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结:从设备选择上来看,家中有条件吸顶的用户,最好是选择吸顶安装。没有吸顶条件的用户可以选择面板式AP,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这里选择三个不同的AP,只是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AP在速率,漫游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中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因为初次接触TP-LINK的AC,之前在AC100 V3上并没有找到漫游的选项,以为AC100 V3不支持漫游,后期又买了AC300,发现依旧没有这个选项。之后TP-LINK在4月25日更新了新固件,发现AC100 V3和AC300 V2都支持漫游了。唯一不同的是AC100是百兆LAN口,而AC300是千兆LAN口,并且AC300的带机量更多,普通家庭用户建议AC100 V3即可 拆解 ![]() ▲首先拆解的是TL-AP1758C-PoE/DC 双频无线吸顶式AP,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顶盖拆卸下来,卡扣是真的多 ![]() ![]() ![]() ![]() ![]() ![]() ▲拆除背面的金属片,就能看到5G的WLAN主控芯片。这是一块来自高通的QCA9880,支持3*3 MIMO,在80Mhz频宽下最高速率可达1300Mbps ![]() ![]() ▲Atheros AR8033 PHY芯片,为LAN口提供支持 ![]() ▲集成了MIPS架构处理器的QCA9563,在2.4G频段上支持3*3 MIMO,在40Mhz频宽下最高速率可达450Mbps。RAM是来自Zentel的A3R12E40DBF,大小64MB ![]() ![]() ![]() ![]() ![]() ![]() ![]() ![]() ![]() ![]() ![]() ![]() ![]() ![]() ![]() ![]() ![]() ▲主板正面,所有无线芯片未做屏蔽 ![]() ![]() ![]() ![]() ![]() ![]() ![]() ![]() ![]() 小结:从三款AP拆解来看,都是采用QCA9563+QCA9880的高通方案,横跨499 699 999三个价位。TL-AP1750GC-PoE/DC和TL-AP1758C-PoE/DC的主板有着不小规模的露铜,估计是PCB层板少了的原因。而TL-AP1750GI-PoE没有对芯片进行屏蔽处理,主板正面也没有散热装甲辅助散热。三款AP都多多少少透露着节省成本的信息。最后如果不是对吸顶AP情有独钟并且预算也不是很充足的用户,建议可以选择499价位的TL-AP1750GI-PoE 搭建 ![]() ![]() ▲为了安放TP-LINK全家桶,选用了三层小书柜 ![]() ▲最底层安放群辉的DS218+(评测链接)。作为家庭的资料存储中心,DS218+在性能和噪音上达到了平衡 ![]() ▲中间安放的是TL-AC300和TL-SG1210PE千兆POE交换机,中间用硅胶垫隔开 ![]() ▲最上层放置TL-R473G路由器 ![]() ▲换个角度 ![]() ▲连接好所有设备,通电试运行 ![]() ▲检查无问题后将书柜推回原位 小结:什么小书柜不占地方都是骗人的,价格甚至比某些机柜还贵。时间久了落满积灰不说,走线和理线真的让人头疼。这次差一点连TP-LINK的交换机和AC控制器都放置不下,所以建议论坛的小伙伴们有条件的还是选择机柜吧 固件 ![]() ▲输入http://后,就能登陆TL-R473G路由器管理页面了。设置向导会自动识别网络接入方式 ![]() ▲点击下一步,TL-R473G路由器会自动完成设置 ![]() ▲TL-R473G路由器主界面,在这里能够看到每个端口的信息,WAN口或者LAN口使用了多少流量,以及路由器的CPU和RAM使用率。图形化的显示界面,直观明朗 ![]() ▲WAN口和LAN口设置。