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秒差距(parsec)是一种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它是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的。以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一个天文单位,AU)为底边所对应的三角形内角称为视差。当这个角的大小为1秒时,这个三角形(由于1秒的角的所对应的两条边的长度差异完全可以忽略,因此,这个三角形可以想象成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想象成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地球到这个恒星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由此可知,1pc=360×60×60÷2Π×1AU=206265AU=(3.08568×10^16)m=3.2616光年,1秒差距等于206265天文单位,即3.2616光年或308568亿公里。天文学家通常使用秒差距而不是天文单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这不仅是因为使用秒差距数字小更易于计算,而且还有历史上的原因。天体的视差越大,则其距离就越近。反之,则视差越小,离我们越远。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除外)比邻星的秒差距约为1.29pc(4.22光年)。 秒差距是周年视差的倒数,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 0.1' 时,它的距离为10秒差距,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0.01'时,它的距离便为100秒差距,依次类推。
来自: 晓方g0rp243ekt > 《教育》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新数据:宇宙膨胀速度比认知的更快
新数据:宇宙膨胀速度比认知的更快人们熟悉的宇宙膨胀系数,也叫哈勃系数,是67公里/(秒·百万秒差距)。从同样的两个观察点看,目...
科学家是如何把地球到其他星体的距离,测算出来的?
所以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常采用视差法的方法来测量距离,观测者通过位置的改变,可以看到物体在远处的投影位置会发生一些变化。那...
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光是经过多少光年来到地球的?
这种射电望远镜天线看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碗”.天线用金属制成.一般说,天线的直径愈大,接收的射电波愈多,分辨率也愈大.人眼能够看得清,...
如何制造天文数字
如果我们用角秒表示恒星的周年视差的话,那么恒星的距离r=206 265a/ 。我们直接观测到的星等称为视星等,如果把恒星统一放到10秒差距的地方,这时我们测量到的视星等就叫做绝对星等。很幸运,通过对恒...
VI:天体测距|三角视差
更具体的,两个观察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被视差的目标与两个观察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以被观察目标为顶点),或者可以...
天文学家如何知道光线在宇宙中走过了多长时间?
天文学家如何知道光线在宇宙中走过了多长时间?只能通过测量出发光天体与地球的距离,然后用距离除以光速(光速相对任何参照系都是恒定...
秒差距
1秒差距定义为天体的周年视差为1"时的距离。秒差距是周年视差的倒数,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 0.1" 时,它的距离为10秒差距,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0.01"时,它的距离便为100秒差距,依次类推...
夜空中的宝石
由于恒星离开我们都很远,相对于这个距离,恒星的尺度太小,以至用大型望远镜也很难看见恒星的圆面。由于恒星距离地球非常远,所选择的...
光年其实还不是宇宙中最大的长度单位,在它面前光年就是弟弟
因此,在测量太阳系内部天体之间的距离时,天文学家采用了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天文单位(AU)。天文学家规定,当1天文单位(地球到太...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