高龄,应该拿着国家养老退休金,在家颐养天年了。但是在2017年5月,93岁的潘鼎坤教授再次登上讲台,为广大学生开诗词讲座。虽然是满头华发,但是他精神矍铄、板书利落,诠释着为人师者的一身风骨。'过一过自己上课的瘾,重温旧梦',潘鼎坤教授说着,连眼角的皱纹都漾起笑意。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再登讲台,不讲本专业数学,反而选择诗词文学,大家都会觉得奇怪。其实这都源自于潘鼎坤教授与西安建大之间浓厚的信任之情。原来,潘鼎坤教授向校领导表达自己对诗词格律将成为绝学的隐忧,提出想试讲一下'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的想法;而建大也是如此信任潘教授,便一口答应,不但为他公开出海报,还准备了宽敞明亮的授课教室。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云对雨,雪对风,数学对语文。文科与理科之间本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潘鼎坤教授却让无数学子体会到了数学与诗歌的碰撞也可以那么优美。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潘教授如是说道'数学与诗是双胞胎,一个表达的是自然规律,一个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主持人撒贝宁因担心潘老身体,亲切邀请他入座,却被潘老用一句'当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婉拒。话语落地之间,整个演播室和荧幕前的观众都肃然起敬。

他是助教,却给教授、高级工程师讲课,93岁上央视,一句话感动全场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潘鼎坤教授的一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是对教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然。'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最最留恋的地方。教室就是我的暖房,我的人间天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