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目均衡表“门外不出”揭秘版

 四海吉祥 2019-05-04

一期一会是由WEEX·一起交易打造的线下活动品牌,通过邀约业内各路大神,为交易者探寻市场先机,激发交易新构思。

活动名称:一期一会第十五期 日本技术分析的皇冠:一目均衡表“门外不出”的秘诀

分享嘉宾:旅日華侨陈满咲杜(陈昇)先生——日本多家知名外汇交易商副总裁暨首席分析师,为日本金融交易所及多家证券、外汇、期货公司提供咨询和授课服务、在日本金融界享有盛誉,曾经和“日元先生”元大藏大臣(相当于我国财政部部长)神原英姿同台演讲。著有书籍《从和服交易员毕业-陳满咲杜的外汇真谛》,连续4个月独占日本金融类畅销书榜首;书籍《CFD交易入门》更是日本首部有关CFD交易的专著,今年8月出版的最新著作 《价格行为教程》 也是畅销在亚马逊的榜首。

不仅如此,本期嘉宾还是CCTV东京演播室特约讲师、日本知名财经网站ZAI特約专栏作家、并在日经广播电台拥有长期冠名节目(陳满咲杜的FX趋势),日本技术分析师協会正会员、日本金融先物取引业者協会(期货交易者协会)内部管理责任者。

导读:

本次一期一会有幸邀请到来自东京的金融大咖陈满咲杜(陈昇)先生,冒着被“赶出师门”的风险,首次在中国大陆公开一目均衡表的奥义,他在活动中为大家讲解如何在实战中使用一目均衡表,例如如何用一目均衡表分析美元指数、现货黄金、布伦特原油/WTI原油等资产。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可以第二次在这边和大家见面,我先做一下统计,上一次是去年的9月份讲的课(详见《一期一会:把握全球市场内部结构,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上一次参加的同学举一下手,大概有一半左右。还是不错,上一次我们讲了几个大的判断:第一,美元应该创新高,这里讲的是美元指数;第二,美股大牛市,它的长期周期,包括我们想象美股应该创新高。但是我们知道创新高很快就实现了,因为10月份美股就创新高了,我们看到之后进行了一波非常强烈的深度调整,这个时候当然有人会怀疑是不是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两天美股又创新高,美元指数也创新高。到现在来看,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印证的就是黄金可能要走入牛市,去年基本上处在一个大型的振荡区域,我相信应该很快。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个部分,也是对我们上一次讲的判断做一个分析。另外一个判断就是关于中国的A股。

我们现在开始讲,关于一个新的技术分析,一方面我们总是有一点矛盾,因为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分析的系统完全没有接触的同学来说,可能稍微讲得复杂一点就跟不上,我们刚开始只讲一些简单的,可能你从书本或者网络上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或者说比较simple的基本观点的话,我相信各位牺牲休息时间特地来听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你可以网上得到这些讯息。

今天为什么我选择来演讲,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发现中国的一些中文资讯对“一目均衡表”的解释很多是流于表面的,没有讲到最根本的问题,今天我要讲的是最根本的问题。但是,事情总是矛盾的,最本质的、最根本的问题很难三言两语把它讲出来,我们现在有两个小时讲课的课程,而且我们要兼顾一些长期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也不能保证我可以把这个问题讲透。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或者说比较重视讲到一目均衡表的本质,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先讲一目均衡表是谁发明的,这这位老先生发明的,它的笔名叫“一目山人”,在日本的历史上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文人都有一个笔名,像山人啦、志四啦,这方面跟中国非常像,一目均衡表的命名实际上就是他的笔名,一目山人的“一目”。

一目均衡表是因为一目山人而得名。他的名字叫细田悟一,他本身是日本的一个记者,这个报纸是专门写商品交易、商品期货,日本在战前战后商品的交易都非常流行。他作为一个记者,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各个商品交易的历史和日本的历史,当时没有计算机,据说他前后花了自己很多钱、雇佣了两千多名大学生帮助他计算他发明的这套东西。他第一次公开是在1969年,实际上它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还要早,是在一九四几年就开始,但是他真正成书的时候是1969年。后来他的孙子自称是三世以后的山人,一般在日本没有这个说法,你是第四任还是二十四任,这是很特别的,这个不用管它,他整合了现在这四本,目前这个已经绝版了,只有这四本,这四本也是死贵死贵的,一本大概六七万日币,我没有买,反正现存的经典就是这四本。

这里面的内容是很多、很复杂的,今天我们还是讲一些基本的东西,有很多是省略的,因为这里面很复杂。但是,这些基本性的看法能够帮助我们应用一些知识来看,特别是在以前电脑不发达的情况之下,我们看很多信息系统都有这个,一些免费的网站也会有,大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这些系统来表示。

