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草书,何不试试此帖?

 摩羯天尘 2019-05-03

《唐人月仪帖》,唐人草书墨迹,无款,传唐人书。其内容是当时朋友间互通问候的习惯用语,书势快捷流畅,用笔圆劲甜熟,辞古笔精,洞达神妙。

《唐人月仪贴》原藏清宫,石渠宝笈·三编》有著录。本帖分十二月令制为尺牍,前人称为“月仪帖”。今缺正月、二月和五月三首。黄麻纸本。其草书笔势圆劲,擒纵自如,深得晋人风韵,颇似孙过庭草书的风格。草书旁附有楷书释文,字虽小,但飞动变化,不可端倪,宋以后人难有企及者。明解缙跋谓:是册“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此帖落款极为简单,仅仅草书落款留下:吾前后书,唯此本佳也。这区区九个字,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的书写目的,仅仅是一种书法练习而已。此帖没有任何馈赠、交流、收藏、交际的功能,就是作者简单的书法作业而已。

该帖草书如钱,真书如豆,书势流美,皆极精工,应出一人之手。

今人习草,或谓取法《十七帖》、或谓临习《书谱》,虽是正途之言,但初习者很难上手。而此帖草书,动合规矩,用笔轻重、缓争、历历可睹。不像《书谱》变化莫测,难见端倪,也不同《十七帖》,其为刻帖,难以揣度其笔意。初习草书。从此册入手,求其法度,可为一径。


 《永乐大典》编撰主持者、明代著名学者谢缙,在本帖后面的题跋中写到:我的朋友杨时敏,得到唐人这一书帖,应当是率更令欧阳询的家法。又说此帖,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王文治客居武昌的时候,毕沅出示《月仪帖》,王文治也为之题跋。后文还有赵秉冲书御制诗并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