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不会写,背上几百篇名篇佳作高考直接默写,可以吗?

 学生100分之路 2019-05-03

作文不是砌墙,你一块一块码上去就行的。

作文,好比建一座房子,不仅需要“材料间的衔接”,更需要总体的布局与框架结构。

倘若A同学真的能背几百篇名篇佳作,此刻,他就好比一个大的“搜索引擎”,好词佳句可谓信手拈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句子适合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与文章体裁呢?

倘若A同学不懂如何恰当选词填句,只想最好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与其华丽得相悖,不如平凡得贴切!

高考阅卷中,倘若你的作文是“抄袭”,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倘若你的作文拼凑的,“衔接点”膈应人,读起来也不顺畅;

倘若你的作文是翻新的,要看你翻新对象是否是大家都熟知的?倘若是,得分也不会太高……

正确的做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踏实练笔,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不可以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我说的不可以,还包括你在现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这个可能背下几百篇名篇,因为你没有这个时间,可能还没有能力去抗拒周围的诱惑。

即使你有这个时间,也有这个能力抗拒周围的诱惑,而且你还有超强的记忆力,真正的背了几百篇名篇了,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如果你直接默写某一篇名片,当做你的作文,那肯定你的作文就是零分了。因为文不对题呢。我们可以想一想,考试院出的题目怎么能够跟某一篇名篇无缝对接呢?

因此,我认为要写好作文,我们必须读名篇,但是我们要把名篇当做我们的垫脚石,而不是我们作文的替代品。我们要看这些名篇是怎么样写的。'

如果我们读得名篇是记叙文,我们就要关注这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安排和发展,以及在人物发展的时候体现出来的那种思想境界。比如说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鲁迅先生是怎么样来描述这个贫困潦倒的书生的,他用了什么样的例子,比如说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还有那出名的 多乎哉?不多也。为什么孔乙己的话会成为我们现在的口头禅。为什么我们感到他贫困潦倒,值得同情的同时,我们还感到了一个时代的淡淡的哀伤?为什么我们还感到了一个贫困潦倒的读书人善良?

我们一定要明白记述文,就是写人的。哪怕是写一棵树,一朵花,也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的情怀。我们要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样体现这种情怀的。

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熟读这样的一首词

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发生在古代的游子的身上的某一刻感受。那时候游子的旅途处处都充满着凶险,饥饿,疾病,孤独,盗贼,无时不在威胁着游子的安危。有时候一个游子踏出家门,可能永远就不回来了。或者当他再回到家乡,也许已是物是人非。

如果我们能够从我们所读的名篇中体会到这些情怀,我们在写我们作文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写出我们对我们人生,我们生活,我们社会的感悟,而且这种感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独自感悟的文章是不会得高分的,而相反,如果一篇文章有自己独到的感悟,肯定会得高分,这比我们默写某一篇名篇冒充我们的作文要强得多。

当然,我们还要读很多议论文体的文章, 这些文章要我们关注的是作者的论点,论证过程以及论据。我们所读的文言文,有很多都是议论文,写得非常的精彩,绝大部分都附有现代文的翻译。我建议大家都去读这样的文章,因为我们在读这些文章的的时候,我们学到了议论文的写法,同时我们又学习或者复习了古文,那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当然,现代文中也有很多这样优秀的议论文,大家可以征求语文老师的意见,让他们给我们介绍那些最优秀的文章,然后我们认真的研读,认真的体会别人是怎么样提出论点的,怎么样利用论据的,又是怎么样得出结论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可以写出优秀的议论文了。

最后祝大家下笔千言,鹏程万里。


我是某重点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就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两个小问题,一、高中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二、背诵名篇佳作来对付高考作文靠谱吗?

第一个问题,高中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就我的经验来说,真正喜爱并热衷写作的人少之又少,像李镇西、于漪、余映潮等语文名师常年坚持写作,若非有极强的毅力和超高的自律,是无法做到的。既然大家都不爱写作文,那么高中生不喜欢写作也就很正常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爱上写作,熟稔写作基本方法,懂得“我手写我心”的乐趣。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那就是“化大为小”,从“小方块”写起,坚持不懈提高写作兴趣。比如学习了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课,要求学生写写“你心中的王熙凤”;比如晚上看了《新闻周刊》,了解了“奔驰女维权事件”始末,让学生在周记中写一段“除了声泪俱下,王女士靠什么打动你?”;比如学了《荆轲刺秦王》一课,让学生写一段“荆轲,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的手感,学生才不会在考试中抓耳挠腮,无话可说。

第二个问题,背诵名篇佳作来对付高考作文靠谱吗?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名篇佳作,尤其是高考优秀或满分作文,对写作的框架、语言、素材、论证、说理、描写等都有比较好的把握,这是靠谱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考的作文题往往出其不意,要押中题是很不容易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押中了题,行文中大量“借鉴”名篇佳作也有抄袭的嫌疑。况且,高考作文题出新出彩的居多,若没有较好的审题和出色的立意,光靠名篇佳作拼凑成一篇文章,是很难得高分的,甚至有可能因为“似曾相识”而判低分。

综上所述,高中生要在高中阶段常写常琢磨,狠抓立德树人的风向标,夯实自己的作文基础,提高自己审题能力,加强立意、结构等技能训练,如此,方能在高考作文中胜人一筹,获得高分。

最后,把我的口头禅送给大家:高考第一门,成功靠语文。高考要上线,语文是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