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练传统太极拳之规矩谈

 文苑书店66 2019-05-02

    想历代前辈贤达已将此道言简意赅的提精升华,作成谱文以伺后来之人有所印证。我辈不过是桥下拾履,以续宗风罢了!于实质来说,拳术之道非基于心身而不能,非阐以整体而不全。不至“神而明之”之阶段。则未有无心之动而生其势,成其效也。所以,人们平日身体之动静实是内心之支配及反馈。拳术亦然。且越是高级之拳术,心身之规矩越是严谨细腻。而太极拳以“太极”名之,则必须遵循围绕“太极”之理,归于“太极”发而未发之机。而其机理诚如《中庸》所谓:“发而未发谓之中。”此中乃真中。为后续动静之机关,分出阴阳之生母。而拳式在起势之后的演化当中则有动静开合,吞吐刚柔等等不一之形式存在。此时,又须做到《中庸》所说:“发而中节谓之和。”能晓之,行之,“中和”之义理方能于太极拳术的习练当中得以总的去体现。能不违背“中和”而练之方符合拳名“太极”之特征。“中和”者,即规矩也。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习练拳术欲达方圆之巧妙,须先于功夫上守规矩不可。
  太极拳之规矩由整体而言,可粗分内外诸要。内之规矩在于神、意,气,外之规矩在于手、身、步。
  于内:神须清静灵明,不可萎靡昏昧。其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显现于人之两目。因所练为遵循“太极”之拳,故处处皆不能有违“中和”之意。是以,脑中之精神不可兴奋,也不可压抑。欲要不兴奋也不压抑,则须心无挂碍,恬静淡然。此为放下。能放下前之所不能放下,方能生后面种种之效果矣!此乃“不舍不得”之道理。亦为“精神内敛”之初步法门,将平日散发出去的精神收敛回来再提之,方能真正做到“精神提起”。如此,自然能做到“喉头不抛”,“顶头悬”也。否则,徒具其形,且有强收硬顶之流弊。精神虽提起,但眼不可定睛圆睁。须做到含神识之光而不外泄。在身形转动走化之时,眼神也是依然要与两手的虚实相为更替交映。其有若在舞台上唱戏之时手眼搭配之流连忘返一般。能如此,行拳也就多了一份灵性,巧妙至极!
  拳谱上说:“用意不用力。”为什么要用意不用力?怎么用意不用力?浅见认为,没有只用意不用力而能运动的。凡事,无论是否下意识,还是潜意识的行为,总是会先有一个内部的意识命令,才会有外部的行动体现。基于这种很科学的人体运动常理,我们再去看待太极拳在练功模式上“静”和“慢”就能体会到,当用力气去习练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变化上趋于劣势。反之,当我们松柔运动的时候,身体的变化就能更好的受着意识的调控。而变化的精髓在古代归结成一个字:“易”。即变易。这是源于我们老祖宗对宇宙自然万物时刻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的一种归纳。太极拳就是抓住了这个变,而非追求有多大的力,用多大的力。所以,拳谱中说:“轻灵活泼求懂劲。”用力气去练就是向外强化,发展。那种习练出来的灵快顶天是身体上的蹦蹿跳跃。而用意结合不用拙力于静、慢之中的习练是向内开发,拓展。这种习练出来的灵快是心有所想,身有所感,化打能控制在最小方寸之间的能力。是尽可能的用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效果。做到自己的身形步法的每一动都是最合理,最精密的程度。这种难度是很大的,但也是最为精妙的。这其中所体现的仍然是“太极”的“发而为发”及“发而中节”的态势。所以,太极拳看似是练身形,实则是练的内心矣!
