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十大关系 10正确对待环境

 黄元章553333 2019-05-02

十、正确对待环境

自然是极其伟大和复杂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主要讲三点:第一、可以把自然环境分为纯自然环境和人造成自然环境,前者是未被改造前的自然,、后者是经过改造的自然,如三峡水利工程、发电站等。人类活动会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要看到产生私有制萌芽以来人类有了恶念恶行,自然界已受到污染,存在着有序和无序、负熵流和正熵流、正气和邪气的对立与斗争。这如同社会中有好人和坏人是一样的。社会、自然环境都对我们有正反两主面的作用。我们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呢?答案是肯定的,自然赋予人以大脑和人心,自然物质造就了人这个最高级的艺术品,人类就可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表现自然的功能和力量。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会有曲折和灾难,但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个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里还要讲一下现代科学承认的新三界说。一是无生物界,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和各种没有生命的,没有生物特性的物质,二是有生物界,所有动物、植物等具有生命特性的各类物质。三是从生物界中摆脱和独立出来的称之为人界或人类社会界。新三界是宇宙流以下的物质存在形式。我们认为还有一界就是无形界或无界。无界是更高层次的,是宇宙源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没有无界就不可能产生新三界。认清自然物质的层次和人类社会界在其中的位置,知道自然赋予的自我完善、开发自然、改造自身、造福人类和自然的功能,是我们立论的物质基础。第二、历史证明,人类始不断在进化、完善和提高,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功能在增强。社会、人类整体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第三、从人类个体来说,人类文明史中不乏伟大英雄人物。人类面临顺境、也面临种种逆境,古今中外不为逆境所屈、超越逆境获得成功者不胜枚举。这里仅举郭沫若同志鼓励过的一女青年战胜逆境例子。郭沫若同志曾在浙江普陀山拾到一本日记,见到一女青年写的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郭老了解到这位三次高考落榜、近乎绝望的女青年的境况,给予开导和鼓励,并将对联改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改为“春在心中”。在郭帮的帮助下,这位女青年恢复了勇气,后来成为一位文人。

顺境和逆境都有两面必性,顺境使我们获得优越的工作环境,充裕的经济条件,健康的体魄,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这是事业成功的优势。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容易使人麻木不仁、忘乎所以,变得懒惰、懦弱和不思进取,甚至腐化堕落。逆境生活会带来烦恼、困惑和危险,使人高度紧张、负担过重,身体受折磨,甚至遭遇不幸。但是逆境常常能激励人们奋发上进,意志坚强,勇敢机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洗涤身上的污泥浊水。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善于创造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是很重要的。人们在希望的长河中生活,才会感到充实和快乐。为此,要有理想、有正确目标,还要正确对待挫折和逆境,正确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困难和逆境。战自我是最为重要的,这里简单讲四点。一是战胜贪欲,树立公心,才能勇于进取,超越逆境。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得非常好,做人要有这颗公心。二是战胜敌意,树立爱心。现在有些人常怀敌意,总是指责和埋怨别人。干什么首先想到的不是对别人的帮助和贡献,而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常常以“顺则昌,逆则亡”的态度对待别人。只有面传心意、口传心声才能达到人际关系和谐,才能战胜敌意。有了爱心就能虚心学习,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搞好家庭关系和其它人际关系。三是战胜消极,树立信心。消极的结果使人不能对社会尽心尽力,且损害健康,造成许多弊端。四是战胜孤独,树立众心(从众之心)。社会交往是人的六种基本需要之一,没有社会交往,人还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孤独会使自己不了解别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常讲此话的人多有点孤独,容易把别人看得太坏。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社会由多数好人和少数坏人组成,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不可能只是好人,道德高尚的人。我们要怀有众心,即博大宽容之心,“普渡众生”之心。通过社会交往,治心救人,使道德有缺陷的人得到帮助和改变。“众心”另一个含义是大家有一颗共同的心。我们通过交流,以心换心,心心相通,恢复人类从众之心,促进万众一心。培养四心,就能得到人们善心善意的帮助,得到自然高能息的帮助,逆境就可以变成顺境,我们就能成为最有希望、最有出息的人。要转变“环境不好,个人奋斗也无用”的无能为力的观念,树立“战胜自己,就能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新观念。这是大有作为的观念,上面从学习健康大法的角度,讲了转变十个观念。这些问题都很大,我们只是提出问题讲了基本观点,没有展开论述。希望大家思考,提出批评意见,以便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转变十大关系   10正确对待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