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流暢精巧——古玉鏤雕之春秋戰國時期

 光明使者9988 2019-05-03


玉器,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忠實而完整地記錄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古代玉器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反映著中國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雙龍首珩

春秋戰國时期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劇烈動蕩,但正是在諸侯競爭、社會變革與文化繁榮的時代背景作用下,反而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快速發展,從而直接推動了玉器生產的蓬勃興盛,中國玉器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歷史時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雙龍形佩
春秋玉器之鏤空

隨著工藝的演進與改良, 中國古代玉器鏤空發展至春秋時期開始出現新的變化。春秋時期的鏤空,其制作步驟為:在將片狀玉料切割出所需輪廓後,會先以釘線打稿勾勒透空部位,再用小型管具鉆孔定位,最後依稿用金屬薄刃線具向外拉切成空,形成巧妙多樣的鏤空圖案。

秦公1號墓出土 亞字形玉佩

此期玉器的鏤空,由於管鉆圓孔的位置一般被安置於鏤空末端或邊角處,因此也稱為“圓端鏤空”。而由於金屬薄刃線具單一或組合的方向性拉切,又使“圓端鏤空”被分為“對稱式圓端鏤空”和“獨立式圓端鏤空”兩類。

對稱式圓端鏤空

春秋時期,將偶數個S龍以對稱結構組合的珩形或方形玉飾頗為盛行。為使整體造形美觀和諧,除龍身呈方形回轉外,足爪、鬣毛、龍尾等處也會作垂直彎折處理,這就使區劃各部造形的鏤空呈現出規整的對稱形態,此種樣式即稱為“對稱式圓端鏤空”。

震旦博物館藏 龍紋璜

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春秋晚期龍紋鏤空玉佩,青玉質,方形,表面沾有硃砂。整器由兩回首相向的S龍組合而成,沿輪廓有一圈弦紋,其內浮雕雲紋,間有斜線紋。龍首下顎的鏤空則彎折作L形,而兩龍內側鏤空則呈垂直交叉的十字形。中間垂直交叉的十字形鏤空,可成為玉飾的中軸線,為典型的對稱式圓端鏤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龍紋玉佩
獨立式圓端鏤空

所謂的獨立式圓端鏤空,是以小型管具及金屬薄刃線具搭配制作的單一結構鏤空,圓孔狀,余部邊緣筆直,形似火柴棒狀。但部分獨立式圓端鏤空除具備端處圓孔狀、余部邊緣筆直的基本特征外,後部亦見有彎轉,且多采用垂直角度轉折,狀似L形。如山西省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的龍形玉佩,乳白色,半透明,平首躬身,兩面磨平拋光。龍首下顎、勾卷足爪及尾部末梢,均見有端處呈圓孔狀、余部邊緣筆直、近似火柴棒的鏤空,這明顯是由管具鉆孔定位、金屬薄刃線具拉切而成,為典型的獨立式圓端鏤空。

金勝村趙卿墓出土 龍形玉佩
戰國玉器之鏤空

戰國玉器鏤空在春秋基礎上繼續發展,此時的鏤雕工具,以小型管具和金屬線具並加以錐狀桯具制作鏤空,但是管具和線具的操作方法與前代不同,而且鏤空區域增多,範圍變大,透空形狀並不規則,以呈現彎轉流暢的動物造形為目的,因而稱為“造型鏤空”。

曾侯乙墓出土 玉璜
獨立造形鏤空

戰國玉器的透空處依造形需要而設計,呈現出一種隨形彎轉的不規則狀態,這種情況在S龍形佩上表現尤為顯著。此期的S龍形佩一般采用片狀玉料加工,龍身若S形彎轉,周身歧出鬣毛及足爪多呈圓勾狀。為表現具體形象與動態張力,S龍形佩大都於首、身、尾三處鏤空,其形態分布往往在歧出鬣毛或足爪間呈現或直、或曲、或寬、或窄的不規則狀。

故宮博物院藏 玉鏤雕龍形佩

為追求流暢的造形線條,此期玉器的管鉆圓孔不僅在鬣毛和足爪內側,亦可在其他鏤空的邊緣,以便穿入金屬線具進行後續拉切。而金屬線具的拉切方式,除龍嘴部位采用直線法塑造淩厲氣勢外,龍身周邊則另以弧線拉切法形成弧狀彎轉,使修長帶狀的龍身更為靈活流暢。

中山國1號墓出土 龍形玉珮

如河北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的龍形玉佩,龍身細長彎曲,呈“S”形。龍回首反顧,頸部下沈於地,首與中腰齊平。玉龍張口,上吻向上勾卷,接於後背,下唇內勾。玉龍長角上彎,中腰下部二足有卷毛,體後三足,均呈彎勾狀。玉工先在玉片上釘線打稿出龍的形狀,再將龍身以外的玉料透雕成空,呈現出流暢的體態。

中山王墓出土 龍形玉佩
組合造形鏤空

戰國玉器鏤空除用以強化玉龍等的獨立造形外,也可用於多重組合造形玉器的表現,使其在保有完整形制輪廓的同時,凸顯各構成部分的單元形態及組合關系。這種利用鏤空區隔單元構成的處理方式,使一件器物能夠同時清晰呈現數量豐富的單元形態,並顯示其組合關系,由此而產生的以多重組合造形為基調的鏤空玉器成為戰國時期頗為盛行的玉器形制。

故宮博物院藏 龍形玉璜

如安徽省長豐縣楊公戰國墓出土的龍鳳形玉佩,器扁平上部為首相背、身相連的“幾”字形雙首龍。龍身下方鏤空雕刻一對站立的長冠卷尾鳳鳥。不同紋樣輪廓皆以鏤空處理,透空形狀隨各紋樣彎轉呈不規則狀,清晰地顯現出各紋樣形態及其組合關系,為典型的組合造形鏤空。

楊公戰國墓出土 的龍鳳形玉佩

工具的改良與器形的改變,促使春秋戰國時期玉器的鏤空發生革新。鏤雕技術的進步,使得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工藝更加繁復,造型更加生動流暢,使後人為之精巧華美而贊嘆不已!

博物館藏春秋戰國鏤雕玉器

芝加哥藝術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10.6釐米,寬5.7釐米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6.8釐米,寬9.2釐米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9.3釐米,寬2.9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高12長14.2釐米,寬5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7.9釐米,寬3.3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長11.3釐米,寬3.1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高6.9釐米,寬5.4釐米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7釐米,寬5.4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寬7.8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3.3釐米,寬3.7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3.3釐米,寬4.2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5.2釐米,寬3.2釐米

洛陽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5.9釐米,寬4.7釐米

湖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1釐米,寬4.9釐米

湖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9.5釐米,寬7.2釐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4.2釐米,寬4.7釐米

長沙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5.5釐米,寬5.7釐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2.3釐米,寬9.9釐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左高9.4釐米,右高8釐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上長5.4釐米,下長9釐米

淄博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5釐米,寬5.6釐米

淄博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4.3釐米,寬7.9釐米

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實際尺寸:長8.7釐米,寬4.35釐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10釐米,寬3.8釐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