一目均衡表是什么样的?是这样子的,股价也好,汇价也好,都差不多,我们看到由几根线来组成。有转换线、基准线,这个日文叫做“先行线”,先行线1、先行线2,这个就是英文“周期”的意思。先行线1、先行线2组成了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一般称为“云层”。先行线1这根线如果在下面,先行线2的这根线在上面,这个云层可能就是下降,反过来说就是上升。基准线、转换线出来还有一个“迟行线”,有没有这个汉字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就是“转换”的意思,我在这里暂且把它叫做“转换线”,我们认识一些原著的汉字也很重要,下一步我们见到以后就不会陌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图。

一目均衡表为什么在世界上很特别,而且现在西方也比较推崇它呢?其实最主要一点是它不但有基准线的概念,它还有先行和迟行的概念,什么叫先行,什么叫迟行呢?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最基础的概念,就是把计算出来的价位人为的移到现在价位的前面,或者人为地把它移到后面,这样人为的移到前面、移到后面之后它就产生了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就是时间的概念。一目均衡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但是上下和方向的关系,就是X、Y,还有时间的概念在里面。时间的概念是两个系统,第一个系统就是刚才讲的,人为的把它摆在前面和后面来综合的判断;第二个是它非常独特的对于时间转换的判断,基本数字、对准数字,这个实际上是一目均衡表的本质。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在大部分文字描述当中对这方面都比较肤浅,没有讲到本质的问题。一目山人强调过,他说比价格和波动的类型更重要的是时间,时间决定了市场所有的一切。所以,一目均衡表最本质的问题是用时间论来规划波幅和市场可能的方向,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技术分析当中一目均衡表是最先主张或者做到的一点,这是我今天要讲的最本质的问题。但是,在讲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学一点基本的,所以耐心听。

我们来看一看计算公式,这个大家的讲义里面有,它是由五条线构成的,我们讲一下每条线的定义和计算方式。首先讲转换线,转换线是记录从当日开始前面9天之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当中的平均值,也就是说转换线实际上是一个移动平均线,但是它的移动平均线和一般的移动平均线不一样,它要取在一定时间之内高低值的平均,实际上它是取了一个中间买卖的平均水准,这个取的方法相对来说比一般的移动平均线更能够显示出市场真正的水准。

基准线是在当前的位置记录从当天开始前26天之间最高、最低的平均值,和转换线相比,基准线的周期肯定是比较长的,就根移动平均线一样。假定这里是9天,这里是26天,很明显一点,如果9天的移动平均线从下面上穿了26天移动平均线,而且两者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话,这个市场一定比较有利,买家比较能够主动这个市场。反之,如果两根线都是以一个比较系低的趋势出现,9天线下穿了26天线的话,那么这个市场就是比较熊一点,这个理论和移动平均线的理论是一致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同,第一,为什么选择9天,为什么选择26天?从一开始一目山人把市场可能转化的周期固定下来,并不是说他心血来潮选了9或者26,这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计算。而且据说一目山人对印度佛教是非常有研究的,印度佛教当中有一点跟我们现在中国的佛教有点不一样,据说印度的佛教很多讲的东西跟天文学研究出来的宇宙数字有很深的联系,比如在印度佛教当中有一个数学概念大得不得了,只有在天文学当中才会有这样大的数字出现,让我们非常奇怪,古代的印度人为什么要发明这么大的数字去计算距离或者是时间、空间,9和26在印度佛教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讲得太深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就记住,这两根线是最简单的,转换线、基准线,9天、26天,都是取最高和最低的平均,还要除2,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近似于移动平均线的一个概念。

比较复杂一点的还有三条线,我刚才过,先行线1、先行线2、迟行线,这里是写成汉语的“延迟线”,在网页上一般这么写,但是日文是这么写比较好。先行线1是怎么计算的?当天的转折线和基准线,转折线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平均记录在未来的第26天,这是非常奇怪的,他非要赶到26天之后,也就是说中等周期的平均线人为把它移到26天之后。第二个是把前52天的最高最低值的平均值记录在第26天,包括当天的、第26天的、过去第26天的当天的终止收盘价,包括已经发生的市场之后,这样就形成了先行线1、2和迟行线,这些才能形成我们刚才讲的这张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迟行线现在是在这里,实际上这个价格代表了什么?26天之后,假定26天在这里,实际上是把这个价钱往后面移了。很明显,现在的价钱其实是在这里,26天前的价钱是在这里,现在的价钱比过去的价钱高,那就表示今天的价钱比26天前高,至少有一个判断,市场在上涨,否则不会比26天前高,会比26天低,这就是它的迟行线。

