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为何在《史记》里污蔑先师孔子?

 燕山茶社 2019-05-03

司马迁为何在《史记》里污蔑先师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是第一篇完整的孔子传记,对孔子的形象有一种历史性的定格。

《史记·孔子世家》对孔子有褒有贬。褒奖时用明确的笔法,贬损时用隐晦的笔法,这种写法跟司马迁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系。

司马迁在儒家思想占主导的朝廷中,仍然尊崇道家贬低儒家。他担任太史、中书令。负责管理朝廷的档案和皇帝的书房,是皇帝近臣,职位很重要。让喜欢道家的司马迁当太史和中书令,而且《史记》贬低儒家,这说明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执行得并不严格,而且《史记》的写作过程相对是独立的,没有受到过多外力干预。

加上文人自古相轻,尤其是那些极度自信的大家,毫无疑问,司马迁就是。他自认为是继孔子之后500年第一人,肯定是有些自负的。而且那个时候正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背景,司马迁作为道家的推崇者,对儒家是不满的。在立传上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在很多故事的描写上对孔子进行了贬损,说其是“野合而生”,还有“堕三都”之事,都是黑点。

司马迁对于孔子其实也不算污蔑,只是高级黑而已,用明褒暗贬的方式,让后人有些摸不清头脑。

司马迁写作《史记》,是在儒家逐渐成为西汉国家哲学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但即便如此,司马迁写《史记》时,仍然是推崇道家,贬低儒家。写《汉书》的班固在《司马迁传》中评论司马迁,说司 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先道家后儒家。

另一方面,司马迁在文化传承上对孔子是服气的,史记中关于这一块的描述都是极尽赞美之言。

所以呢,史官司马迁秀的地方就体现在这了,使劲夸你,暗中又写故事损你,而且你还一下看不出来。后代有争议也是因为这一点,但如果在书里面直接喷孔子,司马迁的书估计也流传不下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