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鸭脚木养在室内能维持常年翠绿的秘诀,如何防止黄叶

 养花交流V 2019-05-03

鸭脚木是用常年翠绿的观叶植物,它很适合养成室内盆栽,人们也会叫它鹅掌柴,它们原本是生长在台湾地区的,在野外可以长到3~7米高,在养成室内观叶植物的时候,高度一般会限制在0.6~1.8米左右。

鸭脚木除了有常年翠绿的观叶品种,它还有一些花叶的品种,比如叶子带有金黄色单纯的花叶鸭脚木,它们比平常的鸭脚木要更喜欢光照,不能养在长期遮阴的地方,否则叶面上的斑纹就容易退化。  

盆栽鸭脚木适合摆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要避免阳光暴晒或长时间阳光直射可以养在朝东朝西或朝南的窗台边,每天有一点点散射光就能够生长健壮。

鸭脚木有略微耐阴能力,但不能长期养在阴暗的地方,起码要保证光线明亮。

养护盆栽鸭脚木要保持常年温暖的环境,温度在18~30度之间最好。如果温度在15度以下,那么它就会停止生长,温度低7度以下容易被冻伤,叶子的边缘会变成棕色,严重的就容易导致整棵植物被冻伤,还要注意盆栽鸭脚木不能摆放在暖气空调旁边。

室内养护的盆栽鸭脚木想要保持常年翠绿,让叶面更有光泽,一定要注意保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在天气比较晴朗、环境通风透光的情况下,可以每天在鸭脚木周围喷雾状水,这样还能够清洁叶片,保持高度的环境有利于鸭脚木的枝叶生长。

鸭脚木对水分需求不多,养在室内不用频繁浇水,一般只需要等土壤干透后再给它浇透水即可,每次都要等土面下三厘米左右的盆土都干了再给它补充水分。

如果你发现鸭脚木的叶子开始变皱,那就证明土壤中缺乏水分,先要浇透水一次。平常养护鸭脚木的时候,要避免长期用自来水浇容易导致土壤偏碱,就容易导致叶子不断发黄、掉落,自来水可以放一两天之后再用。

养护盆栽鸭脚木还要注意定期修剪,等它的高度长到60~90厘米左右就可以给它掐顶,控制它的高度,适当修剪还能够促进分枝,养鸭脚木的枝叶生长更加旺盛,在春夏生长季节可以每个月补充一次有机液肥,浓度不要太高,建议是平常浓度的一半。

如果你的鸭脚木盆栽生长一两年之后,生长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且容器的底部有排水孔处有根系长出来,那就要继续换盆了,每次换盆都选择更大一个规格的容器。可以等春暖之后进行换盆,在土壤半干半湿的时候进行。

在养鸭脚木的时候,一旦发现有病叶病枝一定要及时剪掉,在室内养护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和环境通风透光,定期清洁叶片,避免叶子上有太多灰尘,这样就能够避免滋生红蜘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