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丈母娘向女婿要房开始,丈母娘便被打上了一个"现实"的标签,主要是用来形容丈母娘不管女婿经济情况,向女婿要房要车要彩礼,让女儿女婿想结婚却困难重重。 当然,让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减少经济压力,是丈母娘为了女儿更好生活的一个方法,可是当要求超过能力太多时,就必然会出现矛盾。 曾经是丈母娘向女婿提出要求,就让女婿苦不堪言了,现在的事实却是全社会在向女婿提要求。 2002年,即使自己一个人工作,也可以在深圳买套房,到2012年,掏空两代人的6个钱包在深圳也很难付个首付。 2005年,将南方工厂制造的商品拉到北方开个店铺就可以奔小康,到2015年,实体经济就变成了关门大潮。 2007年,互联网还是蓝海,入门门槛低到大学生都可以做出成绩,到2017年,互联网一年都要花几十亿用于研发了。 赚钱的机会在减少,门槛在拉高。 可惜该花的钱却越来越多。 北京是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2017年北京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131700元,平均月收入超过1万元。而北京2017年的平均房价56308元/平米。一年买2平米,100平米需要50年!两个人一起买也要25年。 而按照30%的首付计算,北京买一套房的首付均价为169万,一年13万收入,需要不吃不喝存钱13年。两个人一起存钱也要6.5年。就算双方父母都可以提供30万的资金支持,两个人仍需要4.2年才能付得起首付。 而婚房仅仅是结婚的第一步,买车,上牌,不仅要花钱,还要花时间。毕竟北京摇号是一号难求。 就算丈母娘很"仗义",买了房就放女儿女婿结婚,那么接下来的育儿,一样头大。 这是最近"艾瑞咨询"关于育儿的调研中"婴幼儿用品月均消费图表"。 上图可以看出,在婴幼儿用品消费上,费用在1001—5000的用户占到了61.6%,其中1001—3000的用户占31.6%,3001—5000的用户占30%。而北京的婴幼儿用品月均消费达到了5629元,那么一年下来就是6.7万元——超过了北京2017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一半。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就是每年超过1/4的钱需要花在孩子身上。 至于两个孩子——每年为孩子花一半的收入,那房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 每个人在结婚之前都在算这笔账。 结婚,不单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两个人一起寻找更好的生活。如果结婚使生活质量越来越差,那这样的两人生活最终的意义是什么呢? 由此可见,从前说丈母娘大人现实的"女婿们",现在是不是比丈母娘大人还现实呢? 当然,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是每个人努力的意义所在,但更多时候,我们也要体谅父母。 《我家那闺女》中,高亚麟对焦俊艳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三十岁,你不会琢磨,你到60岁你也不会想。因为你老觉得,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那个跟你年龄多大没关系,就像我现在就是,父母都没有了,你能清晰的看到你的尽头。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老人为什么老那么催啊,唠唠叨叨,因为他们开始直面死神了。你老想要做你还没完成的,你觉得哪个日子不够了,因为你看到了死神,你就老怕那步子赶不上。" "父母健在的话,你与死亡之间有一层垫子,当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了。"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
|
来自: 奥迪A60eph4izt > 《(八)情感*生活*择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