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桩训练之精华篇 作者:绝世武功

 恰恰365 2019-05-03
动桩训练之精华篇 <wbr> <wbr>作者:绝世武功

1、 前面我们说了桩功的内容,由此我们知道内家拳的根本:身体肌肉筋腱之间联系的重要性--也就是武学的浑圆力或是整体劲。当然,这种认识在我们的身体上现在也仅仅是一点点的感觉,还是假相,我说的这个假象是指您的所谓的整体劲在您没有动起来的情况下可能还有些感觉,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能也还有些意思,可是一旦动起来的时候,形态就七零八落了,更不要说搭手,推手,散手了,那不沾边。

    这样说破不是打击学者的情绪,确实是这样,当我慢慢再把动桩一一解开来,您可能就会知道我说的就不是假话了,武学就是这样,何止武学,人生之学都是这样,它总是像一道道神奇之门,打开一扇,充满惊奇,再打一扇,激情澎湃,再打,,,,,没有穷尽。

    一件物事,随着认知与着熟,它所透露的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在我们先贤遗留的拳论中随处可见。这就是功夫层次的魅力。

    前面我们用了折叠与转换少少做了一点引子,现在,我们就具体分析动桩的练法与心法。

先把那两张图再传过来: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一)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一)

很显然,这两张图是互相动作的变换之状,从后到前或是从前到后身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是动桩之身形变换,因为这里没有步子的移动,可见身法与步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练法,这说明就是我们练拳不可泥盘喝稀粥,一股脑儿上,这也是步要一步一步走,话要一句一句拉,不可乱了规矩,有一齐练的,不是不可,可能效果不佳,因为这里有个神经调配问题,说的玄乎些就是阴阳论中我们不知黑白,更不知怎么知白守黑的问题,我们不谈这个玄乎,那是哲学太高深,我也不懂,我们说神经调配可能好理解些,就是指在走架套路中怎样摸索那个身法规矩的问题,这太难,说的确切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神经达不到一个面面俱到的本领,主要是因为筋肉的萎缩造就的神经与筋肉的脱节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身体的一处而是充斥了我们的全身,它无处不在,这样,您在那么多复杂多变的调配问题上怎么用您的大脑来面面俱到的统一,归纳,来做一个劲往一处使的单一动作呢?而且走架的动作是那么的瞬间与复杂,转眼就是许多的劲往一处使啊。这样一说是不是吓了您一跳啊?所以,没有老师亲授的拳基本就是废拳,这是不可否认的,您自以为是真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您自己的一点点的感觉罢了,这感觉也许不是打拳走架跟您带来的,许是您每天坚持运动的结果,要是我说,要是您这么的坚持不懈,您只是每天的做那个老式的广播体操也会有这种精神烁烁的功效的,不信,您就找一个力量大您许多的傻汉胡乱打过来一拳您试试,而不是把手轻轻的靠在一起在那里绕来绕去。您说这样不行,您还不到打的时候,好,那就叫这个力量大您许多的傻汉胡乱推您一下看您是不是能不动如初,我想这是最好的鉴别方法了。当然,这个样子,我是对于那些个已经在拳界侵染了五年多的洗练者而言的。

    一推而不动,那不仅仅是一只尾巴的问题了,这个放下先不说,若是跟住我的博文勤奋的练,您一定会知道这个玄乎的不可思议的武学之迷。拳学,一般是三年一小成,这个小成就是形意的三年打死人之说。

    好,再看上图,我们一说上图,其实不仅仅是上图的样子,只看样子那无有意义,我们要把前面所说的内在的联系一齐都加在了里面这才是我说的一个真正的上图的含义,这个要知道。

    这样我们看一切都已经有了内涵的上图(一),在我们的身体各节联系已经具足的情况下,看看我们怎么折叠,再怎么把这个折叠在一切联系具足的前提下无有缺陷的从后移动到前面去,就是把这个后腿坐怎样不丢不顶的变成这个前腿弓后腿蹬呢?这是个武学最最头疼的大问题,就是那个需口授。

2、上一篇我们说了一个大体,其实,悟性好的可能已经有些知道了,因为我已经说过我们的动作是在无有缺陷的情况下从后做到前面来的。这个“无有缺陷”就是整体劲,浑圆力。可是反过来说了,因为没有浑圆力所以才练的啊,要是有了,一动就是,何必找这些形态啊。说到点上了,况且,我说过的这些形态与心法,对于您来说,这个“看到”只在思想上知道:哦,原来是这样,可是,这个看到在身体上还是茫然无知的,就是在身体上还是不懂,这就是心意不合,怎样能够心意合一呢?只有一个字:做。没有第二个法子了。

