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掰谎”到底因何而起?又到底在讽刺谁?有人说贾母谁也没说,不过在闲话家常,说一通对才子佳人故事的不满意,用自家现实揭露故事的俗气不通。个人觉得,曹雪芹写这么一大段文字,全是废笔根本不可能。如此一大段文字,贾母“掰谎”,无疑是她一石二鸟的一次敲打。对象正是宝黛钗三人以及背后对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有想法的人们。 【一】
贾母一辈子经历多少,《凤求鸾》这名字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怎么不知道是才子佳人故事?她有意不让说,先讲一下故事梗概,就是要为下面“掰谎”做准备。贾母也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早都知道内情。贾母为何要“掰谎”?皆因不掰谎不行! 林黛玉之前喂了贾宝玉一杯酒,实在太过出格。在古代,表兄妹间做如此亲密举动绝对要不得。宝黛二人年纪都超过十五岁,是成年人,当众喂酒明眼人都看的一清二楚。二人喂酒后,王熙凤帮他们遮掩的那个“喝冷酒写字手颤”的冷笑话特别尴尬,没一个人接话。证明大家都处于尴尬中。贾母当时不能开口,但一定要打消众人心中的疑虑,掰谎有四个作用:打消李婶娘等外人疑虑,熄灭王夫人心中恼火,洗白警告宝黛二人,打击薛家母女觊觎!所以,“掰谎”是贾母势在必行! 【二】
《凤求鸾》的主角偏偏叫王熙凤,惊不惊喜?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写?显然在揭露一个事实。故事中的金陵王家,就是红楼梦里的金陵王家。王熙凤代表了王家,李乡绅却代表贾家。用书中男王熙凤对应现实女王熙凤,就是指出男女是错的。书中的觊觎人家女儿的男人,现实中是“勾引”人家男子的女人。贾母不喜欢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的真实原因就在这其中。 王家从王夫人开始渗透贾家。王熙凤是第二个。薛姨妈一来,贾家有了三个王家的女人。关键薛姨妈还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贾宝玉。薛家死了男主人,薛姨妈作主,薛宝钗算王家大半个女儿。一旦与贾宝玉结婚,整个荣国府都被王家掌控了。这是贾母绝不愿意,甚至坚决反对金玉良姻的原因。《凤求鸾》揭露了王家入侵贾家的事实。所以贾母掰谎用了“贼不贼,鬼不鬼”来形容薛姨妈和薛宝钗,实则点出王家借薛宝钗窃取贾家的野心! 【三】
贾母此言就是单纯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打掩护。言外之意,刚才众人看到的喂酒之言不过是小兄妹的亲密举动。不是私情。贾母在七十八回再一次掰谎,“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前后两次,贾母都是在掩护宝黛二人,用贾宝玉不懂男女之情说事,指出贾家规矩严不存在男女私情的可能。 贾母强行替之前宝黛二人“喂酒”定调,也借机提醒宝黛二人行事太明显,要适可而止。贾宝玉此后果然注意了言行,连给林黛玉要燕窝都不敢跟王夫人说。就是贾母“掰谎”的结果,此后直到八十回结束,宝黛二人再与亲密举动。 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十年时间可谓逐字逐句做安排。贾母痛批“才子佳人”故事,对宝黛爱情当头棒喝。也是替做错事的小辈做善后解释和提醒。更是对薛家母女的警告,以及王家对贾家的过度渗透的反感。当然《红楼梦》中无闲笔,曹雪芹也申明自己写的绝不是才子佳人故事,这个解释算个人主观,您觉得呢?欢迎留言。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