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肿推文 | 冲封静脉导管时,你做对了吗?

 紫燕玥玥 2019-05-03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静脉输液工具也已经脱离了原始的钢针时代,变得琳琅满目,留置针、PICC、CVC、PORT等输液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新型输液工具短的可以留置3天,长的可以留置几十年,大大减轻了患者频繁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我们大家都知道,使用新型输液工具是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保证输液工具的使用时间。那么如何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导管不堵塞,能够让患者更加的满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一起学习一下。

案例1:奥美拉唑是一种胃酸分泌的抑制药物,能够保护胃黏膜,减轻患者胃部不适的反应,在我们临床应用的十分广泛,我们对它可谓是十分熟悉。但是,奥美拉唑与维生素B6 配伍后会变成黄色或茶色;与盐酸氨溴索配伍后可出现乳白色浑浊;与奥硝唑配伍后可变成黄褐色,奥美拉唑还可以降低地塞米松的胃肠道吸收.可以抑制泼尼松转化为活性形式...

案例2:曾有文献报道,在一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胃复安和呋塞米在静脉推注时出现白色浑浊物...

案例3:某医院,一位连续输注TPN的患者,护士未给予正规的冲封管,使用仅仅不到72小时,PICC管路发生堵塞。

以上的案例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护士日常工作经常与各类药品打交道,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即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然而由于药物各自的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多不相同,进而相互影响,可能引起药物治疗作用的减弱和消失,甚至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强,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而导致医患、护患矛盾的产生。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掌握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适时的冲管和封管尤为重要。

1.冲管和封管有什么不同

冲管:目的是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清除导管内积存的药液,从而减少不相容的药物相互接触的风险,预防配伍禁忌的发生。

封管:目的是使用不同类型的封管液,以减少管腔内堵塞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

2.什么情况需要冲管和封管

3.封管液的种类选择

大家可以采用SASH肝素盐水封管或SAS盐水封管(S 生理盐水,A药物注射,H肝素盐水)两种方式进行封管。

(1)根据国标要求,Port可用100u/ml肝素盐水,PICC及CVC可用0~10u/ml。

(2)根据美国输液治疗政策与流程要求,对封管溶液的建议,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中等长度导管尚无可循证建议,可以考虑使用10u/ml肝素液或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

(3)根据16版美国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建议外周短导管:生理盐水;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

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溶时,应该先用5%葡萄糖溶液冲管后再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美国药典)。因为葡萄糖可为生物膜生长提供营养,应防止葡萄糖残留在内腔。

4.封管液使用的最小剂量

根据INS指南要求,冲管液量应为管腔内容积加上附加装置的二倍。

—PICC(4Fr)+延长装置容积 ×2 = 2.66ml,因此5ml封管液即可。

—外周留置针(20G)×2 = 2.20ml,因此3ml封管液即可。

在封管时更大容积(如对外周血管通路装置为5ml,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为10ml)可以从管腔内清除更多纤维蛋白沉积、药物沉淀和其他碎片。血液成分、肠外营养、造影剂和其他粘稠溶液的输注可能需要更大的冲洗量。

但在进行封管操作时,必须使用10ml及10ml以上的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封管装置,因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力,易损伤导管。

5.封管时的手法

脉冲式正压封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管各个方向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扭曲。

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才能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更长,降低导管堵塞以及改善相关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  美国输液治疗政策与流程

[3]  2106版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4]  Lyons MG,Phalen AG.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flushing protocols in home care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 Infus Nurs.2014;37(4):270-281

[5]  Seneviratne C,Yip J,Chang J,Zhang C,Samaranayake L.Effect of culture media and nutrients on biofilm growth kinetics of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strains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Arch Oral Biol.2013:58(10):1327-1334

作者:于辉  通讯作者:于乐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