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朝更替,岁月流逝,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给我们一个个未解之谜。在古时的南京城中,就有三件名叫“飞来剪”的奇物,因为奇怪的造型和用途成谜,数百年来一直是文物界研究的重点对象。 在清代文献《白下琐言》中记载,飞来剪本名“双铁镇”,因为民间传说为天外飞来之物,所以被老百姓称为飞来剪,被誉为“金陵第一奇物”。 书中记载,飞来剪一般成X形状,全部由生铁铸成,重量一般在千斤左右,在X形交叉处有两个孔洞。关于飞来剪的用途一直是个谜,虽然历史上很多专家学者做过考证,但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经过查阅史料,笔者发现对于“飞来剪”最早的记载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岳阳风土记》中有记载:“江岸砂碛中,有冶铁数枚,各重千斤,四端平分燕尾,若两欤相向,中各有巨窍,径尺许……” 这段北宋笔记中描述的物件,正是飞来剪,而且全国除了南京发现有飞来剪实物之外,只有湖南省岳阳市曾经出土过三件飞来剪,这也与书中记载完全一致。现在对于飞来剪的用途一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是古代寺庙中的粮仓经常被盗,飞来剪是用来镇仓防窃的。第二是佛寺中僧侣为了镇压水中蛟龙打造的,因为蛟性畏铁,故以其为镇蛟之物。第三是寺庙建造佛塔时,用来固定宝塔基座使用的。 1893年法国传教士曾对南京的飞来剪进行研究,因为在中间孔洞中发现了铅浇注过的痕迹,因此判断飞来剪是在建筑佛塔时,用来连接塔身和塔基的构件,这一说法目前最受大家接受,不过飞来剪到底做什么用,仍然有待破解。 这种飞来剪存世非常稀少,全国已知的只有6件,南京城中一共有三件,分别收藏在铁塔寺、灵谷寺和大报恩寺。不过随着岁月流逝,三件飞来剪的命运却大相径庭。灵谷寺那件保存最完好,一百多年来一直没有动过。而铁塔寺的飞来剪由于战争动乱,辗转流落到了现在的南京博物馆,至于大报恩寺的那件,则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018年,南京博物馆在征集文物时,意外从一位农民手中征集到了一件飞来剪。经过专家鉴定,这件飞来剪与灵谷寺、南京博物馆保存的两件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应该就是失踪上百年的大报恩寺的“飞来剪”。 对于这件飞来剪的来历,这位农民说是祖上在秦淮河中打渔时意外发现的。当时只知道它是铁器,于是就找来众人打捞回家中,之后一直保存至今。专家听后欣喜若狂,表示这件失踪一百多年的“金陵第一奇物”失而复得,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目前这件堪称国宝级的飞来剪已经移交到博物馆,对外开放展览了。 参考文献:《白下琐言》、《岳阳风土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