    我们在说动作运作之前,还是再说说身体动作形成的主要条件,就是肌肉筋腱以及神经对于身体动作的意义,我们看我们的骨骼肌附着于骨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可见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所以说,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而神经就是大帅。就是心意,心意闸门已开,肌肉筋腱同时运作,这就叫合,即同动也。
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与开张而实现的。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主要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来取得一定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在这个特殊的生存环境当中而造就的特殊的运动结构与运动轨迹,在我们人刚刚出生时,我们所有的运动构造与运动轨迹是天然的,是与我们成人后所具有的运动轨迹决然有区别的,这个天然就是本身具有的本我之运动轨迹,就是心意同动的运动轨迹,例如,小孩拿东西,都是很紧很有力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肌肉与筋腱都是在相对状态中达到最佳的运动模式,但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作用,他本身的肌肉与筋腱为了抵抗这种作用,所以,他的运动的目的总是幼稚而无准确性。在为了抵抗地球引力而必须要学习的行走过程,为了更好的利用一些省力技巧,我们慢慢的在退化我们不必要的阴面肌肉的作用,在扩大阳面肌肉的力量,以期达到最有利于直立行走这种特殊的行走方式,而这些,也在潜移默化着我们的天然的思维方式,以及自我保护状态下所形成的各种艰涩直至自然的约束状态,可是就是这些所谓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却恰恰是阻碍我们人类许多的本我智慧与潜能最致命的武器,这不只是运动的,它包括了人生的各个领域,可以这么说,一切关于艺术,科学上的东西竟然都与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远了,可是我觉得说说这些非常有意义。这是科学的道学,佛学,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东西。这里说个简单的,以期您明白道佛与武学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僧人与道士都喜欢打坐的,都还要求要双盘,可是,这个双盘好像很难的,不好打,我们学武的可能一说佛,道都不屑,这个不说,您私自啊可以试试这个双盘,练了几年了,您是否可以这样自如快乐的坐起来呢?不说佛,道怎么的高深,这一个坐法应该与理论没有任何关系的生活常识吧?您可以先从这里了解了解佛,道。可见佛,道是注重身体修炼的,坐得下,说明他的筋腱似乎能够贴近本我之态了,当然,只是接近罢了,还很远。

    我总是在猜测,佛家修为的路程若是譬如为走路,那我们武学修为的路程是不是就是在汽车上呢?这样,武学来源于道家就有些意思了。不过,有个规矩哪里也不能掉掉的。

3、网络出了问题,几天都没有修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总归要有修好的时候,所以写好了等他们修好的日子一来就发,我可不能如他们一般做事。
    现在我们说动桩训练的内容,我们把那两张经典图片再发上来,我们按照自然顺序从后到前来说明动桩训练的各个要点,这样我们来看第一桩:

这个桩的重心力的分配是后七前三分。这种分配对于人体力的平衡是最完美的,对于肢体肌肉筋腱也是合理的,对于锻炼肌肉筋腱的阴面肌肉趋于最大值也是非常之合理,这样,我要是说说其中的这些合理要花许多的话才能说明白,而这话对于我们的锻炼似乎没有用处,只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这个为什么合理就没有必要一说了,您只要按照这个方式做就行了。
    

