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部《红楼梦》中,贾母发脾气的时候不多。即使是大观园聚赌,贾母是动了怒的,但是很冷静,处理得也非常妥当。不分青红皂白发脾气,大约就是在鸳鸯拒婚事件中表现得最严重。 贾赦夫妻的确没有什么感情。讨鸳鸯,并不像鸳鸯、平儿他们认为的那样,贾赦仅仅是“太好色了”。书中写柳五儿的时候有一句:“虽是厨役之女,却生的人物与平、袭、紫、鸳相类”,而袭人远比不上晴雯美貌。由此可见,鸳鸯虽然不丑,但在贾府之中,并不算姿色最出众的。 ![]()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环、机要秘书、私蓄管家。贾母的穿戴是她经手管理,贾母要送宝钗盆景、桌屏、石鼎,也只有鸳鸯才找得到。如果鸳鸯成为贾赦的妾,与贾赦邢夫人结成利益共同体,就可能常在贾母面前走动,假装无意地提起某件东西:“白放着霉坏了,大老爷(大太太)正好用得着。”以贾母的慷慨,一定会经常赏赐下来,就像给宝琴凫靥裘、给宝玉雀金呢一样。 邢夫人“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聚财货为自得”。而讨鸳鸯作妾,一旦成功,既讨好了丈夫,又从经济上有所收获,一举两得。 ![]() 贾赦派邢夫人找鸳鸯说媒,隔过了贾母。一般来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奴才的婚事则由主子做主,邢夫人直接找鸳鸯,既不合规矩,又没有眼光。而且即使不嫉妒,正妻至多不拦着丈夫纳妾,怎么会出面做媒?还表现得这样积极。当然是她也有好处。 为了自己的好处,或者说白了,就是为了长远从贾母之里谋求利益,所以隔过贾母,直接向鸳鸯提亲。如果成功,就造成既成事实,贾母不答应也不行了:“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和身边一个丫头恋爱,母亲居然从中作梗、拦着不放,好说不好听。贾母只好吃个哑巴亏了。 ![]() 邢夫人打的如意算盘,就是隔过贾母,或者说绑架贾母登上自己的战车,从此一往无前。她没料到的是鸳鸯刚烈,居然瞧不上大老爷贾赦。于是闹到贾母面前,并且把贾赦威胁的话说了出来。 贾母未必顾忌一个丫头的心事,丫头的尊严怎么也比不了大儿子重要。但是贾母站在自己的角度,一眼就能看穿贾赦对自己的算计:谋我的人,谋我的财,不把我放在眼里,以为我老糊涂了随你们摆布。 这是母子婆媳的矛盾,更是两代人的矛盾。张爱玲在《雷峰塔》中写过一个细节,姑姑和父亲反目成仇,甚至被动手打伤,几成路人。但听说弟弟抱怨父亲老糊涂了,姑姑居然很愤慨,因为弟弟是下一代人,“长江后浪催前浪”,弟弟迫不及待要夺权了,夺的是这一代人——父亲,也包括姑姑——的权。 ![]() 贾母也有这样的心理。一向儿环孙绕,受人景仰,除了自己取笑“老废物”,从没人敢说她“老”。忽然之间有一天,儿子儿媳联手算计她,讨要她的丫头作妾,却又绕过她,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贾母心中的震惊和悲凉可想而知。 震惊的不是谁不把她放在眼里,而是晚辈不把她放在眼里。这个时候,不管是王夫人还是邢夫人,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已经分不清谁孝顺谁忤逆,他们都是“下一代人”,都是迫不及待想夺权的下一代人,都是急于推翻老皇帝的太子,都是她的敌人。 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谁在面前谁倒霉,离谁近就骂谁了。 况且王夫人也不冤枉,不久以后撵晴雯,就是先斩后奏,事后才向贾母汇报。在此之前提拔袭人,更是背着丈夫和婆婆很久。这推旧换新原是世间规矩,即使睿智如贾母,也抗不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