先行线是什么?把它移到26天之前,实际上表示现在的价钱都是经过过去的价钱形成之后,才能形成今天的价钱,人为的把它移到前面去,实际上就是要看现在的价钱对今后有什么影响。所以,所谓的云层是什么?云层就是过去在一定的周期之内,26也好,52也好,这个周期之内买家和卖家他交投的的密集区域,他们成本的反映。这些密集区域对今后的影响在哪里?在云层的反映上。所以,如果云层越厚,表示在这段时间的交投是非常密集的,但是它不是反映现在,是对今后的影响。反过来说,如果下降云变成上升云,实际上这就是暗示市场在进行一个变革,是一个市场容易变化的周期,我们先记住这一点,因为这个还会反复讲到,这个很重要。

先行线1和2它统计出来的不是目前的价钱,而是目前的价钱对今后的影响,当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云层的时候实际上是以前的价格对今后的影响在这个地方,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这一点是一目均衡表非常特别的一点,而且我们刚才讲过,是其他系统当中没有的。正因为如此,一目均衡表非常得到西方交易员的认可和应用,西方的交易员他们都会运用,特别是现在电脑非常发达的情况之下,已经完全不只是日本人在应用,我相信它以后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这个部分我们会反复讲,大家先不用着急。

这些基本的计算方式我们不用多讲,大家回去看一看就知道,现在在这里,刚才讲过,今天的收盘价人为的把它摆到26天之后去,就可以得到迟行线,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收盘价和26天前去比较,得出来我们市场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过去9天高低值的平均值是转换线,过去52天高低平均值是基准线。刚才讲过,转换线和基准线实际上更接近于移动平均线,所以这两者的关系和股价或者说汇率的关系决定现在我们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那么先行线是什么?先行线是转换线和基准线的平均,转换线和基准线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较为长期的,他们的平均实际上是这两个相对平均的交易成本更加平滑化,平滑化之后我们不是摆在现在,我们摆到今后26天。然后还有先行线2,先行线2是过去52天的高低再平均化,这样一来它既可以用现在的价钱和移动平均线概念的买卖成本进行比较,也可以和过去的价格进行比较,然后还可以计算过去在的价格对今后的影响。因为是先行,是摆到26天之后,所以随着价格的波动很快我们就可以看到,以前的价格造成的交投密集区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对现在的价位进行影响,这个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表现在云层和现在价格的关系,云层对迟行线的关系,还有先行1和先行2之间的关系,这些所有对比关系在一目均衡表当中是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

讲来讲去,我们就是要反复比较,比较价位、汇率和转换线、基准线的关系,基准线和转换线的关系,价格和迟行线的关系,价格和云层的关系,云层是由先行1和先行2组成的,迟行线和云层的关系,转换线和基准线和云层的关系,这些综合判断就整个一体化的告诉我们今后市场是怎么波动。在这里面我们刚才强调过,在这些数字设定之上把时间这个第三空间带到这个系统当中去。我们说一目山人是非常开放的,其他是没有这样一个概念的,光是讲这些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我们直接看一下。

先讲最简单的,如果说市场是上升的时候,最基本的关系怎么看?很明显,股价也好,汇率也好,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因为转换线是已经短的移动平均线的成本反应,肯定是比较接近价格的股市,基准线肯定是在下面,如果基准线在转换线的上面,这就表示说长期比短期价格更高,这个市场肯定不是一个上升的市场。第二,我们看到股价也好,汇率也好,实际上是9天高低值一个平均,它比它高表示市场比较强硬,如果比9天的高低值的平均值要低的话,那市场肯定是比较弱的,这是第一个认识。

迟行线是在上面,我刚才讲过迟行线是26天的比较,在这个范例当中,我们现在这里实际上是26天之后的价格在这里的反映,否则的话不会在这里,迟行线是把现在的价钱摆到26。在这张图当中我们看到它虽然是上升,但是因为现在的价钱已经发生了,我们当中取一段跟26天去比是在下面的话,实际上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大牛市,因为真正的大牛市现在价钱应该在迟行线的上面,而不应该是在下面。这是已经发生的市场预判,所以它一定是在这个地方,而不应该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上升势,这是我们最经常能看到的例子。

这是黄金交叉、死亡交叉,这个没有必要去多讲,因为在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当中是一样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将来它主要是看和汇价的关系,和转换线、移动线他们之间是怎么样交叉。如果说转换线从下上穿了基准线的话,我们称为“黄金交叉”,因为这样的话价格有机会上升,交易额上升。在这里我们看到,迟行线在之后也会穿过每天的价位,这就表示26天移过的这根线要跟汇价比,它比现在的汇价有机会往上,表示这个市场趋势肯定是往上的,否则的话不会形成这样的交叉,这也是一种“黄金交叉”。

所以,一般来说先是基准线和转换线的交叉,转换线先上穿基准线之后再发生迟行线和汇价或者股价之间的交叉,这也叫“黄金交叉”。一般来说时间顺序是这样的,也有相反的,先发生迟行线和汇率的交叉,再发生转换线和基准线的交叉,这种情况比较少。反过来“死亡交叉”相反,“死亡交叉”是转换线从上下穿基准线,迟行线也跟着下穿汇价或者股价。在这种市场发生情况之下,很大机会是持久往下低,这里是持续往上上升。

