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知道,在1955年的时候,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为五十五位对于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将领们授予军衔,这五十五位将军被我们称之为开国上将。大家是否知道这五十五位开国上将的排序呢?原来,对于开国上将,在不同的报刊书籍及一些网络媒体上,经常呈现出不同的排名顺序。开国上将排序中最为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按姓氏笔画排序。那么大家又是否知道,在五十五位开国上将中,排名最后的是谁呢?他就是赵尔陆上将。 熟悉大授衔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被授衔的那些将军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军队中担任要职。并且根据相关规定,没有担任军职党的将军是不能被授予军衔的。当时,赵尔陆担任的职务是隶属于国务院的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是不属于军事干部的。所以,在大授衔的时候,赵尔陆是没有军职的。那么赵尔陆为什么能打破规定,成为开国上将中的一员呢? 出生于山西原平的赵尔陆在很早就开始参加革命了,但是他的战争生涯却是比较短的。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赵尔陆受命离开了战斗的第一线,任职于红四军军需处的处长,负责后勤方面的工作。五年之后,赵尔陆不想再在后勤工作了,他一心想要到战斗第一线去。为了能让赵尔陆安心干后勤,毛主席还专门找他谈话。最终赵尔陆不得不接受组织的安排。 但是,赵尔陆深知,虽然职责不同,但都是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这同一个目标。所以,赵尔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1952年,赵尔陆由华中军区参谋长出任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从此,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便与赵尔陆的名字紧密相连,为新中国核工业和国防事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