    我们的这个形态从后往前慢慢改变,有几个改变必须要明确才行,我们来细分细分,对于这个姿势的改变,未练过内家拳的一般我们都是坐姿坐好,运动时上身开始主动前倾,这时,地球的引力作用使我们的自身重力自然前移下坠,这时我们的前腿,前,外侧肌肉为了维持身体的直立平衡状态不倒很自然的就做出了一种支起身体重心的肌肉用力方式,而这时,我们的后腿肌肉筋腱在身体进行前移的运行中是基本没有参与运动的,若是有的话也是仅仅的一点维持身体左右平衡而存在的一点点肌肉筋腱的参与而已,这就是我们单一的随重力而作出维持平衡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无疑是以抵抗地球的引力作用而我们的肌肉筋腱顺势而为的一种单一的省力运动,这里有个重点要知道,就是我们在运行的时候,我们的后腿是很少参与运动的,而在将近动作终点时我们才又重新调整我们的后腿肌肉筋腱再次参与了这个重力中心的分配支撑作用:就是我们第二图片前七后三的重心分配。上面我们对于这种平常运动的解析我用语言做了一种类似电影慢动作的夸张说明,这个夸大我只是教您知道并明显区别于我们武学的运动方式,以便更快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武学的这种特殊的运作方式。这才是主要的。
    现在,我再解析解析一般的内家拳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比上面的运动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这种运动存在于我们大部分练拳健身的许许多多的人群中,这是很可怕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正在用他们的形态与思想吞噬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真知,这是一个可怕的漩涡,我们必须要抵抗“他”以便使真理与真知不再受到蒙蔽与湮没。
    我们一般的内家拳(以太极为主),在做这个动作时,一般还是上面我说的这种方式,只是动作稍慢些,这个“慢”字很好,但是,真正的内家拳是不赞成这个无度的“慢”字的,可是还是有好处的,一般慢悠悠打过七八年就开始有些意思了,这个有些意思在拳上就是下面我说的这个运作方式了,这时,我们身体及其思想上开始有了感觉上的意识,也开始对于拳论理论有些“自知的见解”了,这是我们拳学中的一点点的可怜的开端,微乎其微的“端”,这个“端”的感觉就是我们开始知道我们在做这个动作时开始有意识的用后脚蹬地,用蹬地的力量推动身体所谓松沉产生的重力前移,而此时上身还是处于所谓的“松沉”前倾状态,打得好的好似慢些,有了一点点主动下压的意思,而前腿为了保持有个“松”的状态还是延续了我们上面说的支撑的作用,这里,唯一一个可以骄傲的地方就是后腿的蹬地了,其余还是练了个关节面的灵活度而已。于是,在这个灵活度的层面上加上我们身体这几年来通过自己的坚持带来的益处,我们似乎可以对照大家的武学论著有了自以为是的切合点,譬如,什么九曲连珠啦,什么气沉丹田啦,什么有上既有下啦,还有一个“节节贯穿”啦,似乎这些论述在您的身上都已经找到了结合,说句实在的话,这都是妄想。内家拳就是这样,“他”的伟大就是适合于一切武学层面,您的思想是无限的,他的包容也是无限的,他不打击也不辨别,您可以用思想与身体深研细究,依您的深究来自我推翻自己的无知与可笑,这是精进的必然,这个精进却又等来下一次的可笑与无知,如此反复无常,如此精进不止,您也可以维持,依您的自得来维持自己的得意与满足,也是一种生活,当然,生活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到这几天的一个大事,就是那个伟大的艺术家“迈克尔。杰克逊”之死,艺术家不能在意他的细节要看重他的贡献,当然我们要学好的东西,我看到他的舞蹈与音乐的伟大尤其令我难过,更令我难过的是他的慈善大德所带给我的震撼,斯人已去不说这些,这里要说的是他的舞蹈给我的启示,我们时下的太极就与这有些相似,就是上面我说的关节的灵活度,街舞里有个经典动作叫“传电”,不知道时下的太极们是不是以为这就是节节贯穿呢?那可是武学的悲哀之至了。

    不过,能全然复制个杰克逊的舞姿,在谁也是一个成就了。“武”与“舞”本来就没有艺术的高低之别,只是展现的思想形态不同罢了。

    可是有个区别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武”是冷兵器时代的搏人之术,以他为本,“舞”是情感的形体艺术,以我为本。

4、上篇我们列举了常人一般的动态情形,以及一般练拳的动态情形,这种情形在我是极不赞成的,因为这样的练法到后来只是在本我中自己的身体与思想上有些肯定,一旦外力的加入还是什么也没有,我说过,武学的本质不是本我状态,它要以本我之外的“他”为中心,从他之后再回到“由我之本我”方是武学,这个转变不仅仅只是思想上的一种衔接,而是我们身体上的一种轻松自如的驾驭,这才是武学。

    这样说来,武学的本我艺术似乎更接近于艺术的巅峰,因为它的艺术宣泄具有无可比拟的界定性:就是必须束缚于人为的界定之下的一种自由宣泄行为,这种行为是任何一种人类的艺术生活状态都不会超越的状态的,当然,生活中有许多极限艺术与武学可以媲美,譬如,赛车,徒手攀岩,跑酷,斗牛,黑拳,,,,,,,这些行为,只是形式不同,本质却没有区别的。

    那我们的武学动桩训练与一般训练到底的区别在哪里呢?