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点,不单单是看这个交叉的关系,还要注重交叉之后基准线的倾向,如果基准线在“死亡交叉”之后能够保持平移甚至上升,那么很大程度上“死亡交叉”的信号不正确,或者说是一个陷阱。反过来这里也是,如果说转换线从下上穿基准线,它一时间下跌可以,但是之后如果持续基准线的倾向是下跌的话,那这个信号很大的机会是一个假的信号,或者说是不成熟的信号。这样引起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迟行线可能碰一碰汇价或者股价然后又往下,迟行线和汇价的交叉形成一个阻力区,而不是上穿。所以,在这里我们运用移动平均线的知识,不但要看交叉的信号本身,还要注重两根线他们持续发出的倾向,它的角度和迟行线有没有机会追上,这个很重要,这些判断是最基本的,我们把它记住够可以了。

一目均衡表当中云层非常重要,云层是什么呢?我们刚才已经强调过,就是先行1和先行2组成的,它的用意就是把过去市场通过一目山人设定的计算方式得出的一个平滑以后交易成本有意识的投射到将来,让它和股价或者汇率之间的关系发生一个对比,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市场上交投的密集区域他们怎么影响到今后的市场。简单来讲,过去在交易的密集区域形成的阻力,如果说现在的股价或者汇价不能够快速突破阻力,那么这个阻力就是一个阻力区域,这样的话股价或者汇价就会再一次下跌,市场永远是向阻力最少的地方去前进。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看到过去交投密集区域形成非常厚的云层,但是市场能够快速的穿过云层,能够发出更好的信号,这是一个真正的优势,为什么?市场可以把以前市场留下的所有没有平仓的单也好,或者不想平仓的单也好,或者别套住的单也好,反正就是过去它留下的,过去所有积累下来的东西能够快速的一扫而过,就表示它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时候也有。

但是,大部分情况是怎么样呢?在熊市当中,或者在盘整当中,基本上云层下穿之后就会变成阻力,除非真正上穿,真正上穿的信号有什么呢?等会我们会讲,但是我们看到真正上穿检验的标准有一点,就是迟行线也能够上穿云层,这个很重要,迟行线上破云层阻力是一个终极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注重迟行线。先行线已经在这里有反映,这是云层,迟行线是最重要的,一目山人强调迟行线绝对不能忽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云层有厚也有薄,突然转薄的时候,然后突然开始反转,这是上升云,这个是下降云,上升云是什么?先行1在上面,先行2在下面,先行1周期比较短,先行2周期比较长。反过来就不对了,先行2在上面,先行1在下面,周期长的在上面,周期短的在下面,这个就是下降云,下降云显示的阻力要比上升云更强烈。在上升云突然两根线开始交叉之后,变成下降云的时候,这个可以翻译成中文“转折点”,云层的转折点,云层的转折点对于市场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往往这个时候市场既是机会也是一个危机。

我们讲危机,有危有机,什么叫有危有机?在这里如果多头能够成功的令股价或者汇价往上突破,就会形成一波比较强劲的上升云。反过来如果这里不能突破,它就会有更多的下跌,更强烈的下跌。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云层的变化暗示了市场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在一目均衡表中把它叫做“变化日”。因为一目均衡表最基本的basis是“日”,而不是“小时”,当然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是以“日”为基础,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把它称为“变化日”,“变化日”的重要性在这里有所表现,当然在数值上也有表现。我们看到如果市场在这里突破没有成功之后,下一次反弹基本上都在云层,除非真正突破,真正突破也是在云层比较薄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看到迟行线穿过?因为这个时候价钱在这里,26天之后的价钱比这里的价钱低。在这里我们看到云层抵抗的力量是比较多的,除非能够快速突破,等会我们看看上海股票为什么能够有一波强劲反弹,因为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见的一个新低,然后它快速的突破了这个点。

如果市场是一个比较强硬的市场,云层会形成支持区,如果说云层在每一次突破之后都能够成为支持区域的话,那这波行情就机会持续,还能够发展成一波更加强劲的上升。这个在一目均衡表里也是非常明显的,等一会我们会看一些实际的例子,这方面是比较笼统的说,也是比较简单,大家先记一下。但是记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两点:第一,这是为了说明一目均衡表而特意把它简化,我们不应该过分的拘泥于这样一个一个独立的判断,一目均衡表的判断是综合判断,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判断。但是,一个一个的原则很多,我们知道这些原则之后才知道怎么去综合运用,判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综合判断,这就是一目均衡表奥妙的地方。

