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论语》中有一句话: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句话知道的人不少,可是能理解并能按照这句话去做的人又有多少呢? 爷爷是一个商人,可他对做人很有研究,在他晚年的时候,自己写了一本留给家人的遗训,其中“人过40有六不做,记住这几条,你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这六条道理很让我们年过40岁的人受益。 一、不做傲气之人。 爷爷说,做人必须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古人有句话“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傲骨,便失去了品性,不管你做再大的事业,也不会受人尊重。 古人有不为三斗米而折腰,我们同样也不能为了金钱名利而失去做人的本性。其实爷爷就是告诉我们,要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不可做傲气之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不可一世。要懂得尊重任何人,这样别人才能同样的尊重你,你的事业便会越做越大。不是常说骄傲使人失败,谦虚让人进步。 二、不做不孝之人 无论你的事业干得有多大,但做为四十岁不惑的年纪,要懂得孝敬你的父母。因为你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和你的父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去孝敬,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不懂得感恩之人。 自己门前的雪都懒得去扫的人,他还能替别人去打扫庭院?不孝之人便是无德之人。没有德性的人,肯定不受社会欢迎。 三、不做被人唾弃之人 爷爷遗训中特别提到,四十岁的男人,已基本成家立业,所以要对外界的一些事物能经得住诱惑,不赌不嫖。前者可以毁了你多年打拼而来的事业,而后者则能破坏你幸福的家庭,弄不好会妻离子散。 这两件事,都是受人唾弃之事,所以坚决不能去做。 四、不做没有信用之人 但凡能成事之人,周围都会有一群朋友,或者认识的熟人。周围有了人,肯定会有交集。爷爷遗训中说“无信用之人”其实就是无德之人。给别人的承诺从不去兑现,满嘴没有一句可信之话。 比如借钱不还的人,做生意不守诚信的人。久而久之,当这种人的信用慢慢消耗殆尽时,无信之人就成了最孤独的人,因为再也没有人会和他有来往了。 五、不做没有道德底线之人 爷爷遗训中告诉我们,君了爱财取之有道。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怕损害他人利益,从中谋取暴利。他虽说得到了金钱,但也触碰到了道德的底线,没有了做人的品质。这样的人是不会受社会所欢迎的。 四十岁的男人,更应该知道自己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坚决不能去触碰。否则他将是一个被社会所遗弃之人。 六、不做没有责任之人 四十岁的男人,到了不惑的年纪。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之中,更应该懂得肩挑重担,为全家人担责。在顾全小家的同时,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有责任的男人,才会受到家庭的重视和尊重,同样他也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 结语:四十不惑的年纪,如果真能做到以上六不做, 那么你肯定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即便没有干出什么大的事业,但你的为人,肯定会受众人所尊重。一个能受到众人尊重的人,那就是很有本事的人。 但愿奔四,或已经奔四了的人们,牵记上面的六不做,那么你将会是下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
|
来自: mabaochenggong >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