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这是中秋词的千古名篇,该词一出他词尽废,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文化点心铺 2019-05-03

本文参加了【诗韵中国】有奖征文活动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这是古往今来中国人最美好的心愿。然而,人生别离却又是常常发生的事情,无奈又悲哀。每当此时,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做着何事,与何人在一起,心里面最思念的应该就是自己的亲人。远隔天涯海角,今人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一解思乡之苦。可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能做的就只有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月亮了。

于是,“月亮”与“故乡”在古人的诗词里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就了数不胜数的美丽诗篇。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词作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中秋的千古名篇唱尽人间悲欢离合。关于这首词,宋人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他词尽废。”

水调歌头 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即1076年中秋在山东密州太守任上创作的。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排挤,被逐出京师。此后,他便辗转各地,屡遭贬谪。他创作这首词时,弟弟苏辙与他有7年没有见面了。面对仕途的坎坷曲折,苏轼想摆脱尘世的束缚,超然物外,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他又无法彻底地抛弃红尘。此时此刻,正值中秋佳节,他心里非常思念弟弟苏辙,这就是整首词的基调。

词的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像是神来之笔,横空出世,其气势不亚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实际上,苏轼是非常欣赏李白的,这句词句就是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然而,李白的“问月”显得较为舒缓,而苏轼的“问月”就显得更强烈,更迫切。苏轼生性乐观豪放,在这首词里,他与青天为友,对月当歌,这万丈的豪情和不凡的气势,除了李白,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承接开篇发问,用“天上宫阙”对应“明月”,用“是何年”对应“几时有”,构思何其巧妙!这一句就把对月亮和青天的向往又推进了一层:词人很想飞到天上去看个究竟,可是他也不知道天上究竟是哪一年。于是紧接着就有了下一句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才高,常常以“谪仙人”自称,世人也称他位“仙”,所以这里用“归去”一词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青天那么高,肯定寒意侵人,词人觉得自己或许不能承受。这里,其实也暗示了作者此时心里的孤独和凄冷。想到这里,作者不由地发出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慨:青天高寒,还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与自己的影子一起自得其乐,这比上青天要快活地多!刹那间,作者的思绪又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轼旷达乐观的性情。

下阙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亮的移动:它转过了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窗户,照进了失眠人的身上。在这一句里,三个动词,“转”“低”“照”前后相连,一气呵成,即写出了月亮在中秋夜的行动轨迹,又暗示了时光悄然流转,夜已经深了。这里的“失眠之人”既指作者本人,也指中秋之夜所有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而失眠的游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不具备人的情感,也无所谓喜怒哀乐,但是它为什么要在中秋之夜圆圆地照耀着人间呢?这一问看似无理,实则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他渴望与亲人团聚,非常思念远方的弟弟。所以,这一问又是问得很有情,充满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离人们的同情。

然而,苏轼是个旷达乐观的人,他不会让自己长久地处在一种低落悲伤的心情中,他要开解自己,于是他笔锋一转,自我宽慰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是客观的现象,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都不能同时满足。怎么办了?唯有祝愿月长久,人长久,在中秋佳节能共看月圆。如果这样的话,即使相隔千里又何妨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之词,而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时间,空间和人生都联系在了一起,让全词的境界上升到了一个无比广阔的高度,使全词充满了诗意的浪漫。至此,全词也在美好的祝福声中结束了。

苏轼一生,几经生死,风波不断,尽管遭遇了很多打击,却一直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的性格,这首词就是他人生达观的证明。纵观全词,处处都流动着一股飘逸的仙气,上天入地,纵横万里,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呼唤,充满着美好人生的向往,充满着作者对不如意现实的自我慰藉。这首词足以堪称史上最富盛名的中秋词,此词一出,余词尽废!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