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岁识字7岁写诗 李剑章:人称“移动百科全书”

 WJX875 2019-05-03

李剑章小时候读书的情景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电视台2015《中国成语大会》总决赛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李剑章和该院2002级本科生彭敏最终力压群雄,摘得桂冠。这个组合有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名字:PM2.5。回头看比赛,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他俩默契的配合,更有对成语、百科知识炉火纯青般的掌握和运用,无论是用鳞翅目来形容“飞蛾扑火”,还是用“不管风吹浪打”猜出“闲庭信步”。

记者日前采访了冠军成员李剑章,这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早在本科时就有了“移动百科全书”的称号,连续三次一等奖学金、35本荣誉证书更是让他获得了“学霸”的美誉。李剑章说,成语大赛冠军已成过去,回归校园他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学术,接下来要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同学鼓动:“班长你上吧,一定行”

李剑章2014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保送到了人民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品学兼优的他很快就被推举为班长,并且加入了研究生会的战略规划部。“大四那年我就听人提起过第一届中国成语大会,不过那时赶不上报名了。”他说。

2015年初,一条微信转到了李剑章的手机上——“征集队友参加成语大会”。征集信息源自教育学院的一位同级研究生,发送则是来自班里的同学,“班长你上吧,一定行,我们看好你。”同学对李剑章说。研究生会里的同学也鼓动李剑章参加。这次他动心了,“不一定要拿什么名次,主要是去感受一下比赛的氛围。也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在采访之初,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小时候看到成语就会顺便记下来,因此“略有积累”。

在同学的鼓励下,李剑章联系上那位同学,两人组队报名参赛。3月份,他们通过了节目组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对于古典文化的认识,还有当场模拟猜成语,“涉险过关,比较幸运。”他谦虚地说。

在等导演组通知参加节目录制的日子里,李剑章继续着自己的文学院学生生活,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他一如既往参加导师杨庆祥组织的“联合文学课堂”,与众多同学、前辈一起研读讨论现当代作家作品。在那里,他认识了已经毕业的师兄彭敏,“没想到后来我们成了队友,真是一种缘分。”李剑章说。

惊险入围:眼镜坏了,师兄“来了”

去年秋天,导演组正式通知李剑章参加节目录制。10月22日,他和队友乘坐高铁抵达河北邯郸。比赛在邯郸学院举行,他们住宿和训练就在紧邻的一家酒店。李剑章说,一共有37支队伍来到邯郸,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队,还有一些作家队。

“其实不单单是训练,还有一个日常考核、筛选的过程,一些队伍会被淘汰。”李剑章说,他和队友每天7点多钟起床,9点左右开始训练,主要包括翻看成语词典以及训练双方的配合默契度等。排练筛选的最后关头,意外发生。队友临时接到通知,必须赶回学校,李剑章面临“孤军奋战”。更为糟糕的是,第二天清晨,他还把眼镜摔了个粉碎,视线一片模糊。

“四百多度近视的我走在陌生的邯郸街头找眼镜店,路人还给指错了路,比赛前景未知。这种感觉现在都记忆犹新。”他说,沮丧地回到酒店,温暖不期而至——西安交大的王蕊同学主动借出了自己的400度眼镜。不仅如此,之前就相识的师兄彭敏也参加了这届大赛,也恰巧“丢失”了搭档,导演组安排两人临时组队,俩人一拍即合。

临时组队的两人在排练中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默契,最高时他们一方描述,一方猜成语,短短120秒钟竟然能猜对15个。最终他们顺利突围,进入了最终的24强。

终极PK:先失利后逆袭 感动对手无私献锦囊

进入24强,离胜利还很遥远。李剑章和彭敏这对新建组合首先需要一个霸气的队名。其他参赛队有叫“文智彬彬”,有叫“才高八里”,还有叫“秦汉思源”。几番思考,他们起了个名叫PM2.5。“当然这个PM2.5跟雾霾无关,PM是我师兄彭敏姓名的拼音缩写,至于2.5则意味着‘一点灵犀、一点就通,半点也不含糊’。”李剑章说。在节目现场,他也是这么跟主持人张腾岳解释的。

从24强到最终夺冠,PM2.5组合经历了七场竞争。对手个个成语功夫了得。尤其是在只剩四强选手的总决赛中,PM2.5面对“白话灵犀”组合,在前两局“主题六词”与“双音节对抗”中先后失利。但他们沉住了气,在接下来的“90秒对抗赛”、“抢答赛”和“点球大战”中,凭借默契的配合与快速的反应连扳三局夺冠。而在“抢答赛”中,李剑章屡屡在主持人还未念完描述语句时就快速反应,喊出了对应的成语,引来观众的欢呼与掌声。

回顾比赛,李剑章说他最难忘的就是选手之间建立起的友谊,完全超越了竞赛本身。在决赛前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秦汉思源”组合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的“碔砆”组合,倾囊分享了应对“双音节对抗”的技巧,“完全不考虑我们是对手关系,这让我非常感动。”李剑章说。

此外他还笑道,除了比赛本身,他们还要应对主持人的调侃。“我穿一件花毛衣,他突然调侃我家里是不是缺毛线,幸亏我反应快,马上回答说五颜六色的毛线象征着五颜六色的雾霾。”他笑道,自己过去只是参加过一板一眼的比赛,这种“选手过招”还要应付主持人调侃的情况是第一次,“不过很锻炼人。”

赛场之外:“古人”也可以是“百科全书”

李剑章说自己对成语“略有积累”完全是谦虚之词。记者采访了解到,用“博览群书”、“品学兼优”形容这位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毫不过分。出生于一个沈阳知识分子家庭的他4岁识字,7岁写出了第一首五言绝句,一句“杨柳染地绿,彩霞映天红”令人刮目相看。

他博览群书,喜欢“开卷有益”,涉猎文学、历史、军事、生物等各种领域的书籍。他会填宋词,也会用剧本演绎文学作品。在成语大会训练时,面对“飞蛾扑火”一词,他竟然想出了用“鳞翅目的昆虫奔向了燃烧的东西”来解释,让不少对手怀疑他到底是读文学还是生物专业。本科时,一位老师说李剑章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在同学眼里,他又分明是一部可以移动的百科全书。

从大一到大三,他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保送成绩是全专业综合测评第一名。读研后,他又两次获得奖学金。加上三次获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一次华北五省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等成绩,李剑章至今已经拿下了35本荣誉证书。李剑章的体育也不赖,长跑的最高纪录是超过25公里,自行车骑行的最高纪录是接近100公里——这还是用无法变速调节体力的城市自行车创造的。

这些如今在李剑章看来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他说成语大会的冠军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回到校园的他已经全力以赴专注于学术。已经研究生二年级的他即将面临毕业论文的开题。李剑章没有透露自己的论文方向,一再表示还需要慎重思考。不过在采访中,他又用了很长的篇幅表达自己对萧红这位东北老乡女作家的敬仰,他能大段地背出《呼兰河传》的文本,对作品《生死场》也有独到的理解。

回到成语大会,记者了解到,四强选手将获得安排参加一次宝岛台湾8日游。李剑章很期待这次台湾行,因为还能和那些在邯郸相识的选手相聚一起,“永远是记忆深刻的朋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