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文两则 转载

 悠悠清莲 2019-05-02

短文两则





                                      千万在场

                                                李碧华

       茶余饭后的是非八卦集会,不在场的人,便是最不幸的人。通常大家都拣不在场的人来攻讦,嬉笑怒骂或乱箭穿心,总之“在”比“不在”占便宜,起码别人不好意思做过分,令他难以下台。不在的话,谁管得了那么多?真够呛。所以很多人爱群居生活,不是人缘好,而是千方百计在场,避免成为众人的口香糖,嚼罢,一口吐掉——他宁可去嚼别人便是。

       其实这真是人的劣根性,永远不便当面清算。一旦当了面,竟然是政治活动的撒手锏,而非直截了当的人际关系。不知谁说过:“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当面的责备是真,背地的爱情也是真。

       但很多人不愿意真。

       于是你可以想象那些趁人不在场而尽情凌迟的快感嘴脸 —— 噫,下次千万要到呀!


                                      凡俗与高雅

                                                        凸  凹


       蒜是个凡俗的东西。

       引车卖浆者流,喜其开胃的药性,餐饮时,大肆咀嚼;故,弥漫着蒜味的地方,一般不会是太高雅的地方。

       贵族对蒜厌恶而远避;但以蒜作调味品的菜食,他们却吃得很欢畅。为避免尴尬,你不要告诉他们哪道大菜中有蒜末。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何谓贱?便是这般境地:既用之,又厌之。

       一日,把蒜剥去外皮,一瓣儿一瓣儿地环穿起来,放到一个有水的浅碟里。数日后,晶莹的蒜瓣儿,竟发出翠绿的嫩芽,鲜美夺目若水仙。这绝对是一种高雅的风致,让人怎么也不能与蒜联系起来。

       果然有二三美人趋而观之,啧啧赞叹。美靥竟绽。由是观之,蒜是一种无言的存在,并无凡俗与高雅之境,亦无分辨之机心。是人,以不同的品味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标定了它的品格。人若俗了,蒜亦俗;人若雅了,蒜便也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