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曰: 联语讽慈禧。“渤海变昆湖”、“颐和替承德”,借用旧讽联责她行为荒廖,自私误国。“不爱江山爱园林”、“无丧风月丧国土”,正反结构,对比鲜明,加重语气,痛斥慈禧为了游玩享乐而丧权辱国。“舫上黄梁成一梦”,嘲讽她想在石舫上游乐的愿望成了一枕黄粱,化为泡影。“桥头白玉历千秋”,言十七孔桥看清了颐和园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而慈禧则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千古罪人的可耻角色。这两面三刀句妥善处理了桥与园的关系。扣紧了主题。“是耶?非耶?”、“功也!过也!”,疑问句式,任人评说,意味深长。联语借景抒情,评论功过是非,充满了爱国情怀。 联曰: 高飘连长岛,赏素月喷银、红霞照彩,形灿灿、影粼粼,无边秋色,湖中湖外几多环。 联语写桥功。上联写水:“清波流翠”、“玉泉涌珠”,言十七孔桥下面的水源远流长,既壮活又清流澈,汇入昆明湖后,又流入北运河、南运河,给大江南北带来“一片春光”,显得生机无限。“江北江南三千里”,反映运河流程之长、水运功用之大。下联写孔:言十七个孔洞在素月、红霞的照耀下倒影成双、玉环加倍,呈现出“无边秋色”。“湖中湖外几多环”,言孔孔映月,环环生辉,风景独好,反映十七孔桥,对昆明湖的美化作用。联中以色彩形容词相对,使双九桥流光溢彩,分外妖娆。 联曰: 如玉带接堤连岛,柱柱舞狮、孔孔衔兔,尽必月色,佼佼也,试和六桥斗艳、一舫争妍。 联语置十七孔桥不动声色全国美景之中。上联从仰望的角度写高处景观,塔、轩、阁、亭都高于桥面,“塔”指多宝塔,“轩”指写秋轩、霁清轩,“两阁”指佛香阁、景福阁,“三亭”指知春亭、重翠亭、廓如亭。下联从平视的角度拍摄了低处的镜头,堤、岛、桥、舫都在一条地平线上,“堤”指东堤,“岛”指龙王岛,“六桥”指西堤六桥指西堤六桥,即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一舫”指石舫。联中“试和六桥斗艳、一舫争妍”和“欲与两阁赛华、三亭比美”相对,既展现全国参差错落、古色古香的胜景,又突出十七孔素雅艳丽的体形,且为联中之联,上下对称,前后排比,富有势气。其中数字相对,更为具体切实。“朝朝渡女、夕夕送牛”,言其交通功用。“柱柱舞狮、孔孔衔月”反映雕饰精美、姿态壮丽,叠词相对,加重了语气,调和了音韵。动词相对,拟人化,富有生命气息。联语以十七孔桥为中心,将全国胜景一一铺开,好似万绿丛中一点红,鲜艳夺目,光彩照人。读联赏景,令人心旷神怡,拍手叫绝。 注:十七孔桥还有两副旧联: 续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