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政二街 2019-05-02

曾经有网友在分答上花3000元请王思聪谈一谈自己对于出国留学的体验和看法。

他是这样回答的:出国留学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经历。你25岁,35岁,5岁出国肯定是不一样的经历,那对于我而言,我是5岁出国的,我的收获我觉得是最多的。因为西方教育一定是更好的嘛。我的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我学习并且了解会西方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遇到事情我会更客观、更理智的去想和去做。我觉得最大收获是产生了一个有自己的、自主的判断的能力,并且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我觉得是对中国教育来说是比较有压迫性的吧。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离开父母后都能像王思聪一样,努力学习,雅思9分,走进顶尖的伦敦大学学院,成为四十亿身家的商界精英。

很多人对14岁的我印象是理性、自律,和国内很多初中生并不一样,朋友们也经常问我:“你这遇事不慌不忙的性子到底从哪学来的?”我一时也答不上来,因为14岁那年第一次踏出国门时,我还并不如此。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人们往往只会在乎结果,却很少关心你曾经经历过什么,留学之后才知道,除了长大,除了面对,我们别无他法。

年少留学,于我而言是新奇世界大门的开启,也是无数未知挑战的降临,这是一次不论输赢的战争,只要你坚持,无论结果与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14岁生日刚过,我就成为了留学生群体中的一员,远跨重洋来到了这个他人口中安静美好、地广人稀的枫叶国。

在许多国人眼中,留学生的形象都是开着豪车穿着名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他们也无法融入当地社会,只在华人圈子里面抱团生活。为了避免这一点,我和家人通过汉华教育选择了一所当地白人公校,近千名学生中,几乎没有中国人。年纪小小的我,身处其中,更像是一张白纸,上面涂满了杂乱的线条,整个人都是茫然的,毫无目标。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说着一口并不流利的英语,老师和同学的话语对我而言如同天书般难懂。

身处一个华人寥寥无几的学校,上课的时候连一个可以问的人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第一次上台做演讲的时候舌头打结,话都说不全。第一次提交essay,却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成果只拿了Level2…..种种心酸事不胜枚举。但是时间久了,很多事情也就慢慢懂了,慢慢地学会了看rubric。对于演讲,也开始在身经百战后变得波澜不惊。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勇敢,也一直觉得自己很勇敢。

来加拿大之前,很多人说加拿大高中的学习很容易,中国孩子不用努力就可以上好大学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想要pass一门课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拿到高分,真的不容易。

多伦多offer发放季,在学校了解了一下后,才发现自己离梦校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毕竟“university of Toronto”不是嘴边说说就可以get到的。在这个环境里,每个人都想脱颖而出,你以为你足够努力,但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每次做assignment前都要把rubric看很多遍,尽心尽力查找资料并且完成。在好几门课的assignment同时下来的时候,真的是很疲惫的一段时光。但是当我拿到让自己不可置信的成绩时,一切都变得值得。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渐渐地,我开始独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在国内的任性叛逆一扫而空,理智地让男生自愧不如。如同电视剧大女主黑化一般,父亲开始感慨把我高中送出来真的是个对的选择。

年少留学是自我管理与人情世故的双重实战练习。

很多低龄留学生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了陌生的国度。他们固然可以提早适应加国的学习方式以及更好地申请大学。可是没有父母陪伴在侧的时候,有人依旧可以把思念转化为动力,拼命学习最终实现梦想。也有很多人由于内心的孤寂开始在外呼朋唤友,流连灯红酒绿的世界。

我曾经遇到过两个同学,一个在国内名列前茅,深受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喜爱,天之骄子,却在留学后,沉迷游戏,最终退学。另一个数学学霸,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加拿大,只身应对所有的困难,成了众人心目中的学神。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当你把大多数用于玩乐的时候,剩下的当然不够分给学习了。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就像天上给你砸下来了几百万,你还要防着有人绑架勒索你。

我的好朋友B,也是14岁来到加拿大留学,开学报到前,他从上海坐飞机到加拿大,转机的时候被告知行李丢失。没有父母保护,14岁的少年开始自己一个人面对所有问题,独自和机场工作人员交涉,最终找回了自己的行李,成功登机。很久之后,国内的父母才知道这件事。在电话里,他的妈妈很欣慰:“时间过得好快,昨天还在我怀里撒娇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可以保护自己的少年了。”

年少留学的意义,并不是我们学到了什么,而是我们身在这里,早早看到了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做事方式,然后长成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模样。

王思聪首谈留学:收获不仅是我会说英语,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在加拿大公校,老师对学习不会有过多的管束,而且放学较早有很多时间去进行自己的社交活动,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岔路。因此,低龄在国外念书需要良好的自制能力。毕竟大部分留学生的父母不可能放弃国内的事业跨越万里陪孩子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而学生在大学前都属于思想尚不成熟稳定的未成年人群,如果没有父母或老师在旁陪伴监管很容易被带偏。

当然,也不是说低龄留学弊大于利。

上了大学以后,思想已经定型并且大家都忙于学习,大多数大学来的留学生融入不了当地的社会以及本土学生圈子,都是华人和华人抱团。

但是上初高中的时候,思想还没有成熟定型,学业压力比大学轻松不少,自然容易和各种各样的人成为朋友,融入当地社会。而且低龄留学可以提早适应语言文化,适应当地学习方式,在上大学的时候不会存在语言与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势必会存在优势。

但留学是一件关乎个人体验的事情,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觉得应该早点去体验,也有人觉得长大了再去也未尝不可。但不可否认的是,留学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机会以及更自由的眼界。汉小华认为,越是早早的规划去留学,越能提前适应国外的大环境和学习方式,因为留学,我们的人生开始变得不可限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