    还是把那两张图发过来: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四)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四)

您来仔细听,我们都知道内家拳学有个“一动无有不动”,都知道,可是这个知道却不是那个“真知道”,都说了,不动人体怎么从后面移到前面来的啊,说的没错,可是这个知道是一般的知道啊,人人都知道的啊,除非有先天疾病不知,那样,武学岂不人人都会了,还有什么玄机之说?可见,这个“一动无有不动”不是武学的那个“一动无有不动”。

    上篇我说过,我们往前面去基本就是利用了地球的引力作用,加上我们人体特殊构造约束下的一种框架动作,我们的用力范围大多都是阳面肌肉牵引支撑的用力模式,而此时阴面肌肉基本没有参与肢体的移动而动作,若是说还有的话,那也是仅仅的一点维持平衡身体左右的参与而已。而武学要的这个一动无有不动,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全身的肌肉筋腱参与运动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阴阳互为的结果,也就是表层的阴面肌肉与阳面肌肉互相参与的结果,我们很早就已经说过,事物是相对的,对于肌肉筋腱而言也是如此,这样,我们往前运动的时候,您是否考虑到有个往后的肌肉在作用运动呢,就是在蹬地的时候,我们的阳面肌肉在用力都是知道的,可是那个阴面肌肉没有用力您就模糊了不是?在往前推的时候,都知道那个外侧肌肉在扩展,可是,有个内侧肌肉在收缩您就忽略了不是?知道有个支撑,可是还有个相对于支撑对立的收缩您就不知道了不是?什么是圆啊,就是一块骨头被肌肉用力包起来,这样还不够妥帖,就是我们的阴面肌肉与阳面肌肉同时用力结合,密不透风,无有缺陷,无有凹凸也,这里有个力紧您知道么?这里也有个意紧您知道么?这里就是心意合一您知道么?

    说了这些,有些拳名您也许有些认识了,您也许知道他们为何是名“心意六合拳”,“形意拳”,“意拳”,“心意把”。。。。。。。

    名为“心意”,是为心意合一也,心意合,直捣黄龙,无坚不摧。一步一拳,步到力到,方是本我。。。。。。

5、我们上几篇已经说明了对于武学没有很多益处的一般“大师”的训练方式,说这话看官们也许会嗤之以鼻,对于桃李满天下的“大师们”更是游锤灌顶,实话总是不好听,忠言逆耳嘛,我也想过要用迂回曲折的方法使您慢慢接受,可是,效果更加的不好,就放弃了。

    好了,这节不能扯远了,大家端正,我好细述不偏废。看图: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五)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五)

先给他们施一礼!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武学与一般的区别,那这样我们知道阴阳在这里就是有上要有下,有收要有放,这是说肌肉筋腱的事情,无它,大家要记住,当然要大脑支配神经,当然要心动萌发,这样一回访,这不就回到了心意力合么?这是真有,其余皆是假。要谨记!

    我们找个顺序,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这违背了一个整字即同动也,这个您要知道,我是没法子而为之。

    我们看手臂,在我们推的一瞬,有两个力在动作,一个是外侧的展力在动作,另一个就是内侧的收力在动作(这是大体,当然密不可数),这两种力量应该是同时作用于推的这种共同目的,这两种力的同时作用,在外观上要是慢起来就有若如风摆柳,在自身就是心意合一,目的不偏不废,无有阻挡之外力,或打或圆皆由己,这在一般练拳的身上是不会存在的,就说推手吧,外力的慢腾腾加入自己还在磕磕绊绊,而拳学却是几分之一秒上百斤的力量作用于一点上的瞬间,各位看官,您想清楚了么?

   所以,练拳先有千斤坠,这是根基,无它无拳。

   根基在腿,腿难练,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这就是腿的阴阳,这个腿的阴阳在我们拳界似乎已经成了失传的状态,很可怕。

   待续(不是设计,是有事来了)

6、接上篇专述腿功。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六)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六)

