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才先生遗作
大虹桥座落在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入口处,是“烟雨四桥”景区的一座名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原为木质桥梁,围以朱栏,直达两岸,故名“红桥”。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此桥横跨于瘦西湖碧波之上,远远望去,犹如悬挂于蓝天的一道彩虹,因而更名为“虹桥”。由于城内另有一座虹桥,人们便在“虹桥”之前冠以“大”字,以资区别,以示雄伟。1972年,又扩建了此桥,改单孔为三孔,拓宽了桥面,延长了桥身,增添了护栏,气势更为壮观。 当年桥周围遍植荷藕,七八月间,荷花盛开,红男绿女,骚人墨客,青帘画舫络绎如织。清初扬州文士吴绮在他所著《扬州鼓吹词序》中记述了当时的盛况:“荷香十里,曲栏雕楹,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王士祯官扬州司理时,曾修禊此桥,于桥上建一翼亭,常邀二三名士在此饮洒揽胜、赋诗抒怀。句篇佳句一经吟成,便不胫而走,广为传诵,其中有一首: 红栏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 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王士祯开了虹桥吟诗的先河,后来者接踵而至。乾隆年间,两淮盐运使卢雅雨邀请扬州名士于虹桥举办行诗会,他首先作七言律诗一首: 绿油春水木兰舟,步步亭台邀逗留。 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在扬州。 当时唱和者达七千余人,得诗万余首,盛况空前,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桥上得诗之最。后来编辑刊行三百余卷,为大虹桥增光添彩,为古城扬州留下了珍贵文史资料。兹录几首: 《夜泛虹桥》 李菟 天高月上玉绳低,酒碧灯红夹两堤。 一串歌喉风动水,轻舟围住画桥西。 《红桥秋泛》 陈文述 面面垂杨面面风,画桥西北画楼东。 夕阳只在栏干外,一半芙蓉水上红。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亦有《清明红桥竹枝词》: 长桥挂在绿杨树,新月蛾眉色又红。 水陆分成十字路,画船南北桥西东。 扬州第一红桥胜,花柳清明无二时。 点点关愁江上雨,儿童不得放风鸱。 除了诗篇外,还有赞桥词章,兹录几首: 《红桥怀古[浣溪沙]》 王士祯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扬城郭是杨州。西望雾圹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红桥[点绛唇]》 沈岸登 红板桥头,酒旗摇曳花村里。绿扬如荠。两岸疏篱缀。罗袖生凉,帘影荷风细。清歌起,半篙秋水,一抹平山翠。 诗词而外,还有以虹桥为题的绘画作品,清代画家曾绘有《虹桥揽胜图》、《虹桥春泛图》等画卷,如今可稽者尚有七八帧之多。虹桥胜迹不仅驰名淮南江左,而且享誉四海九州,甚至有人把虹桥列为扬州第一胜景,清代费轩在他的《梦香词》中写道: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系兰桡。 联曰: 联语写桥景。上下联首句写虹桥位于瘦西湖“烟雨四桥”的景区之中,点明虹桥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清幽,烘托有致。次句写朝夕不同的桥景。上联写“晓前”,桥身笼照在“弦月”之下,月色朦胧,万籁俱寂,独横清波,桥影暗淡,处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画意之中,诱发人们游桥的雅兴。下联写“午后”,由于“斜阳”照射,那座石桥就显得五彩斑烂,光芒四射,就如雨后斜阳所展现的彩虹一样,形色俱佳,光彩照人。联中一影一虹,一暗一明,两相对照,令人陶醉。 联曰: 联语写游桥。上联从高处写栏边;说高人韵士聚集桥头,泼墨挥毫,尽情吟咏唱和,“嫌纸短”,言诗兴大发,左右逢源,涌来笔底,那些玉笺都放不下了,反映诗兴之浓、诗作之多。下联从低处写洞内:说红男绿女乘坐画舫,穿过桥孔尽兴而游,“衣香人影”,一闪而过。“恨时匆”,言“衣香人影”不能稍作停留,不能让人们闻个够,看个够,深恨画舫行得太快,时间走得太匆促。一“细”一“贪”与一“短”一“匆”都从侧面反映人们游兴之浓、虹桥姿态之雅,用笔不多,恰到好处。 联曰: 联语赞颂虹桥。上下联首句交代吟诗绘画的地点,“龙背”、“象腰”皆喻桥,言其吟赞桥之诗、绘赞桥之画。上联写诗篇,“起色生花”,形容妙笔华章。“三百卷”,反映高人之众、佳作之多。“瑾喻”都是美玉,喻诗文为“瑾瑜”,言其笔触细腻,流光溢彩。下联写画幅,“争妍斗艳”,言其所绘之画好比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相与比赛,一争高下,说明这些画都是珍品。“七八帧”,说明宏图大展,精品纷呈。这座虹桥之所以引起诗人画家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桥姿壮丽,桥景幽雅,本来就具有诗情画意,这是联语的主旨所在。“丹青”对“瑾瑜”,从色彩和光泽两方面描绘虹桥,写得虹桥如玉如图,多彩多姿。 联曰: 联语写桥趣。上联写诗情画意:“入诗画”,反映虹桥之壮丽,为诗人画家所钟爱,成为他们赞颂的对象。“环烟雨”,说整个“烟雨四桥”景区呈现出一派浓浓的画意,进入眼帘的是一幅朦胧的桥景画卷。下联写藕味莲香:“邻藕莲”,言虹桥邻近莲花桥(五亭桥)、藕香桥,既指桥名,又实指荷藕莲花,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抱楼台”,言整个瘦西湖的楼台亭阁被莲藕诸桥所连接,被藕味莲香所环抱,虹桥处于其中,色香味更浓。联语巧用顶针手法,自然得体,联趣横生。“环”、“抱”拟人,生动活泼。 联曰: 确是赏心乐事,绿女游,红男览,一枝春点缀,名湖胜色尔开头。 联语赞虹桥为得诗之最。上联写诗作:交代吟诵的人物、原因和数量。“三百卷唱和”是实指,反映唱和人数之众、数理之多,空前绝后,盛极一时。“伊为首”,说明在人国千万座名桥中得诗最多者唯有扬州大虹桥,画龙点睛,突出主题。下联写桥景:说明景色之美、游客之多、观赏之乐。“一枝春点缀”,引用“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名句,描绘湖边桥畔的无边春色、无限春光,似觉来到江南园林。“尔开头”有两层意思:一是站在游人的角度,到瘦西湖观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如诗如画的大虹桥;二是站在大虹桥的角度,因为它处于瘦西湖的入口处,饱览湖光山色的它是第一位。一“伊”一“尔”,使大虹桥人格化,生动活泼,倍感亲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出自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借入桥联,恰到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