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深度视讯 2019-05-03

有人在温哥华海域发现了巨大的、长着骆驼脑袋的大海蛇;美国海军曾抓到过传说中的深海鲛人;在蒙古境内,无数人目睹过恐怖的死亡之虫。这些早就该灭绝的生物,为什么仍然会频频出现?是根本就没消失,还是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在加拿大和美国边境线的西部,有个叫温哥华岛的偏僻小岛,它属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会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温哥华市。在温哥华岛以南地区,有一种非常出名的海怪经常出没。

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实物能证明温哥华岛有怪兽,但关于怪兽的目击报道却越来越多,而且目击者中还有很多官员。比如在1932年8月,维多利亚省立图书馆的官员凯普就看到过,次年10月,不列颠哥伦比亚立法会议员、著名大律师兰利也称见到了这种怪兽。甚至连在萨斯喀切温省最高皇家法院做了30多年法官的布朗先生也宣称,他曾经在不足150码的距离看到过那只海怪。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千百年来,美洲印第安人的切诺基部落就开始有大海蛇的传说,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种神秘动物终于有了正式记录,当时学者称之为“海巫”。而令这种海怪真正扬名天下的,则是在1933年10月5日,当地报纸均用头版头条的形式报道了这则爆炸新闻:游艇乘客在维多利亚对海发现巨型海蛇!

那是一位当地的律师和妻子驾驶游艇出海游玩,当他们俩来到温哥华岛最南端的维多利亚海湾时,碰见一只巨型怪兽,他们心有余悸地形容这只动物是个“长着骆驼脑袋的大海蛇”。此种形容很贴切,基本上以后在这附近发生的所有的目击事件都是看到了这类怪物。当地报纸编辑阿奇·威利斯为了进一步探索真相,当然也是为了创造销量,于是他发起一次“给怪物命名”的大型活动。最后从几千个征集的名字中,威利斯确定使用“卡布罗龙”这个词,因为经常发现怪物踪迹的地点叫卡布罗湾。很快,这个名字就在当地一炮打响,家喻户晓,居民们不但不厌恶这种怪物,反而把它当成是温哥华岛的幸运动物。

除了北美海怪之外,还有很多以前只能在传说中听到的动物,现在又被重新发现,比如人鱼。其实多年来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都发现过人鱼尸骨,美国海军还曾经抓到过活的。传说生活在深海中的鲛人油膏燃点很低,而且只要一滴就能燃烧几个月不灭,古代的王公贵族墓中经常用这种鲛人膏来当做万年灯的燃料。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其中要属欧洲地中海的鲛人最珍贵,性情也最淫,通常都是一个公鲛配几十个母鲛。它们很怕阳光,从来不在白天出现,大多数聚居在大海深处一座由死珊瑚形成的岛屿附近,那座岛屿下面有个巨大的珊瑚洞,洞中纵横交错,深不可测,就是人鱼的老巢穴。它们经常在附近海域弄出声响,把过往海船的客商吸引过来,再把他们杀死吃掉,那些倒霉的遇害者基本都被吃得连骨头也没剩。有人曾经走运捉到过活着的黑鳞鲛人,把它宰杀后在太阳底下曝晒晾干,下面放一只大盆,鲛人被太阳晒后就会流下油膏,用此种油膏制成的蜡烛,每根都能卖三千枚金币。

也有学者认为,在地球的海底很可能存在着另外一种“人类”,他们原先和陆地的人类是共同祖先,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分化出去。

在蒙古国,有一种传说中叫“死亡之虫”的动物,这种动物的出现就意味着死亡和危险。而大多数人首次听到“死亡之虫”时,基本都会认为这只是个玩笑而已,就像科幻电影和连环画中的怪物一样。可“死亡之虫”却不是荒诞的传说,正相反,很多目击者对它们的描述都惊人的一致:生活在戈壁沙漠沙丘下面,体长五英尺左右,通体呈红色,身上有很多暗斑,头和尾很像麦穗,而头部器官却很模糊。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蒙古人把这种死亡之虫称为“allghoikhorkhoi”,因为这种虫子的外形很像寄居在牛肠子里的虫子,所以也被称为肠虫。根据目击者的回忆,只要这种“死亡之虫”一出现,就会有人倒霉。它不但会喷毒液,还能从眼睛中放出强电流,能杀死几英尺以外的猎物,而目睹到的人还能活下来,就算是万幸了。

首次提到有关“死亡之虫”的英文资料是在1926年,美国教授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在所著的《追寻古人》一书中描述过这种“死亡之虫”,但他还是不太相信蒙古官员所描述的这种沙漠怪物真实存在。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他曾在书中写道:“尽管现在人们很少见到什么死亡之虫,但当地蒙古人对死亡之虫的存在表现出异常坚定的神态,而且那些目击者的描述也都惊人地相似。”

捷克探险家伊凡·麦克勒是一名探寻死亡之虫的权威专家,他早在1990年和1992年两次来到蒙古,专门寻找死亡之虫的踪迹。尽管前两次探险没有达到目标,但他已经被“死亡之虫”的神秘而深深吸引住了。

在2002年的夏天,麦克勒再次来到蒙古实现探索心愿,这次他是有备而来的。他的计划是乘一架超轻型飞机在蒙古的戈壁低空飞行,这样就能有效地扩大探索范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找到躺在沙丘上晒太阳的死亡之虫,再将虫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记录下来,就能填补蒙古人有关死亡之虫的资料。

依据前两次的探险经验,麦克勒写了一份有实用价值的“情报资料”,成为以后探索“死亡之虫”科学家和猎人们的必备读物。麦克勒在资料中写出,这种外形像香肠的死亡之虫体长约有半米,像成年男人的胳膊那么粗,很像牛体内的肠虫。

它的尾巴很短,就像被刀切掉尾巴的雪纳瑞(一种短尾狗),尾端也不是锥形而是平的。由于死亡之虫的眼睛、鼻孔和嘴的形状都很模糊,让目击者看上去都不能看清它的头和尾。它整体呈暗红色,与血液的颜色和意大利腊肠都很接近。死亡之虫的爬行方式很古怪,要么向前滚动,要么把身体歪着蠕动爬行。

早该灭绝的生物为何频频出现是否躲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继续繁殖

不管是海怪,还是鲛人,或者是死亡之虫,这些早就应该灭绝的生物却又频频出现,到底是没灭绝彻底,还是当时的目击者看走了眼?恐怕要向生物学家要答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