在一目均衡表当中比较好的信号是什么呢?我们叫“三役好转”,这个也是日文,我把它不改变,就这样写出来。其实就是三种信号,三种信号都好转了,这就是一个牛市,就是一个好的。为什么这一波牛市起来了?当然我们马后炮的解释谁都会解释,马后炮的解释可能不需要,但是马后炮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下一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会反弹的。刚才讲过,如果在熊市当中每一次云层都是抵抗,如果在熊市当中每一次云层都是抵抗的话我们也不要多幻想,能反弹就跑了,也没机会做。

只有在一个云层开始反复多次成为抵抗之后,我们看到它形成了双底,而且在创出新低之后当天就大规模的回升,创出新低之后收盘收的很高。最主要的是在形态上我们知道它是一个双底,但是成为双底之后不表示说一定会有强烈的反弹,这个不知道,只有等信号发出来,那信号什么时候发出来?信号一发出来之后市场涨得很快,为什么呢?因为上海股票在去年年底跌得实在太深了,市场就是这样,跌得太深了就有报复性的反弹,涨得太快了就有报复性的回落,这个也是很正常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有几个反转,一般来说第一个出现的是这个信号,转换线大于基准线,为什么转换线大于基准线?很明显,因为它以前是熊市,熊市大部分是转换线小于基准线,为什么转换线会小于基准线?因为基准线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转换线是比较短的,在熊市当中如果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代表一个比较长期的加以成本,是在上面,短期是在下面的话,肯定表示这个商品或者这个东西不好,大家都想抛开它。这样就形成短期的买卖成本比中长期要更低,就表示这个商品不好,谁也不想要,上海股票至少到这里为止是谁都不想要的东西。出现第一次反转是什么呢?就是转换线要大于基准线,等于短期的交易成本反而比中长期要高了,就表示突然这个商品开始大家喜欢了,或者抢着要了,大家至少在短期内交投非常激烈,希望早一点买回这个商品,这样才形成短期的交易成本比中长期要高,这是第一个信号。

大家注意,转换线和基准线不同于一般的移动平均线,我刚才讲过它的计算方式,它是一定期间的高低再平均,所以它是一个平滑的,更加能够反映市场交易成本的一个概念,这就是一目山人精明的地方。之后往往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这种时候一般第二步出现的是迟行线大于云层,什么叫迟行线刚才已经讲过了,比如说到这里的时候才有可能明确得到,但是一般来说这个出现之后在过去我们可以确认到。第三是价格要大于云层,一般来说云层越薄的时候,也就是说云层反转的时候越容易突破,云层比较厚的时候是过去留下的这些交易密集的云层,不太容易突破。在这里上升尺度的突破是非常符合刚才讲的一些价格形态,因为这里是空头陷阱引起一波空头的回补之后升破了三役,一目均衡表发出强烈的信号,这样我们看到有一波非常强劲的上升。这个时候是典型的牛市,什么是牛市?股价在转换线的上面,基准线是在这里,转换线比基准线更高,这很正常,因为市场短期的交易激增,是现在大家抢手的市场。

我们看到每一次市场调整之后,第一个支持线是基准线,基准线支持之后才有机会再创新高,迟行线也是持续走高,而且迟行线也是和价位趋同的,它现在在比较高的位置,表示说虽然A股反弹的非常厉害,但还是比26天之后还是在下面。不管怎么样,至少到目前为止一目均衡表显示上海的指数仍然是处在一个比较强的振荡,即使它现在已经跌破了双底往下。虽然中国股票有可能在这里见底,但是马上回归熊市可能也没有那么快,我估计上海股票在这里面要进行一个大幅的波动之后才有机会真正的再回归牛市。

黄金这里是以美元计算的,黄金正好有一个典型的,这是相反的“三役逆转”,为什么是反的?因为它从牛市开始变入了熊市,这是很明显的,它从熊市变成牛市。牛市当中刚才我们讲了三役好转在五条线的关系上都可以表现出来,而且我们看到很明显云层第一次形成阻力,这个阻力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我刚才讲过,迟行线和云层的阻力非常多,迟行线在这里受到云层的阻击之后掉了下来,只有真正升破之后市场才开始一波上升。第一波上升之后,往下回补正好也是受到云层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暗示你市场已经变了,这个就是可以在这里逢低买进的机会,这样的话所有的信号都开始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这里就好,这个价位比迟行线还要高,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强势,但是强到过分之后迟行线就开始从上面往下跌破,这往往是先行的,但是市场有机会反转。

