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媒体?对于新媒体运营你了解多少? 你是不是在疑惑同样是做新媒体运营,有人拿着月薪3K 的工资埋怨入错行,也有人拿着30w+年薪过着潇洒的日子时,也许能在这里你能找到答案哦。 一.新媒体运营你属于哪一类型? 新媒体是互联网发展需求带来的职位,然而我们身边很多公司也建立了这个岗位,但是他们对新媒体了解多少呢?想要弄清楚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妨来看看传统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认知吧? 传统公司对新媒体的认知 ①一个部门就一个人,事实是不会投入很多资源 ②职责多数定义为:吸粉,追热度,求关注,求曝光 ③ 对于职位的的要求通常是:文笔优美,有big idea,最好是个信手拈来的段子手 ④在跟我的很多顾客合作谈话当中,他们告诉我“新媒体就是微博,微信!” ⑤“硬到没朋友”的公众号,广告满天飞的“广告能手” 到这里,很多传统公司会说:“我们不是这样的,这个锅我们不背”这个划分只是以整体趋势偏向来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也有想转型互联网的传统公司,在新媒体方面的表现直接秒杀某些到处刷数据骗人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对新媒体的认知 ①这个职位不是一个独立体,有所属部门的,就是运营部 ②微博,微信,只是其中的一种渠道,分支。 ③公司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到这个岗位。 ④绩效考核不仅局限于曝光,还有留存,转化,活跃粉丝等等。 从岗位特点看出,新媒体运营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范围更广,范围广就说明要会的多,会的多就意味着更有价值 二.新媒体到底是螺丝钉还是小马达? 新媒体在传统公司的定义和互联网公司的定义就很不一样,从招聘上就能发现。传统公司招新媒体运营更偏向智联招聘,51job平台发布,而互联网公司一般在BOSS直聘,拉勾网上招人。来,我们到网站找下案例: 传统公司岗位要求 ![]() ①传统的看重学历 ![]() ①:同样是看重学历和专业。 ②:明确说明工作目标是为曝光量,粉丝数负责,而不是为最终的转化效果负责。 ③:专题策划方案不是建立在收集用户需求上,而是靠“敏锐的洞察力”。 ④:把写文案定义成做创意。 从上面的职位要求总结出传统公司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时间构成: 80%的时间:写文案和策划案(所谓的创意) 20%的时间:沟通、总结、完成领导交代其他的工作 对于传统公司的岗位职位可以理解成是“内容的搬运工”(因为大部分的热点段子都是抄来抄去的),而且负责的范围相对较窄,属于螺丝钉工作。 职位的限制相对较多,我相信你一定有过被“自以为是”的领导指教标题不够有吸引力,内容不够爆点。在某个程度上,工作好坏取决于领导的喜好,营销工作目的单一(为曝光而生),且不为效果负责,对于个人成长很有局限。 案例1 ![]() ①互联网公司更看重个人能力和执行效果,放宽学历限制。 ②注重内容质量,粉丝运营维护,以产品转化为导向。 ③涉及参与营销策略的制定。 ④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调整内容。 案例2 ![]() ①负责粉丝社群运营。 ②活动及文案的内容制作。 ③涉及收集用户需求反馈,用户行为分析,通过数据不断优化运营策略。 以上岗位描述对工作能力的界定比较清晰,(内容制作,社群运营,数据分析等),所以个人的发展也是随着这些能力的增长而形成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 ![]() 第1阶段,主要以制作内容为主,工作偏执行层面,可以具体到写一篇微信文案。 第2阶段,掌握了互联网营销的思维,开始学习用户调查,收集用户需求,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内容制作,并且每一步工作行动,都是有所根据(不靠脑补),只做有利于转化的事情。 第3阶段:当你通过自己系统的做事思维,并且带来绩效,取得一定成果时,担任的工作会向管理岗位靠拢。开始带一些新人,并且有权调动资源来完成更高的绩效。 第4阶段,除了加强管理能力以外,你也不断在拓宽自己的知识,例如banner测试,sem竞价等方面, 职业发展不断向营销总监靠拢。 第5阶段时,你已经具备带领更大项目的能力和资源,或者选择去更大的平台或创业。 所以,互联网职位的新媒体运营是一个可以深耕细作的岗位。整个晋升路径就像是一个小兵变成将军的过程,但是前提是每一个阶段的晋升都能拿出绩效证明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