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blackhappy 2019-05-04

“2017-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

——《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

网易养猪、联想种水果、京东培育大米、阿里养奶牛……近年来,国内众多巨头、资本纷纷加大在农业领域的布局,其中“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首选。

以中国生态健康行业标杆企业——道和集团为例,其宏大的“道和生态圈战略”中首个落地项目就是“道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简单来说,“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将农林牧副渔与加工业进行有机联系,并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核心技术在模块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一种新型、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其优势有很多:解决农业污染、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但对于农业经营者来说,最大的优势有3点:

1.省钱

这是关键!生态循环农业注重上、下资源整合与利用,“肥水不流外人田”是生态循环农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通过利用上游的资源,节省外部的采购或重复采购成本,从而节省更多的钱。

2.省力

生态循环农业不是简单的一个衔接与串联,而是借助现代化工具和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现代技术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让农业经营者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更重点的环节。

3.赚钱

对于农业经营者来说,如何通过“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让盘子大起来、让腰包鼓起来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选哪条路、如何走,需要经过谨慎的思考再“落子”。以下6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运营模式,也许会有所启发。

(1)“N2N”

“N2N模式”:第一个“N”是指养殖业子系统,代表的是N家养殖企业;“2”是指处理中心,代表的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和有机肥处理中心;第二个“N”是指种植业子系统,代表的是N家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

此模式通过中间的两个资源循环利用转化核心,成功地将上游的种养殖业废弃物产生端与下游资源再生产品应用端结合起来,可以推动养殖和种植各产业链的无缝衔接,达到三位一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的。

(2)“林下养殖”

通过发展林木、果树、树苗等植物作物的同时,在周边发展养殖业,这样鸡、猪等养殖产生的废料可以供给果树,从而实现了林下养殖循环农业的发展。

(3)“猪—沼—果(鱼)”

通过发展养殖产业、把猪粪和养殖场废料运输到沼泽地里进行发酵和加工生成有机肥,之后再把有机肥施给果树或者鱼塘。这种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节省了一大笔钱。

(4)“草-牛-肥-菜”

通过草皮的种植,把草皮供给养牛的种植户,之后把养殖场的粪便和废料进行加工形成有机肥,再把有机肥供给蔬菜经营者和草皮经营者。

(5)“稻田养鱼”

通过鱼的活动,增加稻田的通透性,鱼的排泄物又是水稻非常好的有机肥,通过鱼取食田中的水、有害生物、杂草、虫类、禾花等废弃物,减少病虫害发生,养鱼又促使农民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农药。

(6)“鸭—稻”共生和“鸭—草—鱼”混养

鸭的粪便通过发酵可以改善鱼塘的水质,充实鱼的饵料,同时用发酵鸭粪在鱼塘及周边种草,以草养鱼。这种混养模式一年可以累积节约鱼类饲料50吨,节约成本18万元。

到了水稻种植季节,“鸭子喜欢吃禾苗以外的植物和杂草,能够比较干净地除去稻田杂草;喜吃昆虫和水生小动物,能基本消灭稻田里的害虫在稻田里不停地活动和游泳,能够刺激水稻的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