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能参与文化活动!殷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百姓的精神家园

 健康慢走 2019-05-02

在贵池区殷汇镇政府东侧,

有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

如果不看门口挂着的招牌,

这里和其它办公场所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在繁华的殷汇集市,

这里却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穿着行头、拿着乐器的“演员”

在这里进进出出,

歌声、戏声、锣鼓声、欢笑声,

飘过了院墙,

让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路人如沐春风。

这里是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当地老百姓仍习惯于叫它“文化站”。近几年来,这个小小的“文化站”像一颗吸铁石一样,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心中的文化乐园、精神家园。

搭一个舞台,让群众乐起来

12月17日上午,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艺大舞台”。一帮老大姐身挂腰鼓,手舞鼓槌,唱着、跳着、扭着,英姿勃勃、精神焕发。“我们正在为今年的乡村春晚排练节目!”68岁的腰鼓队队长程玉枝乐呵呵地喊道。

一场腰鼓舞后,程玉枝显得神清气爽。和当地很多居民一样,程玉枝喜欢跳舞,但是乡下不像城里有公园和广场,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自从“文艺大舞台”建起来过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没事的时候,程玉枝就约上几个老姐妹,来这里敲锣打鼓跳上一段。

“过去,因为缺乏平台和经费,农村文化建设趋于荒芜,老百姓文化生活单一,只有看电视、打麻将等几种简单的方式。”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程新益说。

2015年11月底,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个中心是全省首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也是我市唯一一个。

从中心建成那天起,居民胡孟英就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每天都免费开放,又能看书读报,又能下棋看戏,一有时间我就会到这里来。”

政府搭好台,群众才能唱好戏。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除了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创作室等8个功能室外,还有文体活动广场、文艺大舞台和书画展示长廊等,为居民们提供上网浏览、舞蹈排练、体育健身、文艺演出、休闲娱乐、免费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还升级改造了农村有线电视广播设备,现在,全镇18个行政村230多个自然村的村民都能收听收看到54套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

建一支队伍,使文化活起来

殷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不断,一大批文化“达人”隐于乡间。“只要听说哪个村有老艺人,哪怕是晚上打着电筒我都要去拜访他。”12月12日晚上八点多,程新益送走了在中心开展活动的最后一批居民,随即赶到沧埠村拜访一位老艺人,顺带着指导村里的广场舞队伍排练节目。

这几年,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入挖掘殷汇当地民俗文化,扶持民间龙灯队、花灯队、十番锣鼓、唢呐以及沿秋浦河8个行政村的龙舟队的传承和发展。一批民间老艺人和有一技之长的文艺爱好者走到一起,成为中心的业余文化辅导员和文艺骨干。

“自娱自乐有啥意思,拉个队伍,大伙儿一块儿热闹。”说起腰鼓队的发起,程玉枝笑言少不了程新益的“撺掇”,“不到一年,队伍就扩大到了20多人,队员平均年龄62岁!”

66岁的沧埠村村民江茂来是19名业余文化辅导员之一。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幼爱好书法,自学成才,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书法家。站里的书画活动室免费提供笔墨纸砚,江茂来经常来这里创作或者辅导留守儿童练习书法。春节快到了,江茂来准备像往年一样,参加中心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目前,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19人的文艺辅导员队伍,成立了殷汇业余黄梅戏艺术剧团、凤舞乐队等13支文艺团体队伍,队员多达600余人。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服务中心准备举办三场活动,包括两场文艺节目、一场送文化下乡活动,江茂来、程玉枝这样的业余文化辅导员和文艺骨干是绝对主力。

守一块阵地,把人心拢起来

 “过去没有活动场地,大伙儿就今天到你家,明天到他家弹弹唱唱。”对于殷汇军乐团团长杨东凤来说,文化服务中心就是他们的依靠,不仅为他们提供活动、排练场地,还在服装、道具上给予支持。

和杨东凤一样,一大批文化志愿者、文艺爱好者都聚集到了文化服务中心周围。自编、自导、自演,天天有歌舞、月月有大戏。围绕“我们的节日”以及“喜迎十九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等主题,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他们创作并演出的黄梅戏《如愿》、快板书《争创文明城市·说一点》、三句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品《送子当兵》和《精准扶贫政策就是好》等文艺节目,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乡土气息,打造了殷汇镇农村基层文化品牌。

程新益由衷地感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打麻将赌博、打架斗殴、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遵纪守法、讲文明树新风的越来越多。

程玉枝过去是麻将桌上的常客,得了严重的颈椎病。程新益跟她说:“程大姐,我们那里有个舞台,你可以来跳跳舞,比打麻将强!”一语惊醒梦中人。从“一日三餐、麻将掼蛋”到“吃饱三顿饭、就到中心转”,程玉枝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健康、充实。

以文化服务中心为中心,殷汇镇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向偏远村庄辐射。在程新益和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的支持下,长庄村连续三年举办“村晚”,外出的、留守的,欢聚一堂,叙亲情、享欢乐。返城务工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把“村晚”视频存到手机、电脑里带走,想家的时候打开来看一看,漂泊在外的心有了慰藉、有了牵挂,也就有了根。

据了解,今年以来,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80余场、送电影下乡220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50多场,惠及群众3万多人次。殷汇镇党委书记陈燕表示,殷汇镇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以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哨阵地。

来源:池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