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生掌,藏在云台山谷里的最后秘境

 铁皮515 2019-05-03

走进太行,走向远方。远方不一定是距离的遥远,也许是一种心灵的遥远,或是难得的来之不易的,需要你去珍惜的。

知 生 掌

藏在云台山谷里的最后秘境

看着天气闷热,我从现实的故乡走向精神的故乡。她在云台之北,陵川县的上云台,叫知生掌,一个小小的自然村。

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写实的故乡,粗陋并充满着铜臭乡权的馊味;一个是心里理想的故乡,高天流云,娴静安然,放得下常被俗世践踏够了的心,隐然世外。

如果你问我理想的故乡在何处?我会告诉你在太行,在云台山山北的勤泉大峡谷,在老潭沟河水发源地之一的知生掌。

她在云的下面,就是我心的故乡。

在去村庄的路上,我看看山巅上晚开的天竺葵,静静地在路边展示她那不张扬,但却红的简单的花瓣,像极了我那一颗寻找简单生活的心。


在山坡上,看到三家人,傍着条有泉水的沟,石头的小院,每天的清早,都会冒起炊烟,去迎接晨起的鸟鸣。 

太行山,这个叫知生掌的小村庄。 1000米的海拔,让我在中州平原38度高温中的烦躁,一下子恢复了凉爽与宁静。 

特别中意那个干干净净的小院,就从路边的农家客栈调到了这个绿荫遮住的村庄。主人叫小宝,有两个女孩,有老人,有70多只羊。

这些他都不比我拥有什么优势,我羡慕的是知生掌,这个大山包裹的小村,以及小村里干净的石头小院。 这个,我是没有的。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并且让自己在山外名利的纷扰中安静心的地方。

我在他家住了一夜,我睡的很甜,而且梦也似乎很舒缓。 与我一起来在葫芦寺隐居的随群,半夜也起来去听鸟在森林深处的夜鸣。 

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他在寻找禅定的方式。 清晨起来,还有点冷,想想离家不远的山下此刻的高温,恍如隔世。

人总埋怨找不到这世间的净土,完全是因为没有一颗真正安静的心。有一份远方的山水,竟如秘境,一个人欣赏,一个人自读,当然另有一种清幽。

哪怕看云看得心疼了,恐怕眼泪也会和青山外的流云一样蒸腾着飘走。没有一颗太想挣钱的心,落下来的地方便是吾乡。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把简单的事情想的复杂,也有太多的人把复杂的事情想得简单。

有时候想,一个人的命在于自造,运在于自改,福在于自求,境在于自选,友在于自择,习在于自养,悟在于自痛,凡事都在于自己 。别人埋怨不得。


我一直清楚,干任何事情前,都立足一个“真”,那么心情就会简单。人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就那么几十年,所以尽量活的质朴些吧。就像孩子在知生掌的这一刻。


从理论上讲,我们身边是60亿人。但,这一辈子,我们最多活在60个人中间。而让你至爱与至痛,至喜与至悲,至生与至死的,最多不过几个人。 这几个人,才是你的世界。 

所以,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你都不必去在意。在意的越多,就会沉陷得越深,就会纠缠得越久,就会被折磨得越苦。 

简单点。简单便是快活。

像看一朵花一样,我只要陶醉她的清香。

一个人心的愉悦,有两重境界:一曰饱,一曰滋润。 尘俗中有些事,譬如,挣大钱,谋重权,赢盛名,鲜花掌声,轰轰烈烈,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饱。但饱了之后,愉悦便不再是愉悦,而只剩下刺激了。 尘俗中的另一些事,譬如,喝茶,访山,看云,赏月,风敲叶响,云动鸟惊,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滋润。滋润给心灵的感受是,不厌,不腻,不绝。 

这个世界上,凡是跟功利有关的事,于心灵,你只可以喂饱它,却不能滋润它,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你有多少钱,有多少套房子,在哪里上班,有什么职位,有多深的社会背景。因为,从世俗的角度衡量,这才是有用的东西。 同样是炫耀,你要是说这些东西,会赢得艳羡、仰慕甚至是尊重。

但是,你若跟别人说,你每天看过多少次蚂蚁奔走,赏过多少次晚霞流逸,听过多少鸟叫,闻过几次花香,你的内心有多安宁,你的灵魂有多快乐,大家认为你,不过是无聊罢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无用的东西。


没有什么野心,就是想找这样一个山谷,这样一座房子,有这样的青山,有这样的树。 人会老的,可理想不会。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说不清,这就是人的困惑。 我们在山的外面提炼了我们的思想,可我们的思想没有灵魂,我们的灵魂没有空灵,我们的空灵没有仙气,我们的仙气没有依托的灵山。 

所以我们必须继续自己的跋涉,最笨的方法就是,寻找接近灵山的村庄,去解决飞仙脱俗的途径。


这条小溪,在知生掌石头房后流出来,清澈无比,流成勤泉河,流成云台天瀑的一部分,也许她并没有想到惊天动地,她的初心只是简单和干净。她愿意和小花小草们在一起。


我这些年,一个人近乎于孤独的走太行,深入到山西河南交界的大山里寻找这些被时间缓慢遗忘的建筑,人,和物事,试图读懂几百年前的许多故事。后来想想,潜在这样深刻的历史中,真的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这个世界的价值体系已经乱了,但,你最好不要乱。学会放下一些东西吧,譬如那些不必要的面子,譬如那些无所谓的虚荣。 我是说,这样做,你就是最好地疼惜了自己。

我在村庄下的屋檐,看着燕子的勤劳,听她絮絮叨叨的呢喃,那是理想故乡的清音。我站在知生掌村前的小溪,看着她哗啦啦的流,不疾不徐,全没有刻意的飞扬。 而那一颗在外面烦躁了的心,也在哗啦啦溪水的摆动里有了流畅。

知生掌,她让我学会了倾听,止语,反悟和安详。 这个夏天,我认识了一个村庄,她的名字叫知生掌。

图片由仝小四,邱大军,仝久宏,老松,郑小丽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