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偷家族

 南风过境0828 2019-05-02

​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长片,由中川雅也、安藤樱、松冈茉优等出演。影片于2018年上映,并获得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也是导演是枝裕和第一次摘得金棕榈。其实,是枝裕和是金棕榈奖提名的常客了,01年的《距离》,04年的《无人知晓》,13年的《如父如子》,15年的《海街日记》都曾经提名金棕榈,只是,虽然多次提名,但总没能获奖。这次的金棕榈,除了颁给《小偷家族》这部影片之外,也多多少少有一点颁给是枝裕和本人的意思。

    作为日本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坚持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片段来构成影像,似乎刻意回避拍摄那些激烈的外在冲突,这就让他的影片票房比较平常。

    是枝裕和本人也是一个具有反军国主义立场的导演,从而让他的作品更加具有国际视野,也是非常难得的。

    它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导演的「带有一定温情的纪录片笔法」,用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勾勒出了影片复杂的人物关系,以阿治和祥太偶遇由里为主线,展示了一个由社会边缘人群所组成的「家庭」的故事。

    五个人最明亮的场景是海边那场戏,这是他们的美好回忆,也是小女孩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呢。不过,这样的光出现得非常少,也更显出这段回忆的珍贵吧。

   影片来自于是枝裕和所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一家人因为行窃而被带上法庭,但是他们偷的物品有钓鱼竿,而钓鱼是他们平时的爱好,这让是枝裕和感觉到千疮百孔的生活中,也有美好的瞬间。

    小偷家族的成员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看似是因为每个人单独生活不下去了,才聚在一起度日,但他们之间的却确确实实是拥有感情的,甚至比起很多其他的家庭都要更亲密。这就是一种令人感慨的反讽了。在片中提到的著名儿童作家李欧李奥尼的名作《小黑鱼》中,有许多条最小最小的鱼,它们很容易就被金枪鱼(即鲔鱼)吞到肚子里,但随后,在小黑鱼的带领下,它们聚在一起,游成一条大鱼的样子,金枪鱼就被赶跑了。所以,我想导演想要传达的是一种「聚集」和「彼此守望」的力量。因为每个人的力量是如此之小,所以大家聚在一起,更加温暖,更加能够对抗他们的「敌人」。

    不过当然,导演并没有把电影处理成为一个简单化的狗血亲情剧,在处理小偷家族的人物关系时,他也提到了这个「小偷家族」的人,有很大成分是因为「利益」才凝聚在一起的。比如阿治和信代会考虑奶奶的退休金,而阿治和信代生不出孩子,所以他们会格外希望有一个祥太这样的儿子,甚至到最后的时候他们打算抛弃掉祥太而逃跑,这些都让影片的主题句,变得同时具有「人情」与「利益」的复杂性而更加深化。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小鱼们,何尝不是因为利益而聚集的呢?它们聚集在一起,就能够赶走金枪鱼。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是不是只有「利益」呢?并不是。它们在团体之中,会渐渐产生「团结」、「彼此守望」、还有「友谊」甚至是「亲情」这样的情感。而这正是「小偷家族」中几个主要人物之间复杂却真实的关系。说「只有感情没有利益」则显然不是,说「只有利益没有感情」也肯定不对。他们同时因为利益和感情聚集,彼此的关系也同时因为利益和感情维系,这其实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关系的真实形态呢。

当然,因为他们一家所进行的是「盗窃」这样的违法行为,这个家庭最终是要解体的,而这几条聚集在一起的小鱼,也终究被分开了。偷盗和诈骗养老金肯定是不对的,但导演鉴于他们所处的艰难生存环境,对他们给予了同情,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了。

    在故事的最后,小偷家族的所有成员,没有任何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他们聚集成的大鱼,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如同祥太偷偷地叫着阿治「爸爸」,小凛孤独地在阳台上唱着信代教她的歌,这些小鱼在社会所给他们的「正确」环境中,仍然怀念当时凑在一起彼此温暖的日子。只是这些回忆都无法回来了。联想起是枝裕和所描述的现代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有越来越孤立的倾向,亲情这些传统纽带,也有越来越淡的迹象。或许,在日本的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观逐渐解体的时代,把这样的一个「小偷家族」拆开,其实是一个有警示意义的低落结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