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夏之舞 立夏篇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立夏 5月5日—7日) 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谷雨后十五天,斗柄指向东南常羊之维的辰巳之间,这时表示春季时令结束。所以说春分以后四十六天为“立夏”,大风止息,音律配夹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预示,春天将依依不舍离去,夏日正步履款款而来。“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北宋著名诗词家秦观的这首富有哲理的诗,道出了世间常人总是对“万紫千红总是春”充满眷恋和惜春伤春之情。但纵然是“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各逞姿色,争芳斗艳,也难留住春天的脚步。春天的归去,是“节物相催”,新陈代谢,顺天应时的自然规律。“芳菲歇去何须恨,”有何惋惜和留恋呢?那“绿树阴浓”的“夏木”不也同样青青“可人”,赏心悦目吗?诗人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情怀跃然纸上! 唐代诗人钱起的《早夏》“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和北宋欧阳修的《初夏刘氏竹林小饮》“春荣忽已衰,夏叶换初秀。”以及南宋陆游的《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在感情抒发上,辩证唯物,超群脱俗,与秦观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立夏,是各种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这时,江淮之间“麦穗初齐稚子娇”,绿油油的小麦“扬花灌浆日夜长,油菜花香彩蝶飞”,再看江南沃野,正是一派早稻插秧的青绿季节。 作者:张纯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