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笔记(思路版)

 白石王 2019-05-03

【教育学模块】

教育学及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教育及其发展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

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关系: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3)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 、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 、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1.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

文化与教育

四、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 .顺序性(如身体发展由中间到四肢,心理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不可陵节而施)

2. 阶段性 (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儿童,少年的教育方式要不同,最近发展区)

3. 不平衡性 (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在各个时间不同。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4. 互补性 (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5. 个别差异性 (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概念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要求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

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1957年颁布的。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1)素质教育的概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时代特征)

(3)素质教育的组成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 改变教育观念 2 转变学生观 3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1、公民意识; 、 2、价值观念;3、社会责任感;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发展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要素: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产生于欧洲;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相对稳定稳定

制度化教育:比较正规。兴起的标志:清朝的“废科举、兴学校”

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两全”“两重”

1999年,《决定》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时迁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之列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特点(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三)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四)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劳动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 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二)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 1、对待事业:衷于人民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 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1 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3教学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5研究能力 6学习能力 7观察学生的能力 8创新能力 9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10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1 高尚的师德 2 愉悦的情感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

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其核心是: 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到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教型教师的过程

专业发展的内容: 1 专业理想的建立 2 专业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3 专业能力的提高 4 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 “非关注”阶段

2 “虚拟关注”阶段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

3 “关注生存”阶段(新任教师)

4 “任务关注”阶段

5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师范教育 2 入职培训 3 在职培训 4 自我教育 5其他( 讲座,报告,专业培训,交流活动)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1 加强教师教育 2 制定法律法规 3 提供经济保障

2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善于学习, 恒于研究 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3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2在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的本质特点:

1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向师性、依赖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3点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 学生是责权主体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1、 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 良好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 良好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 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 5发扬民主教育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