很奇怪,市场就是这样,当我们希望一个牛市的时候最好是每天能涨,其实每天疯涨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市场总是这样,由盛往极盛,极盛就是我们讲的已经到了节点,到了节点之后肯定要反转。所以,在这个信号之间有可能是迟行线小于价格先发生,也有可能是转换线小于基准线,更它相反。但是,一般来说都是转换线先发生小于基准线这个信号之后,因为这个要等26天之后才能判断,一般来说都是第二个。然后才是价格跌破云层,价格跌破云层之后还会有一波反弹,最后反弹往往不能够升破云层,是真正往下跌的信号。这个时候如果从形态学的角度上讲,黄金的下跌也很容易看到,怎么看到?这是一个图间形,所以在这里不做黄金的话对交易员来说不合格,因为你失去了一个相对来说概率比较高的卖点,因为通过一目均衡表判断,一目均衡表说市场现在大家不喜欢黄金,而且从形态学来说也是印证这是一个很好的卖出的机会,所以黄金往下跌是很正常的。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当市场进入云层的时候不一定表示一定跌破云层,这个不知道,但是如果云层不是在交叉的底,而是在比较厚的这一层进行横移的时候,一般来说市场会进入一个“多空争执”,多空互相的打架。所以,在这里会出现非常多的,多头打过去,空头打过来,最后决定的是之后的关系。所以,价格和云层的关系,迟行线和云层的关系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最后确认黄金肯定是在这里见底的机会非常大的时候,就是迟行线下穿云层,在我们确认到这三个指标进行好转也好、逆转也好,如果我们要寻求进一步高确定性的交易的时候,就要等这个信号,就是迟行线下穿或者上穿云层,这是确认这三个指标好转和逆转发出的信号是正确还是有机会发生错误或者修改。但是要注意一点,迟行线上穿云层或者下穿云层本身不表示交易的一个timing,它表示市场是反转的,但是并不表示一下穿云层我就在这里卖出,或者一上穿云层我就买进,是最好的timing没有错,它是告诉你市场的转势已经确认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如果有机会可以反弹的话,我们就可以找机会部署了,就好象昨天黄金反弹了。我在这里讲的是不负责任的,大家自己自我确认,我估计下星期有机会可以卖出,因为我自己也在寻找这样的机会,因为现在这张图已经告诉我。我在这里讲的所有的关于市场交易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这些对一目均衡表的基本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市场,因为我的资料比较多,我讲快一点。我们再讲一个本质问题,一目均衡表除了各个线之间的关系,交叉和价位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它能显示出很好的支持区域和阻力区域。假定我们出现了一波上升的趋势,作为一个交易员我们认为这波强劲的趋势还在出现,每次回调我都希望最低点买进,而且我希望这个回调是大家不敢进场的时候。比如说我在去年9月份讲过美股又创新高,到了10月份创了新高,但是后来有一波非常深的回调,这个时候有些人私下来问你的分析是错误的,没有一个人敢保证我能够完全分析正确,但是我认为我的结论没有错。

所以,我自己是买进美股的策略,分批买,买到什么程度呢?因为我在日本有几个账号是用电话交易,为什么用电话交易?因为日本这个地方比较保守,因为我是法人,它要求只能用电话交易,电话交易他会给你一些个人客户没有的东西。当时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是根据我的理论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美股跌到非常深的时候,我就打电话说我要买美股,接线的小女孩声音都颤抖,他说你真的要买进吗?我听到她声音颤抖,我就想我肯定是对的,所以我说对,我要买进,而且我要加倍,她说要不要跟上司再确认一下?我说不需要,帮我买进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为什么?当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连赚你手续费的服务人员都恐惧,其实他没有必要恐惧,这是我送钱给他,我亏跟他没有关系,我亏也好,赚也好,他都能赚到手续费,而且电话很贵的,他打一次电话给我要交一万六千多日币,一般来说是高兴的事,应该啪啪的买,他反而颤抖地问你是不是真的要买。

如果我们确认这是一波上升势,而且有一波比较深的反弹的话,比如说我们在C点买进,这个就太爽了,等它创新高的时候就赚了。所以,现在就有点像这样,因为我们现在是在这里,日股也好,美股也好,我现在都是买进,所以我的策略是成功的。不管我做的交易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反正我希望这样一个完美的交易,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很简单,第一,我们可能有一套方法把握自己;第二,我们有一套理论支持自己,不被感情因素左右理智的判断。为什么我们能够进行理性的判断?就是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否则的话很容易被感性左右。不管你是赚钱还是亏钱,人都是被感情左右的,我们讲一点题外话,为什么大家止损是比较慢的?反而赚钱是很快的?其实就是感情,止损的时候都在想等一等,但是赚钱的时候赚一点就好了,因为市场总是在波动,可能账上说现在是一百美金,过了几秒钟之后现在只有五十美金,你就想如果回到一百美金我就卖,因为在犹豫当中我的一百变成五十,可能变成三十,但是往往你出来之后马上你的三十就变成一千美金,很多时候你一出来市场马上就开始涨,这就是一个矛盾。