  拳谱中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即是心为主宰,身为辅弼之意。心意是什么呢?绝非心脏之意。而是脑部中枢神经系统所发送出来的规律性极强且极明确的命令。而这种命令不称其为脑意而称为心意的根本所在,是因为我国任何的传统内练方法都要做到“虚心实腹”即通过含胸,松体,徐而行之的将胸中的三焦聚集之感下撤到横隔膜以下。这种脑意调控胸部而产生出来的效果感觉就好似是心的作用一般。故名:心意(此是笔者的一点儿拙见)。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可以说,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那么他所发送出来的指令也就会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习练太极拳就是要根据此拳的自身运动特点和所遵循的“太极”中和原理而让自己的神经系统保持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从“无极势”的时候就要调控到位,而后沿续这种状态展开拳势从始至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波峰变化范畴之内,可谓之“一气呵成。”这种效果是以拙力习练所难以实现的。而在不刻意使用力气,不以使力气而实现的运动,练的就是自然之力的范畴。只有这样,身形才能左右变转的顺遂,身体才会沉着。能顺遂沉着就犹若有根之荷叶,随风摆动的是轻灵而非漂浮。这个“风”就是脑意。只是这种脑意不是随意的吹动身体这个荷叶罢了。以上权且强释意、力在太极拳习练当中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上面说了习练太极拳当中的神,及由此神当中所发出来的意。除了这种内在的神意对习练太极拳的莫大作用,以及习练太极拳外在的好的效果正是基于此之外,还有一个存在的条件,就是“气”习练正确,稍久之人必会自感体内之气,有了气感,手脚往来才无空洞之感。且在转关衔接之处,非有这种气感而无法变转圆润。习练无“气”者,终身难知太极拳环中妙趣。而此“气”在太极拳中又非止一个,而是有三。
  其一者,为我清脱之心而生发相应之气。此气无形无象。但却贯串于有形有象之中。其绵绵厚厚,磅磅礴礴。诚如孟子所说:“吾养吾浩然之气。”无清净刚正之心,何来浩然之气?故此气只可感而不可见。由正心诚意而自然生发也!其二者,为我呼吸之气和腹内运转之气。呼吸之气的出入节奏与动作必须要匹配的一致。式子的收,敛,吞,蓄是通过吸气或者更好的借助,甚至是强化吸气而得以做到最佳。式子的放,出吐,发是通过呼吸或者更好的借助,甚至是强化呼气而得以做到最佳。在初练之时,要闭口,舌轻舔上颚。使得呼吸必从鼻中出入。呼吸出入的深浅,缓急是与运动的强度和心情的起伏息息相尖的。所以,太极拳的息之绵绵,深匀细缓。是基于神意做到清脱凝定,身形做到沉着顺遂。方能自然趋于目标的。而随着呼吸之改变,则腹内之气机也就会借机显现。诚如古人经验之说:“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即为腹内丹田之气机借呼吸而发动。至于功深之后,还有开口呼吸运用之法,乃是为了在技击当中加大打击幅度,力度的技术。从养生,健身,怡情的角度并不提倡。其三者,为我身中血气。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习练太极拳是身体松柔,内心平和的一项运动。这种心身运动看似不急促,不剧烈。但内里血气之流通,气血之饱满却是尤为明显。所以,对很多淤结之病症有极佳的效果。这种气血的效果就是基于精神的清静,而后脑意的内使,遂使平日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再做到能松于梢节之端。又随着各种姿势的合理变化,自然就加强了气血的有序周流。气盈血旺,人体也就生机无限。练的再到深处,则会有鼓荡且几欲透体之感。于极微妙处,还会在身形的四周产生一种类似“生物场”的圆融感。  以上大致就是内之规矩和原理。可以毫不为过的说,没有好的精神就没有后续好的意和气的效应。没有好的意气效应,人体的运动就不算高级的运动。所以,古人也曾总结说:“形以气全,命以术延。”这其中的意思就是养生要得法。养生者,即是我这个生命体的良性生息。而这种良性的生命体的外现就是指的身体。换言之,再好的内在机理如果于外在之形上不能得以体现,那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好的机理只有通过形式才能去证明其价值。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说到太极拳的外。
 
