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冷清”机场,耗资10亿建成,每年吞吐量却不到2万人

 小天使_ag 2019-05-02
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经济条件好了,对于国民的生活也就更加的关注了。中国应为优秀的基建能力而被外国称之为“基建狂魔”,这些基建也为国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一些基建落成后,却没有带来预估中的效果,反而还带来了一些亏损。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类型的基建——神农架机场。
机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得到的地方,像是外出或者去旅游,很多人都会选择坐飞机,因为这不仅舒适而且能节约非常多的时间。但是神农架机场却好像不那么“受人欢迎”。
神农架机场作为湖北省的第五座民用机场,它的建设定位就是旅游和通用航空相结合。因为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它也是除青藏高原机场外海拔最高的机场了。机场所在的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之都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作为中国国家公园,神农架每年还是会吸引很多的游客,而神农架机场的建设意义也是希望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但是现实却让人有点失望。
神农架机场虽然修建的比较晚,但是也投入了接近10亿人民币资金来修建。在建设规划中,神农架机场的年起降飞机将达到3000架左右,而人流量达到25万人。而为了修建机场,也花费了不少心血。神农架机场的独特地形,加大了机场修建的难度。整个机场修建需要削山、填山,而且工程有一定的危险性。
耗费了资金和心力终于将神农架机场建成后,机场的运营情况却让人大失所望。根据数据统计,从机场开通使用开始,神农架机场每年接待的游客只有2万左右,还不到规划人数的十分之一。因为乘客太少,机场周边的经济也没有什么好转的现象,而且乘客的人数直接与航班数相连,如此一来发出的航班大大减少,飞机的使用率也很低。整个机场一直处在不断亏损中,大概每年都要亏损一千万左右。
机场的建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神农架机场的冷清,与它的地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处于山顶的神农架机场,也还是有着一些不方便,所以旅游的人大多数都是坐车为主。这样一座机场,结局也是令人唏嘘。你对这个机场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