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之子静水深流——潘望森其人其画

 丁镛 2019-05-01

自然之子静水深流——潘望森其人其画

杨振~美术评论人~《美术视野》报
昨天 阅读571

                           潘望森
  1964年12月出生安徽,198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师从卓鹤君、孔仲起等知名教授。1992年毕业分配在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任教至今,现为艺术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199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一年。1999年应邀去荷兰进行艺术交流。2005年在清华美术学院高访一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有作品获金、银、铜等大奖。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同一个世界》艺术画册,2008年邀请去日本参加“同一个世界”画展并进行艺术研讨。2016年去意大利参加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多幅作品发表在《中国当代美术》、《今日中国美术》、《美术》、《国画家》等专业画册和刊物,部分作品在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展出并被收藏。出版个人画集、合集二十余本。


▲ 1993年作品《春山新雨后》参加首届中国山水画展并获铜奖。(中国美协主办)
▲ 1993年在台湾举办个人画展,出版《千山红树—潘望森画集》
▲ 1994年9幅作品被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在《现代山水画库》画册里。
▲ 1994年作品《新绿》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 1996年参加全国十一次“新人新作”展。(中国美协主办)
▲ 1997年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国山水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 1998年参加首届北京国际扇面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 1999年参加《故乡情深》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 1999年作品《徽乡新绿》参加跨世纪纪暨建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获银奖。(中国美协主办)
▲ 1999年作品《梦里故乡》参加全国99’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获银奖。(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 1999年作品参加中国画三百家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 2000年作品参加上海“荷兰四季”之中国印象画展。(荷兰领事馆主办)
▲ 2000年作品参加新时代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 2001年出版技法丛书《中国画技法新解---树、石》(安徽美术出版社)。
▲ 2001年,作品收录在《当代名家山水画稿》画册(河南美术出版社)。
▲ 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 2004年作品《故乡又绿》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部、中国美协)。
▲ 2004年作品《古人诗意图》参加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
▲ 2004年在安徽合肥举办《潘望森中国画展》。
▲ 2005年在厦门举办新徽派《潘望森重彩山水画展》
▲ 2007年作品《流翠湖》参加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
▲ 2007年作品应邀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世界大家庭画展。(国务院、中国文联办)
▲ 2011年作品参加全国名家工笔画展
▲ 2011年出版《潘望森作品集》天津美术出版社
▲ 2014年作品参加安徽省美术大赛获铜奖
▲ 2015年在山东举办个人画展  


  

《故乡情深》 138cmX68cm 2009年

   潘望森三年前曾在省城合肥市举办过一次大型个人中国画山水画展,引起艺坛画界极大的关注和赞誉,参观者络绎不绝。情因那次展出的画作赋予人们一种新颖的苍茫凝重、气势磅礴,隽永幽微、意境深远的审美情趣,感人心弦,耐人寻味。一个中青年画家的个展能办到这个程度,应该说是相当的成功。我真为他高兴。

  如今潘望森要出画集,让我为他的画集写点文字,写此短文,以示祝贺。

《故乡吟》 138cmX68cm 2010年

《古人诗意图》 180cmX97cm 2010年

 潘望森,1964年出生在大别山麓的金寨。198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潘望森学习期间接受了较为严格的传统笔墨规范的训练和书法、史论等科目的熏陶,同时获得了大量西方现代五花八门新信息,早他几年的诸学长、同道的启示下,他刻意追求传统笔墨符号与现代画面构成的有机结合,他的作品作为笔墨语言完全来自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笔墨程式又以服从于现代画面构成语言出现,不仅仅拘泥于描绘特定的景物一山一水。”(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仲元语)他虽身处高等学府,依旧喜爱陶渊明式的田园诗境,仍画他最痴情也最熟悉的家乡田园村落和崇山峻岭,洋溢着悠然闲适、自得其乐的情趣。毕业后来到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任教至今。

《秋染山家》 68cmX68cm 2015年

 近二十年来,他倾心于艺术教育事业,尽职勤业。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喧嚣繁华的闹市,始终不欲邀宠,不事应酬,一门心思追求中国画理论研究和绘画实践,从不懈怠。他在授课之余的时间里潜修默练,往往不知东方既白。为写此文,我专程登门观赏他的画作原稿,以增添我对他画作感性认识和理解。他的作品画幅都很大,画得相当认真、冷静、沉稳、耐看。所图或红树婆娑、翠岚数垂,或屋舍俨然、溪桥路转,或春意阑珊,或秋色绸缪等等,所采画风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具象与抽象、自然与心灵的结合。“系乎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宋·郭若虚语)让我惊叹不已。壮哉,伟哉。

《水墨山水之一》 68cmX68cm

  潘望森性格温文儒雅,享受宁静。静水深流,令人钦羡。他甘于寂寞,耐于寂寞,潜心绘画,善于博学,继承传统,融贯中西。他寻觅得其古代画家所追求的那种崇高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为此,他静心体验自然,到大自然中写生采风,积累第一手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他所创作的中国画山水,不管是沟壑俊峰,旷野村庄,还是山石林木,溪流云烟等等,不乏石涛的野逸,黄宾虹的浑厚,林风眠的幽冥,莫奈的色彩。笔触刚劲,墨迹潇洒,随类赋彩,构图诡异。绘山,那真是“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镜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北宋·郭熙、郭思语)之感;画景“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清·重光语),“山虽一阜,其间环绕无穷;树虽一林,其间掩映不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之态(宋·范文正词句)。可谓“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唐·张彦远语),令人酣醉。自从他来到合肥,我俩就认识,也常去看他的作品,我常常被他的作品所感动。他不仅善于学习传统又能从传统中闯出来,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灵魂渗入画作,这便滋生了他画的活力。从这些喜人之处可看出潘望森是具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厚的学识修养的支持所得。

《乡情》 68cmX68cm 2015年

《水墨山水之二》 68cmX68cm

 潘望森尚年轻,刚过不惑之年,作品也年轻,我不能说他的画作已达到尽善尽美的高度,当然,尽善尽美对任何人都属不存在。只要他锲而不舍,自我不断进取,面对其尽善尽美的高度努力,前程是灿烂辉煌的。他会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既尊重传统,又符合时代前进步伐的佳作来奉献给他挚爱的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韦君琳
                 2008年2月8日于合肥不闲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