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文生刻 初来加拿大,对渥太华人处理垃圾的方式和气魄颇感新奇。时值五月,家家户户门前的草坪修剪得平平展展一片绿。雨中或雨后,草地尽管淌着水,鞋湿袜湿裤管湿在所难免,但丝毫不脏;宽宽的人行道,大人只管坐,孩子尽可滚,硌得肉疼属正常,但沾不上尘土。那天清晨,许多人家前院草地一角,“一”字摆放着圆筒、塑料盒——胸脯高的硬塑料圆筒两个,一灰一绿,看不见内容;膝盖高的黑色敞口长盒子一只,或浅或满,装的是废报纸和用过的包装纸盒子——特长特宽的纸盒子,压扁踩平放于“一”字形队伍里。回到家,女儿正从车库往外搬运——大筒有轱辘,拉;黑盒无轮子,抱。我好奇地一问,女儿平静地一答:今天是小区的垃圾日。 加拿大的垃圾工程,让我叹为观止,肃然起敬。新房竣工后,业主入住时,环卫局发给每家四样容器:膝盖高的敞口黑色硬塑料长盒子一个,用以收敛纸质垃圾;同样材料及大小的蓝色盒子一个,拿来盛装塑料、玻璃和金属类垃圾;齐胸高的高密闭度硬塑料圆筒两个,灰筒盛其他可再生垃圾,绿筒装毫无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 从周一至周五,垃圾日按区分片各占一天。一到垃圾日,大家都提前将本垃圾日应收的垃圾中规中矩摆放好——哪个垃圾日运送哪样垃圾,尽人皆知。生活垃圾每个垃圾日都运,因其易于腐烂变质。其他垃圾,隔周一次。如果有人偶尔放错,对不起,环卫工人置之不理,你怎么搬来的再怎么搬回去,下周再见。 环卫工人用垃圾车运垃圾。加拿大的垃圾车,除了装垃圾,还可以对垃圾粗加工和分类。垃圾车内,纵向一分为二。右边装生活垃圾,齿轮一转,几十斤重的废物从车尾卷到车前端。左边运送可再生垃圾,齿轮一转,玻璃瓶子易拉罐儿,塑料盒子金属片儿,统统化为碎屑并卷到车前端,且各得其所,互不混杂。垃圾车的驾驶室,并排两个方向盘。有时出动两人,一人专职开车,一人投放垃圾到车内。有时一人兼二职,先收垃圾再开车。 绿草和枯叶是沤肥的好材料,居民要购买齐胸高的专用牛皮纸袋装敛,垃圾车择日来收取;剪下的树枝,锯掉的树干,另有专用垃圾车处理;废弃的电器如电脑、电视等,想淘汰的家具如床垫床架等,须在规定时间送达规定地方……细节还有很多,不复缀述。 法律和规定,乃相对固定的条文,但绝不排斥亲民性和人性化。黎民百姓由知法懂法畏法循法,一步步渐入孔子所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归根结底靠教育。这里的垃圾处理即印证了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