    我说腿功却不是独立而言,您要知道整体的那些联系才有意义。

    您看上图,在我们前移时,我们都知道后腿要蹬,这是我们一般都会的自然现象,这里您要知道有个我们平常不会的:就是在蹬的同时要有收的劲力存在,这是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蹬出与收住的同时存在,蹬出是阳面肌肉在运动的结果,收住是阴面肌肉在运动的结果,这个矛盾有且只有在精神专注的情形下才可有最大的互为效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意合一,这里当然有一个主次之别,不然就会有止,就是卡住的意思,在太极拳上就是那个都在说都在模糊的“双重”问题,当然这是局部的双重,有了主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主次是蹬出为主,收住为次,这样,动起来蹬出去就活了就没有了双重,可是我们蹬出去不是目的,目的是怎么训练阴面肌肉受制于神经调配的灵活度,于是这个动作须有个艰难而无措,由断续到熟悉,由熟悉到着熟,有着熟到自然自如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在我们身体的体验上就是所谓“大家”所说的麻,涨,热,,,,这也是气功的得气状态,这也是大小周天打通的过程,不仅如此,在武学中的明劲,暗劲,化劲,基本也是这个熟知的过程所带来的力的示现,当然这样说有些牵强附会,不全面,做个引子还是可以的。

    这是说了我们武学的一个“蹬”的真实本质,这个本质个体其实代表了我们整个身体的整体实质:矛盾的阴阳力,这就是太极拳,内家拳阴阳互为的整体劲的本质基石,您知道了可能没有用处,因为您做不了,所以“拳”是一个练字,练了才是身体上的有,不练还是无,这也是道佛两家的本质,说道佛,本质要注意一个动词“修”字,这个修字不是单纯的日常德行,而是身行,无它,无佛道,只放生只慈善只保佑这个范围在佛道实在是海河中的一滴水,沙滩中的一粒沙,所以,'坐’与'座’差毫厘缪千里,这里不是弘扬身行为主,我是说德行应该不是再考虑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没有德行,谈什么佛道啊,那是魔道,是对立的世界,是地狱阶级,很可怕。

7、我们说了手推,说了脚蹬,现在再说身合下压之折叠。

    这些动作分说,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您要知道这些动作其实是同动而为,无有先后,有先后就是散,这里对一个“节节贯穿”有一个批判,这个节节贯穿有些先后顺序的意思,易使好武者心生杂乱,不好。

    我们看图: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七)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七)

    当我们后脚前蹬(注意要收而蹬)之时,我们的上身与后腿这时要有个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尾骨与后脚之间的联系,我们曾经用了一个弹簧来说明这个联系的形态,这个要记住,不仅是在此,这个弹簧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各处,想到那里哪里有,最后不想也有,那样之后就有些成就了,要谨记。

    只是尾骨与脚后跟有联系不行,以前博文我们已经说了尾骨与大椎的联系,大椎与头部的联系,这时我们要捡起来,不要犯了遗忘主义变成黑傻子状态。这样有了各个联系我们看在我们蹬地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运行才是合法呢?我想不要急,我们一起慢下来,我慢说您慢做,这样才能有个准确,您的思想与我的思想合一,您的思想与您的身体合一,这样才是我们的目的。好,我们慢下来。

    您慢蹬的同时,上身保持联系的状态慢慢前移,前移中那些状态“不要丢失”这时下额部与后脚跟也要用个弹簧有所联系,这个联系随前移状态要有个下压形态,这个形态不要忘记是在所有联系的基础上而作出的形态变化,所有联系我们再理出来晒晒:头功,大椎与尾骨,尾骨与后脚脚后跟,下额与后脚脚后跟,好,没有遗漏,很好,我们看这里有个区别,就是动作的大小区别,在我们从后到前面去的过程中,我们的动作变化,后腿变化幅度最大,依此为胸腹,头部,这里有个谨记要记下,我们尽管变化的幅度各有不同,但是轨迹的运作时间却是丝丝入扣,无丝毫的错位,脚动既是头动,胸压就是脚动,就是同时而起,嘎然而止。不可有错位,不要脚蹬了半天上身才开始运作,那不是“武”。

    这里,大家可能看到了,我把下额与后脚后跟用了弹簧作了联系,这个联系很重要,因为有此就使他们的联系之间有了一个整体,不然好似一个个散兵游勇,可见这是个大重要,要注意这个主次,当然这个主次是在各个联系的基础上又有的一个分别,在各个联系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这个分别就先忽视,因为不忽视也顾不上来啊,这就是层次,不可越级,走不了怎么也不能跑起来,这是做,做与说的区别就在这里,我们许多的佛家修道者一开口总是其言凿凿,可是,一看就是说家不是做家,这样,无论几十年乃至一辈子也只是个说家罢了,有说家变成佛家的,有技巧,这个技巧也是练,做出来的,譬如,京剧的唱功,还有许多的美声等等,他们的成就就是唱功的练法,当然这个练法有些小儿科,可是相比较那些寺院的佛家专业人士我看还有些高明的地方,不是打击,是实话。其实,我们佛家诵经就是一个练法,可是知道的不多,佛家的打坐,单手唱喏,慢行漫话,全是练法,可是有几个真知真做啊,一坐就想睡,不睡就作乱,念经,不清,不明,不知声音之妙理,不知幽谷撞钟之清扬,钟在天天敲,却熟视无睹,不知钟之深意,在寺其实俗不可耐也。当然,普遍是大德佛图。

