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青马吊桥联话

 江山携手 2019-05-03
祖才先生遗作

香港青马跨海吊桥联话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从青衣到大屿山向新机场的干线上有两座跨海大桥:一座是自青衣到马湾的青马跨海吊桥,一座是马湾到大屿山的汲水门跨海斜拉桥。青马吊桥从1992525日到1997422日竣工,历时近5年交会使用,全长2160米,主跨1377米,吊桥高206米,有6万多条主缆钢绳,总长16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4周,全部结构钢总重量达5万吨。桥身呈六角形,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双向6条汽车道,下层是有盖行车通道,其间有两条铁路路轨和两条汽车道,铁路两旁备有紧急人行道,以供应急之需。桥面距海面62米,巨型海轮通航无阻。大桥可承受180吨重的车辆行驶,寿命可达120年。桥装有地震、温度、压力、位移、重量、风速等感应仪器,及时掌握险情,以备驾驭。即使遇到时速为300公里的强大台风,这座大桥也会岿然不动。当今世界上主跨1000米以上的吊桥仅有5座,其中英国的亨伯桥主跨为1410米,虽然较青马桥长了一些,但只有4条汽车道,且无铁路;金门桥主跨仅为1280米,有6条汽车道,变无铁路,因此青马大桥是全世界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跨海吊桥,可以说忝居榜首,独占鳌头。

汲水门大桥全长820米,主跨为430米,桥塔高150米,距离海面47米,其规模较青马、亨伯、金门都逊了一筹,但在全球斜拉桥行列中,却是最长的铁路、公路兼备的斜拉桥。青马桥、汲水门桥姐妹一双,风骚独领。

联曰:    青螺闪处青衣振;

 玉带飘时玉马腾。

联语写吊桥功用。上联写岛:“青螺”喻青衣、马湾、大屿诸岛。“闪”,形容青螺光芒闪动,灿灿生晖,喻交通畅达,经济繁荣,一派蓬勃生机。“青衣振”,言青衣岛得以振兴。下联写桥:“玉带”喻青马大桥。“飘时”,言大桥告竣,如玉带飘拂在碧海之上。“玉马腾”,言马湾从此腾飞。上下联前半句写因,后半句写果,前因后果,突出主题。联中比喻生动,色彩鲜明,复字成趣,言简意赅。

联曰:    举紫荆,自治频添三分色;

 骑青马,回归更上一层楼。

联语写人文。上联写港人治港:“举紫荆”,言港人高举镶有区花紫荆花的区旗,说明特区政府成立,结束了殖民统治,洗刷了奇耻大辱,开始了自治生涯。末句言因其“自治”,所以“频添三分色”,说明从此更加灿烂辉煌,道出了“自治”的优越之处。压轴之“色”与开头的“紫荆”,首尾贯通,遥相呼应。下联写香港回归:“骑青马”,言青马大桥建成,港人跃马扬鞭,回归故道,有老马识途的意境。末句言因其“回归”,故而“更上一层楼”,说明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得到温暖和支持,前景更加美好,后步更为宽宏。此句借用了王之涣《登鹳雀》一诗中的名句,高瞻远瞩尽在诗情画意之中。联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爱国情怀。

联曰:    四海名驰,一线双桥三岛屿;

 七洲誉满,千寻百丈万里程。

联语写桥况且。上联写三月屿干线:“四海名驰”,言大桥名声播扬中华全国。何以名驰?末句作了回答。“一线”指青屿线。“双桥”指青屿线上的青马吊桥和汲水门斜拉桥。“三岛屿”指青衣、马湾和大屿山。言“双桥”将“三岛屿”跨越大海连成“一线”。因其有如此巨大的通达之功,所以才“四海名驰”。下联写青马大桥:“七洲誉满”,言大桥享誉全世界。之所以誉满,其原因在末句中。“千寻”言其长。古时“一寻”为八尺,桥长2160米,合6480尺,近于“千寻”。“百丈”言其高,桥塔高206米,桥面距海面62米,计268米,合70.4丈,近于“百丈”。“万里程”,言其通达之远。如此宏大规模,英之亨伯桥和美之金门桥与之相比,都是略输几分,稍逊一筹,因此有“七洲誉满”之说。联语先总述其果,后分述其因,因果倒置,引人入胜。联中以数量词相对,和盘托出桥身之长,桥塔之高、通达之远,字数虽少,容量极大,功底深厚,独具匠心。

联曰:    长超地界、高接天边,地造天修惊天地;

 巧富神机、妙穷鬼力,神工鬼斧泣鬼神。

联语写吊桥质量。上联写规模:前两句中的一“超”一“接”,形容吊桥乃“地造天修”的结果,使天地为之震惊。下联写结构:前两句中的一“富”一“穷”,反映吊桥构造的奇巧精良。后一句言之所以如此精良,乃“神工鬼斧”所致,使鬼神为之动容。无论“地造天修”或“神工鬼斧”都反映吊桥质量之高超和建桥技工之高明。联语用夸张的手法虽然过了一些,但从“世界无双”这一角度来说,倒也恰如其分。联中三用“鬼”、“神”对三“天”、“地”,切情切景,亦庄亦谐。

联曰:    一线横牵,乘长风两轨并驾、六道齐驱,欣闻跨海越洋通万里;

 双层高耸,斩巨浪千帆竟渡、百轲争流,喜看摩天立地达九霄。

联语写吊桥功用。上联横向写桥长,下联纵向写桥高。上下联首句概述吊桥横卧于碧波之上,耸立于蓝天之中,将两岛连成“一线”,将车道分为“双层”。末句以“跨”、“越”、“通”与“摩”、“立”、“达”诸动词具体描述“横牵”之规模、“高耸”之雄姿和“通”“达”之程度,如同一位“跨海越洋”、“摩天立地”的越级巨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后呼应,首尾贯通。中间两句联中之联反映吊桥上通车、下通航的巨大功用,因其宽阔修长,故而可以“并驾”、“齐驱”,“乘长风”而奔驰;因其身高径大,所以任凭“竟渡”、“争流”,“斩巨浪”以遨游。联语巧用数量词相对,将吊桥的英姿风采和功能作用描绘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联曰:     蓝天聚喜鹊、碧海腾蛟龙,亨伯长吁,喜盈盈百丈千寻神州堪独一;

 铂线穿珍珠、银丝串翡翠,金门短叹,欢畅畅双层六道世界忝无双。

联语赞颂吊桥。上下联前两句写桥景桥势,将吊桥比之为“喜鹊”、“蛟龙”,喻之为“铂线”、“银丝”,生动活泼,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珍珠”、“翡翠”是几个岛屿的雅称,亦添几分春色,第三句从侧面衬托,说英国的亨伯桥和美国的金门桥见了此桥相形见绌,自愧不如,不得不“长吁”、“短叹”。与世界名桥相比之后,青马吊桥的称冠地位就更加突出了。末句怀着喜悦的心情从正面赞颂吊桥的宏大规模和可观功用,“神州堪独一”、“世界忝无双”,当之无愧,有口皆碑,中国人民的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跃然于字里行间。对中有对,桥外有桥,拟人比喻,联趣横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