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龙场悟道悟出的圣人之学,全社会都在学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5-02

明武宗正德元年,34岁的王阳明因触犯专权的太监刘瑾而获罪,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驿担任驿丞。在这里开启了他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并由此悟道,证得圣人之学。

驿站地处黔中腹地、偏远、荒蛮,这里的土著民是苗族、彝族和仡佬族,过着原始而未开化的杂居生活。他到任后与这里土著民族交朋友,教他们一些先进的生活技能,白天则潜心研究学问。

少年时期,王阳明就表现出了非凡的一面。有一次,王阳明在明德书院问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大事?先生答,读书致仕为人生第一等大事,而王阳明则不以为然,他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然后告诉先生,读书学做圣贤才是人生第一等大事。先生听后十分惊讶,说此子将来必成大事。

十五岁时,王阳明已经读了《后汉书》、《春秋》、《左传》等诸多儒家名典,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之追求。明英宗正统元年,上书皇帝,献平定内乱之策,没有得到采纳。于是他听从父亲建议,静下心来遍读儒、释、道诸家学问,深入钻研其学术精髓,并遍访名师力求证得圣贤之道。

十八岁王阳明拜谒明代著名理学家娄谅,请教其圣学,娄谅以朱熹的“圣人必可学而至”的“格物致知”之学教授于他,让他如果想要寻求圣人之道,则须穷究事物道理,借物参禅方可成功。并学习“毛竹”气度,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将一定能成为圣人。他听后非常感兴趣,两人深谈许久才散。

很长一段时间,王阳明一边读书准备致仕,一边实践其朱熹理学中的“格物致知”之理,相信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同时学习兵法骑射、游历大江名山,边塞险关,继续钻研儒、释、道等各家思想,拜求名师,务求各家思想之精髓。

通过格物实践,王阳明逐渐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之理产生了怀疑,但却在此基础上没有更多的精进。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的王阳明考中进士,开启了人生的致仕生涯。但其终生之志圣人学问却从未放下,反而是在致仕中不断探索,不断区别求证,以求得到圆满。

关于“格物致知”,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理解,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实践,以获得事物运行或者生长的规律。天下万物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对此,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解释则是“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就是说,天理、人理、物理只在自己的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34岁到37岁这段时期,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泰然处之,并思考圣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自处的问题。对自己多年来所修圣人之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检视,并反复研读《周易》、《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从中悟出无数的道理。但一时仍然无法找到圣人之学的究竟圆满之法。每到冬天,环境日益艰苦,他日日总要打坐一段时间,在瑟瑟寒风中体悟和实践。

当他想到《中庸》中“上不怨天、下不忧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一句时,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圣人是在告诫自己,要在别人的轻视中等待天命,所有一切只有放下才能通达心之所在。

后来他又反复读《孟子》等儒家经典,并以自己的理解与孟子隔时空对话,从中渐悟到圣人之学的真谛就在良知、良心,心即理,心在即宇宙在,心不在则宇宙灭。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要让它不遭受任何的蒙蔽,兢兢业业,良知自然常存。做任何事只要凭良心而做,此即圣人之为,凡事但凭良知,圣人也。

龙场悟道,王阳明认识到了圣贤之道,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只要心里有良知,就是圣人。比如孔子身处逆境,而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所以他成为了圣人。所谓的格物致知,“格”应是“正”,“物”就是“事”,格物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欲望,从而实现良知。实际上格物致知应该是“知行合一,不为物牵,修持心性”。所有的一切都源自自己的内心深处。

总结起来,王阳明因龙场悟道开创了“心学”,核心为“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那么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在于存天理、去私欲也。从人的内心中发现真理,真理就在人的心里。如何知行合一,就是既要知,又要行,知和行同时存在,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阳明心学几百年来一直为政商界所推崇,尤其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影响很大。进入现代,阳明心学更是大受欢迎,知行合一的思想被不断运用到各行各业以及个人成就方面,实践证明,阳明心学是一门实用而能经世的大学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