    远了,有则改,无则勉,我写了一遍,也自己学了一遍,此为度人度己。

8、接着说动桩过程,我们说了蹬走,下压,手推,现在,我们说说这个前腿的大动作,之所以“大”是因为它的重要性,这在武学中也是个“需口授”,看官注意了。

    我们前腿(双腿)在我们成人动作中,一切的交替行走,行为事物之时,它所起到的作用基本就是一个支撑的问题,我所说的支撑,就是我们阳面肌肉的能力最大化,而这是我们武学中一生都在训练克服的一个大问题:即阴阳互为。

   我说了这个问题,不只是要让您知道而已,您知道了没用,现在,我说练法您一定要记住了。

   把图片拿过来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八)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八)

您看第二张图,当我们在后蹬前移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为了防止前倾下倒之引力,下意识就会把前腿支起来,这样后腿蹬的力量越大,我们前腿支的力量也就越大,于是,这两股子力量就聚在了交界处:胯上,这就叫双重,您说了,我没有双重,按你的说法应该动不了才是,可我是按照拳架的要求前移的啊,是的,只是力的分配有个大小主次罢了,这不是“武学”,这是自以为是的得意而已。我可以肯定,这种自以为是的武学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已经是绝大多数,这还包括了多数的“大师”级人物,所以,我们学者要有自辩能力,不要叫大师忽悠的不知就里。

    那么,怎样才是合理的腿功呢?

    我们已经详细的说了后腿的做法,我们的前腿要怎样动作才是合法呢?

    一个字“收”,

    这就是武学,真传一个字,假传万卷书。

9、补缀前文的"收"字

    图片上来

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九)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九)

    这个前腿的收字很是奇特,在我们大多的武学当中几乎是绝迹的,更别说广场的太极拳了.

    我这里细数端详,请看客当个正事仔细记下,日里来往当刻意留心,至着熟才可有脱胎换骨之异境.

    现在开始,把那些个心法诀要都牵扯起来,往前一刻时,把尾骨与前脚后跟用弹簧挂起来,这里本来是用全脚,或是前脚尖的,用脚后跟以防您不适应产生滞病,您可以用意自己加以体会之区别,以此找个合适,直至最终能够有个五指抓地方可为真,这样,我们挂这个弹簧的用意您应该知道有个主要目的:就是把我们的后侧与内侧肌肉的用力方式健全起来,这里是要忽视前外测肌肉的用力状态,以达到那个阴阳互为的,这个很难,所以,我们要知道挂起的弹簧是内收的,就是我们往前运动的一刻,力的寻行路线是尾骨起沿前腿的后侧直接向下内拉的,当然,外前侧的所有用力情形您一定要彻底的丢掉,不可有一点的思想存留,不可就是不可,没有原因可以说,越说越乱.

    这样您可以自己先单独的体会这个动作,要是把全部的心法诀要都牵扯起来往前动起来,这时,您的感觉不只是一个别扭能够解释的了的,这就是武学.

    这样了,我们知道有个虚领顶劲,很少知道有个胸腹折叠,我们知道有个后腿蹬地,很难做到有个后腿收起,我们知道有个前腿支撑,更难做到有个前腿收拉,我们知道有个前臂外撑,很少做到有个内侧收连,我们知道有个挤,按,捋,,,,,,,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动作八个劲道,所以,打即化,化既是打,收既是放,高也是低,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头无尾,这才是真圆,圆者,无法也.

    您还怕他的力气麽?力气再大,一动皆无,此为接力借力也,说话间已是胜负,哪里来的招式啊?全是笑话.

    一个冲拳的时间大约是0.14--0.19秒,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大约0.2----0.3秒,这是外家拳击手所测出的实际时间,而我们的瞬间连续发力是他们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也许您无法想像,可是电击棍相比大家都会知道的吧?同出一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