  于外为手、身、步。拳谱中说练拳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很多的拳家都把这句话解释为拿脚迈步的虚脚须轻拿轻放(迈步如猫行)。这没有错。但是很少很少有拳家能说到手上也须做到这个意境和感受。我们可以确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不是胆战心惊,战战栗栗。而是既要沉稳,又要进退有据。这和写毛笔字很是相像一清心,凝神,沉气,悬腕,落笔,转锋,回锋等等。其起,落,转,合在方框之内皆有尺度。真是:该行则行,该停则停。看似其停,实际心意仍行于其中(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这种从始到终既不是松懈,也不是紧绷的状态即是无过不及。即是“太极”。即是真松。真松者,似松非松也!所以,在习练太极拳之时,手臂须如行笔于虚空之中。其走动变化要尽量做到有如感应、“倾听”着什么一般的去运动(长久习练是对推手的听劲功夫养成固有的习惯)。再者,手臂在弧形的运动当中是随着身形的变化而同步的相应变化着划圆而行。因为,身体在空间上产生了位移,所以,手臂就会在空间上呈现相连不断的圆圈,这种无数个圆圈运动如果在一个平面可叫做“套”。在不同的平面连接着的运动轨迹可名为“缠”(螺旋)。此是拳术当中缠法的科学性所在。但行这种缠丝之法不可用力或者劲。而是要用“心”。正如《尚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我们做到精神内敛,正心诚意即归于“道心”。“道心”即“精”,即“微”,即“一”也。在这种“道心”之下的圈缠运动即为“缠丝精”也。由“精”而形成的劲才是不求自出的真劲。所以,任何太根拳只要合乎规矩,皆有这种广义上的“缠丝精”在内。同时,手臂在运动的始终一定还要有自转,这种手臂的自转和身形之上的腰转以及胸背的折叠转动,还有下肢的捻拧是上下相串的。做到这种运动形态才是真正的“一动无有不动”。随着正确习练时日的深入,周身虽缓慢却不呆滞的整体之动渐而自成蠕动。能蠕动,周身之劲始能真正串联无间,从而做到碰哪哪能化,用哪哪能发。
  当我们在说到身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身法八要”一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八要”显而易见是两两相对的。古人通过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这四对要领较为精辟实际。其既一定程度的改变了人体后天生理结构形态不合拳术运动要求的缺陷,又不使这种改变出现“治一经而损一经”的后患。所以,一对当中互为协同且又相为牵制。十分符合阴阳是一对矛盾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哲理。“八要”的要求是着眼于化和发都要保证做到整。因为,太极拳的发放特点是必须要建立在化的基础上的。那么,在机势稍纵即逝的瞬间,多一点儿的重新调整都会影响发放的时机和效果。再者,提顶吊裆能将脊柱节节拔开,增强背弓的弹性。而裹裆护肫有助强化气劲顺着腰腹继续向脚下扎根。含胸拔背能将气劲向腹内填充,松肩沉肘是为了手臂在动静开合之中不因为运动而使气劲无根。在拳势运动当中,除了“身法八要”是立身之总则。身形还要于每一个式子当中做到摩肩擦背,胸背折叠,转换在腰等特点。以避免拳势遒于束缚而少了因敌变化之机。
  步则为下肢。步要求下扎沉稳,还要求变化轻灵。沉稳者,为实腿:轻灵者,为虚腿。因为此拳运动原理根于阴阳,于运动当中始终遵循虚实的更替。所以,一侧此刻为虚,下一时必为实。而一侧此时为实,下一刻必为虚。这种变化即“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于易理而言则为坎离二卦相互抽添,反复变转的内涵体现。下盘两腿一定要练出单轻单重,大虚大实。要想实现这种效果除了有单独的功法练习及站桩之外,就是在盘架子当中缓慢的运动,以求增加锻炼实腿的承重时间和虚腿的轻拿轻放。而实腿的胯和膝都不许有顶意。要在尽量的放松中去承重。这样就能把身上松沉下来的劲顺利的接通到脚上。这种条件之下练出来的腿功和因为怕摔倒而顶着跨膝的劲练出来的腿功是截然不同的。能做到这样,小腿和脚掌就能真正做到在式子的走动和变转当中具备捻拧之功,从而锻炼增强胫骨的骨密度和包匝在其周围的韧带,及腿打的小巧功夫。除了这些切实的功夫,个别独特高级的太极拳流派还要求做到虚腿提拿的时候须“拿脚望膝,拿膝望怀”。落下后由虚变实的标准是膝和脚尖上下垂直即止。脚下既能轻灵,又能沉稳,始可言步。因太极拳不以力夺,不以主攻,故拿脚迈步多为走奇门,踏中门。这其中包括:闪步、撇步、急步、坐步、止步、撤步、捆步、撞步、顺步、拗步、跳步、偷步、颠步、拨步等等。讲求“步动身随手方到,打人动步方得妙。”及“手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能掌握步法方能使散手。使出来效果才能灵动,并可有助发放之力的瞬间爆发。
  以上粗说内外之规矩要点。因水平有限,其内里要义不好再行多言。纵观历史的发展,传统太极拳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大众的需求不同而与原本有所改变。不仅习练体系多数散佚,习练的理法也多是不深。此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遗产的遗憾!想我国儒、释、道三教于千百年来汇聚天下英才。其虽各抒己见,却皆未出乎于一个“心”字。儒以“修心养性”,道以“炼心合性”,释以“明心见性”。可见,“心”的重要性。那么,拳法之道又岂能逾越乎?而欲求心性之圆满,于太极拳而言,必须假借此身行规矩之运动而炼养“心性”之坚固而不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