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大家族之1:普通邮票 在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邮票家族的种类从无到有、由简到繁。世界各国(地区)邮政所发行的邮票,其数量已经很难统计,而且在品种上也是名目繁多,多得让人集不胜集、望邮兴叹。由于用每一种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方法(如属性、用途、时期、发行国家或地区、使用范围、编号、材质、齿孔、纸张、形状、题材、构图……),都能将邮票分成很多种。因此从本讲起,我们只能分享少部分邮票家族中的成员。 首先分享的是:出现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的普通邮票。 相信上了些年纪的人,对一些普通邮票肯定不会陌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寄信时贴用得最多的就是“祖国风光”“民居”“长城”等普通邮票。 “祖国风光”普通邮票(1981-1983发行) “民居”普通邮票(1989-1990发行) “长城”普通邮票(1997-1999发行) 普通邮票是邮票中最主要的品种类别。世界各国(地区)最初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是普通邮票。英国1840年5月发行的黑便士,既是世界上首套邮票,也是世界上首套普通邮票。我国首套邮票和首套普通邮票,是1878年7月发行的大龙邮票。新中国首套普通邮票,则是1950年2月10日发行的第一组“天安门图”普通邮票。 第一组“天安门图”普通邮票(1950.2.10发行) 从图案上看,早期普通邮票多为国家君主或元首头像,也多为单色印刷。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邮票的图案逐渐扩大为各国(地区)风光、建筑、动植物、普通或历史人物等;在票面颜色上,也从单色印刷变为多色套印。 “花卉”普通邮票(1958.9.25发行) 与其他邮票相比,普通邮票的票幅较小、面值和枚数较多、色彩简单、发行量大。由于普通邮票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广泛使用和消耗,所以常会多次制版印刷,这就导致同一枚邮票会出现版式上的差异。普通邮票是编组传统类邮集的主要对象,也是进行版式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普通邮票的面值设置也是最全面的,通常会包含该国(地区)各种邮政业务资费的起始价格,因此会出现一些高面值邮票。这些高面值邮票,又成为防伪的重点。例如,1993年英国发行了面值高达10英镑的普通邮票,它上面使用了9种防伪技术:①票面上印有凸起的盲文;②灰色和紫色颜料里加入毛绒材料,使得彩色复印机无法复印;③在紫外光照射下,票图中的盾牌国徽出现黄色荧光反应、英文“ten pounds”出现蓝色荧光反应;④上边及下边左部各有2个椭圆形齿孔;⑤雕刻版印刷;⑥面值“£10”的背景中有10行连续的“ten pounds”微印文字;⑦票面散列25个银色“×”形记号(5×5),女王头像铭记用银箔印制;⑧红色小英文字母均呈现红色荧光,纤细精确;⑨邮票背面可见纸中混有荧光纤维,在紫外光下呈现黄、蓝、红各色荧光。 英国10镑面值的普通邮票(1993发行) 目前,世界上品种和数量最多的普通邮票是英国的梅钦普票。梅钦普票是自1967年以来,以伊丽莎白二世头像为主图的系列普通邮票,包括了相应时期内英国所有低面值和大部分高面值。由于邮票上的女王头像是英国雕塑家梅钦(Arnold Machin)所创作的,故名。梅钦普票构图简洁,由女王头像和面值组成(地方普票另在左上角多一个地区标志)。 部分英国梅钦普票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邮政已发行普通邮票32套,图案包含建筑、风光、人物、动植物、环保、生态等多种题材。在形式上,除邮票外还发行了普通邮票的小型张、小全张和小本票。 普24甲“1989全国邮展”小型张 早期各国(地区)发行的普通邮票,现在不少已成为珍邮。如,目前世界上最贵的邮票——1856年英属圭亚那洋红1分帆船邮票就是普通邮票,在2014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上创造了948万美元的成交价。我国国家邮政部门根据《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确定的一级珍邮包含5种邮票,其中3种为普通邮票:清代大龙阔边5分银邮票;清代红印花加盖小字“当一元”邮票;民国北京一版“宫门倒印”邮票。新中国发行的普通邮票中也有一些相对比较珍贵的邮票,如普5天安门图案邮票中的20万元(旧币)邮票、普8甲邮票、普无号10分细齿邮票等。由此可见,普通邮票并不普通。 英属圭亚那洋红1分帆船邮票 清代红印花加盖小字“当一元”四方连 民国北京一版“宫门倒印”邮票 普5天安门图20万元邮票 随着科技进步,用于通信领域的普通邮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在瑞士等国就出现了无纸化、数字化的普通邮票。瑞士邮政推出的APP客户端上,可以直接购买普通邮票。交易完成后,用户会在数字终端上收到邮政部门发送的12位字母及数字的字符。将这些字符抄写在所要寄送的封片上,即可交给邮政部门完成寄送。 供稿:《集邮》杂志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