实际上我们就参照G1、G2、G3,什么是G1、G2、G3呢?我刚才讲过,转换线是周期比较短的,基准线是比较长的,最长的是先行线。在一个上升势当中,G1是转换,G2是基准,G3是先行。如果是一个典型的牛市,第一次它会在转换线前后去支持,第二次最有可能是在基准线,第三次是在云层。如果说市场远离云层,表示这个市场是一个很强劲的市场,根本就不会接近牛市,因为它在这里就已经形成支持。反过来说如果有机会接近云层的话,它就有机会反升。所以,在短线而言,我们不要讲太长,因为太长的时候我刚才讲过盛极必衰,但是在短线而言,实际上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比较强劲的市场。如果说有机会去观察市场每一次上升之后回调的力度的话,去年的美股就显示今年年初要回调,包括一些大的股票,比如说我比较看好的亚马逊,亚马逊在去年回调了。

下面的课程难度就开始高了。

时间也比较紧,在讲之前我要纠正一下,刚才我在强调市场变换timing的时候,可能讲错了,就是我们在上升和下降当中,迟行线在价位的上面是正常的状况,我在刚才强调这一点的时候,把这个概念给大家一个误解。反过来说,迟行线在价位的下面是正常的,我们再强调一下迟行线,刚才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其实就讲到一个概念的理解,确实因为这两个概念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感应到。为什么说牛市当中迟行线肯定是在价位的上面?因为很简单,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什么?26天之后的价位告诉你们,所以如果26天之后的价格不比现在价格高的话,反过来,现在看到的这个点跟现在交流,26天之后移过来,也就是说迟行线的话,如果说价格在这里,没有的话,我们是看不到迟行线的,没有的,因为26天之后还没发生。

我们讲到了刚才讲的本质。还有一个本质是一目均衡表比较厉害的地方,除了把时间的概念通过先行和迟行来和价位形成具体比较之外,还有它一开始就提出了我们讲的基本的数值和对等数值的概念。基本数值实际上就是刚才我们在各个线的定义当中已经有了,9天,26天,已经有了。我们讲一讲还有一个最先开始的基本的数据是怎么样的,我先跳过去讲。一目山人已经讲过,时间是决定所有市场的最根本的东西,他提出这个观念,可能要比我们讲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讲要超越一些,这个是非常崭新的一个概念。所以虽然一九六几年开始就写出来,但是西方真正认识到这个,甚至大家根本不相信,八几年的时候西方都没有很多人,都没有运用我们现在的蜡烛图,蜡烛图都是日本人发明的是吧?是在江户时代发明的,但是实际上到一九八几年华尔街都不用。

 只有1989年一个英国人,写了一本日本的K线图这本书在美国畅销之外,华尔街才开始证实了。在1969年,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实际上在欧美都不是很重视,只有到90年代后期大家才发现说原来日本有一个这样的东西,所以大家就开始应用。所以在当时他提出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他有规定有几个时间非常重要,我们把它称为基本数值,基本数值在这里写了。这个非常复杂,我们不用讲的太复杂,因为今天时间有限,而且大家对一目均衡表的认识是怎么应用,而不是就搞理论研究,除非大家想写一本关于一目均衡表的书,如果有这个志向的话,我是不想的,太难了。他说9,17、26、33、42这些天都非常重要,甚至到了后面有这么多。这个里面有说法的,9天叫一节,17天叫二节,有三个节就变成一个期,还有一期一节,二期二节,如果这样的话实际上是跟我们波浪理论有点像,但是它是不同的,它不是浪,它是时间。

为什么他用这些时间来确定呢?这个时候有很多改良派出来了,比如说当时写的时候当时股票有六天交易,所以他的数值把它改了,现在看来这个改良没有根据,因为不是根据所谓的交易日设计的,实际上他要遵循到佛教的一些理论,包括玛雅人,他们对天文学的研究。这当中得出的比如说推算,最重要的数字是9,为什么得到这些呢?9 9-1等于17,为什么减掉一个呢?我们是一天开始算,9天是一个上升期,从第九天开始就下降。如果说上升9天,下降9天,其实中间这一天是什么?

他认为这些数值很重要,9,17,26个交易日之后,市场就容易有变化,容易发生什么?趋势的变动。或者说什么呢?如果现在是一个上下的波动,到了这些变化日之后就容易产生什么?突破,往上突破或者往下。如果说在变化日,第一个变化日它的变化效果不大的话,实际上到了二级的时候变化会加上去,它的总体效果会有变化。另外,假设第一级是一个上升,第二级是一个下降,很可能它形成17的二级是一个什么?这样的一个,我们讲把时间的序列预先确定下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重要的是时间的,时间决定了这些各个一目均衡表构成的要素之间的转换和继承是缺失的有关系。所以本质上是时间论,但是我刚才讲时间论太复杂了,现在在短短的几天不可能把它讲透,所以大家要原谅,虽然我准备了很多讲义,但是我不会把所有的讲义都花时间讲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而且我相信大家也不至于一下子有问题,所以我讲的最精妙、最概要的。既然这些是基本的数字,这些是确定的,不改变的,那么我们回过来看,它的精妙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市场很容易在这些基本数值到来之后发生变化,要么上升式变成下降式,要么进入类似一个横移、盘整式,但是盘整式也是基于基本数字之后再发生变化,要么往上,要么往下。

