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种大家都喜欢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

 泊木沐 2019-05-03

在中国,有很多民族和省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别之处,有人说,普通话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价值。有人说,越来越多的方言岌岌可危或濒临消失,其所代表的文化也正在被人们所遗忘。

的确,有的方言没有很好地传承和发扬,正在逐渐的消失,但是有的方言却能发展至今,经久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至今为止依然使用人数很多的3种方言。3种被大家熟知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

一、东北话 有人说方言的消失归结于普通话的普及,其实不然,普通话不是现在才推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推广“雅言”,但如今方言依然存在。

原因是首先东北话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和东北人交流时,即使不会说东北话也能听懂东北话,而且东北话易学,很多人在东北或者和东北人相处一段时间,就能学会简单的东北话,并且很多的小品和影视作品中也会使用东北话。

并且几年来东北成为了人口流出的大省,这也为东北话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久而久之,东北话并没有因为普通话的普及就受到挫折,反而因为它的优势让其发扬光大。

二、四川话 其实四川话保护的比较好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方面,四川盆地是高度封闭的山区,周边被山脉包围,盆地边缘的山脉海拔2000起步,可以说是比台湾还要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

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只有从长江出川容易,从任何方向入川都难。使得四川盆地保持相对独立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还有四川人口众多,所以受众人群广,推广起来影响一定很大。

除此之外,四川人性格开朗活泼,易于相处,而且四川饮食也极具特色,四川方言推广好的原因也要归功于此。

三、北京话 首先北京作为首都,北京话就自带独特的魅力。而且以北京话为元素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为推广普通话做出巨大贡献,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就是用了非常多的北京话元素。

北京话为什么会被大家广传,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文学作品和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但要讲它的逗趣性和传播性,并没有四川方言和东北话这么受人喜欢。

总结以上三种方言来看,方言的影响力已经盖过了普通话。其实在中国还有非常多的方言,就和当地的风俗文化一样,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当你去一个民俗文化浓郁的地方,那当地的方言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有人觉得,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其实普通话也曾大量吸收方言。普通话的作用是便于交流,但其实方言才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文化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