在WAN口设置里可以配置网络的接入方式,LAN口设置中可以查看所有客户端的IP,配置DHCP地址池等等 ![]() ▲AP设置中可以对接入的所有AP进行管理,在这里可以查看在线,离线的AP,可以定时设置让AP重启,还是非常方便的 ![]() ▲即插即用功能,对于新接入的AP(没有做过任何配置的未被路由器采用过的AP)可以同步当前页面的无线设置,做到接入就可使用 ![]() ▲对于已被路由器采用过的AP,配置WiFi可以在无线网络中设置。首先点击新增,在弹出的页面中设置SSID,并选择启用的频段,接着选择需要开启这个频段的AP,这里我选择的2.4G频段,设备选择的是全部。最后设置WiFi的密码就完成了 ![]() ▲同样的操作,继续新增一个5G的频段 ![]() ▲或许有人会问,2.4G2和5G2可不可以选择,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对于双频AP而言,2.4G2和5G2是不可选择的。2.4G2和5G2是为TP—LINK自家的TL-HDAP1800GC-PoE/DC四频AP准备的 ![]() ▲个人喜欢将2.4G和5G分成两个不同的SSID,这样对于只需要5G的设备而言,漫游避免了2.4G切不回5G的尴尬局面。对于我而言,路由器只需要负责拨号分配IP地址就行。剩下的AP管理都可以交给AC控制器来完成,AC控制器中对AP的配置会更为详细,接下里带大家认识一下TP-LINK的无线控制器AC300 V2的设置 ![]() ▲首先将路由器中的AP管理功能关闭。防止路由器和AC300争夺对AP的控制权 ![]() ▲输入192.168.1.253,登陆AC300无线控制器。可以看到控制器的CPU和RAM的使用率。在这之前已经对AC300进行过固件升级(下载地址),新固件加入了智能漫游以及射频调优功能 ![]() ▲刚被AC300接管的所有AP都是没有SSID的,需要先到无线管理—无线服务中新增。如上图所示,新增一个SSID并设置密码 ![]() ![]() ▲继续创建新的SSID,用于绑定AP的5G频段 ![]() ▲客户端状态。在这里能够清楚知晓客户端的MAC地址,链接到哪一台AP,链接的频段是2.4G还是5G以及信号强度 ![]() ▲AP状态中可以对AP的指示灯进行打开关闭,重启AP,查看连接到AP上的用户数以及查看AP开放的SSID名称 ![]() ▲网络设置—DHCP服务,IP分配范围选择仅为AP分配。确保AC控制器给AP分配的IP地址池与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不冲突,且DHCP地址池可用的IP地址数大于网络中AP的个数,默认设置是50个地址,也就是说能够满足50台AP的接入 ![]() ▲AP管理—AP设置。可以对AP进行定时重启,防止AP吊死。还可以对所有AP进行分组,AP分组在管理配置上很方便,比如只想让一些AP带有一种配置,却不想让另外的一些AP拥有这些配置,就只需要对AP分组,然后在组这个栏目中操作即可,否则就要每台AP手动执行。因为我只有三台AP,也不需要划分几个组了 ![]() ▲在组中可以查看各个AP的硬件版本以及软件版本,还可以对AP的名称进行命名 ![]() ▲对AP进行固件升级。去官网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三台AP的新固件 ![]() ▲负载均衡在高密度覆盖时可以选择启用 ![]() ▲新版本的固件也终于是加入了802.11k,v,r漫游支持,漫游阈值类型可以选择是基于信号强度或者是速率百分比,又或者是全选 ![]() ▲射频设置中可以对AP的2.4G和5G频段的发射功率,射频带宽以及信道进行详细的设置 ![]() ▲在一些恶劣的无线环境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无线体验,可以在AC控制器中启用射频调优,此时AC控制器会对AP的无线射频进行设置调优,包括频段带宽、信道等参数从而降低无线干扰。但是此时也会影响AP的性能,例如2.4G频段只能使用20Mhz频宽,5G频段只能使用40Mhz频宽。3x3 MIMO,80Mhz频宽下AP才能达到1300Mbps的速率,而改成3x3 MIMO,40Mhz频宽下AP就只有650Mbps的速率了。