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最快的路径是什么? 大多数人的思维里,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最短。因为最短,所以时间最快,似乎成了我们追求高效的必选之路。然而,当我们第一次看了以下的“最速曲线”演示图时,定会“脑洞大开”,理解了它给我们的启示后,会对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时有不一样的思考。 让我们认识一下“最速曲线” ![]() 经过论证和科学实验,上图红色路线是最快的路线,此曲线也因此被称为“最速曲线”。 两点之间一小球滚下,不是之间的连线下降最快,而是小球在最速曲线上滚下最快。 再看看下面的这张图,四个颜色的小球在“最速曲线”的不同位置同时出发,却在同一时刻抵达终点: ![]() 这里,我们并没有用数学方法证明“最速曲线”,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数学之美”,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启发。 一、选对路,顺势而为,为时未晚 我们有时会想,已经拼的很累了,没了盼头,害怕再次出发后又是头破血流,却因为看到了从“最速曲线”上的不同位置出发,总能在同一时刻到达!所以,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并不必担心会太晚。生活就是这样,不是看起来离目标远,就真的会慢很多,只要选对了路,一切都为时未晚。 二、顺势而为,开拓创新 我们发现,原来顺势而为,借力发挥,善用平台,能让自己快速向前。 从起点到终点,有无数条道路,直线与折线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路线。开拓思维,创造性地选择曲线路线,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从起点到终点,小球能够滚动,在于其不安现状的同时能够顺势而行,借力地心引力才能让自己不断向前。同样,在我们的事业上,也要善于借力发展,创新思路和方法,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互联网的精神—“世界是平的”,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我们也可以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追求发展。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尼采曾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业务有障碍,事业有起伏,人生有曲折,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不忘初心。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四、人际沟通的委婉比耿直更能达到效果 我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如果太过直接,不懂得婉转,反而难以实现沟通的目的,无法达到沟通的效果。我们如果懂得迂回与婉转,反而容易达到目的。我们会发现,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往往不能那么讲求“效率”…… 我们平时也会听到有人说,“我这个人就是直了点”,“他是刀子嘴,豆腐心”,“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干吗非得那么有脾气”等等。古今中外的无数典故和事例告诉我们,性格太直难以成大事。 五、鼓励为先,要有耐心—教诲他人的智慧 下面的故事,或许你曾经看过听过: 一位表演大师上场之前,他的弟子提醒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而等弟子转身离开后,他又蹲下来把鞋带解松了。 旁观者把这些看在眼里,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将鞋带解松了呢?”大师回答:“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行者,长途跋涉使鞋带松开了,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憔悴。”“那您怎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弟子呢?”“他能发现我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大师并不急于把鞋垫解松这个“江湖一点诀”告诉弟子,因为弟子要学习和成长,保持兴趣、充满热情是最重要的,至于知识、经验、秘诀可以慢慢教导。 六、激发想法、规范章法、指引方法 培训、教育和辅导他人的过程中,善于问问题往往比直接告诉他人答案也来得更有智慧,因为激发他人的想法,从他人的内心出发找到答案,更能形成共识,后续的行动也会更坚决,执行也会更彻底。 最速曲线,让我们受到无数启发,是一条正能量的速度曲线,让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忘初心,携手前进!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监制:黄耀雄 审核 :刘锐 编辑:戴孟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