孰轻孰重,需要用户自己考虑好 ![]() ▲频谱导航。引导双频客户端优先连接到5GHz 频段上,使2.4GHz 和5GHz 两个频段负载更均衡,保障网络性能。实测下来,客户端连接到2.4G,再想切回5G就比较困难了,这也是我选择将2.4G和5G的SSID分开的原因。嫌5G覆盖范围不够,那就加AP,一个AP无法覆盖全屋,那就来3个(AP多了也不好,AP之间也会有无线干扰) 小结:对于漫游需求不是特别敏感的用户,建议只购买TL-R473G路由器即可。TL-R473G路由器依旧带有AP管理,可以在路由器上配置无线参数,然后下发到所有AP上。不再需要将AP设置为胖模式,一台一台的配置。而对漫游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可以再购买一台无线AC控制器,4月25日更新的固件更是加入的802.11k,v,r支持 性能测试 ![]() ![]() ![]() AP位置已在上图标出,各房间大致面积说明 A:11平方米 B:15平方米 C:15平方米 D:40平方米 E:12平方米 F:5平方米(厕所区域,承重墙对信号质量的衰减有点厉害) G:7.5平方米 测试工具为S10,iPhone7,测试软件为WiFi魔盒和Speedtest。测试之前将所有设备重启一遍 ![]() ▲1号位置处5G信号强度、S10 Speedtest测试和iPhone7 Speedtest测试 ![]() ![]() ![]() ![]() ![]() ![]() ![]() ▲数据汇总 ![]() ▲图表汇总 小结:从测试结果来看,TL-R473G路由器跑满500M宽带轻轻松松就能办到。3款采用高通方案的无线AP在信号覆盖上得益于强大的发射功率,信号强度普遍优于其他厂商家的AP,这是我测到目前为止,信号表现最好的AP。而从速率测试来看,不知是因为QCA9563携带的MIPS架构的处理器性能不够,还是节点测速人数太多(China Unicom是测速最高的节点),在80Mhz频宽下,客户端866Mbps的协商速率下未跑满500M有些遗憾,不过总体而言家用还是不错的选择 漫游测试 本次测试基于两种不同的软件平台,分别使用iphone7和S10。并在AC300控制器中开启802.11K,V,R漫游。查看这两台客户端在采用高通硬件方案的AP组合中漫游效果如何 ![]() ![]() ![]() ![]() ▲AC控制器中可以查看S10在E-D-B-A路线漫游情况 ![]() ▲ping网关,漫游路线为A-B-D-E,整个过程丢5个包,漫游1次,漫游切换时掉4个包 ![]() ▲AC控制器中可以查看iPhone7在A-B-D-E路线漫游情况 ![]() ![]() 小结:从漫游情况来说,TP-LINK对采用高通芯片的安卓机漫游支持的比较好,无掉包,切换迅速。而对IOS的漫游支持就不尽人意了。首先发现iPhone7永远不会在TL-AP1758C-PoE/DC这台AP上发生漫游,无法切换到这台AP上,除非关闭WiFi重连才能连接上这台TL-AP1758C-PoE/DC。经排查发现TL-AP1758C-PoE/DC这台AP的硬件版本是1.0,其余两台AP以及AC控制器的硬件版本都是2.0。是不是早期1.0硬件版本的AP对IOS的漫游不支持?其次发现的问题是iPhone7在TL-AP1750GI-PoE和TL-AP1750GC-PoE/DC这两台AP之间漫游切换会掉包,切换速度缓慢,猜测会不会是高通芯片与博通芯片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又或者是驱动问题 总结 从TP-LINK全家桶测试结果来看,此方案适合采用高通芯片的安卓机使用,在新版本的AC控制器升级到新固件后,开启802.11k,v,r漫游后能够带来非常不错的体验。而对IOS用户而言,TP-LINK的覆盖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是注重漫游体验的IOS用户,这里暂不推荐TP-LINK全家桶方案。好了,我们二手区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