而且前后基本值,他们都有他们的关系,刚才讲的可能是一节,可能是一期,可能是一旬,或者是一个旬里面的期,总之,在时间序列上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不是我们认为是市场随机的,这个就是一目均衡表的最根本的本质,就是时间决定一切,而且时间在这个序列上不是我们想的随机的,而是有机的,可以说我们讲是一个市场看得见的上帝的手在操作,是已经确定下来的宿命。

基本数值,说这个二是市场的转换性也好,基准性也好,如果本质上二这个,一二是横移式,横移式在中间,在这里的话,实际上不管是往上还是往下都不限定,因为它是一个横移式的。那么在形成市场,在这个横移当中形成高低点,实际上跟这个数据是没关系的。当然,这里只是把画图画到这里,其实不表示一定是9或者一定是26,他只是说有可能。为什么是9和26呢?实际上就是在大量的研究和发现,这些就是市场的基本变换。基准线也好,转换线也好,总之这个时间周期的设定上,已经反映了市场,然后再把有平均的成本,要比我们的均线包含的大得多,这个也就是西方一开始非常吃惊,非常惊讶,那个时候居然有人能想到这个,这也说明一幕山人是一个天才,真的是一个天才,本质上是这样。

如果说到了某个基点,开始进行突破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反映了这些基本的变化,刚才讲过基准线和转换线本身就是高。实际上是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实际上时间是最主要的,还有是价格。在这个里面讲起来,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再简单讲一个是价格,一个是方向,还有一个是时间,简单一点。

在一目均衡表当中还有一个波动论,我觉得波动论相对要简单一点,比时间论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但是这里面波动论就是时间论,这一点也是一目均衡表非常独特的地方,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它分成几个波动,P波动,这是三角形,M波动。最出众的就是M波动,还有S波动,至于M波动、S波动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实不大,但是它是这样表示,我们就姑且这样。我觉得一目均衡表当中波动是最重要的,因为波动论的本质刚才讲到,决定了在时间去看,否则的话一目均衡表的波动还不如看简单的形态就可以了。

什么叫做一目均衡表的波动论呢?刚才我们讲的这个,我们来看这个是最根本的,这个也是比较难的,在这个是典型的什么?I波动,上升下降,是不是?V波动,上升和下降,这个是典型的M波动,从A到B,再从C到D,在这里我们看到很明显的,很多时候上升的时间和下降的时间是一样的,而且是基本比较接近的。很多时候M波动当中,波动,比照你的时间,和比照价格点的时间产生,很多时候是这样的。第二个,一目山人选定的波动当中,一切是以这种波动的时间为基准,来决定波动的形态,而这一点是其他的里面没有的。

在这个M的波动当中,下降期间和下一波的第二次的上升就是风力,第二次的上升期间就是刚才讲的这个。上升和第二次上升之间就是另外一个。一般来说是底到顶的计算,它是底到下一个底,在中间的一个底到下一次的底之间,它找到了时间的对比关系,这个也是很厉害的,在西方的理论当中这个也是不太容易看到的,这个也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其实比这个还要多,但是我的理解因为太复杂了,因为我们对这个不了解,所以容易套路。实际上一目山人的这个决定因素是以时间来看的,对等数值也好还是基本数值也好,来决定这个波动,这个非常重要。

和基本数值相反的有一个叫做对等数值,我们讲9也好,刚才讲的减掉一天是17天,不减掉就是18天,二九十八,这个不是基本的,这是对等的。对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设计式地出现。重要在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这张图是以前的美元/日元,美元/日元在2011年,实际上美元最低,当时达到了75.65、75.67,这个是日元现在最高,美元下降日元就平了,这个到目前为止,而且如果没有错的话以后我们不会看到美元在这个位置,因为战后一直存在着日元走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现在日元走一点。

在2011年11月份为什么日元会垫底了呢?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看书的话,很多时候给我们一个契机,就是2011年的时候日本央行进入了外汇市场,所以美日是见底的,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本央行在历史上是经常积累赤字的,赤字比较多。那么根据我们的记录来看,央行成功率只有30%都不到,70%都是失败的,就是它的基本都失败了。剩下的这些为什么成功?其实讲穿了就是符合价值的规律。为什么在2011年的11月31日日本央行会成功呢?就是因为市场到了最主要的对等数值的转折点。因为上一次市场是从1978年9月见底之后,一直跌到多少?一直到1995年4月,这当中花了198个月。

 等于说不管央行介入不介入,美元/日元在2011年的4月份就是一个关键历史性的变化日,这个一目山人老早就说过了。一个市场的cycle越明显,它带来对等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很早就会。这个时候为什么日本央行在11月31日介入?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也是研究了这个之后做的决定,所以他们介入的金额并不大,但是很快。但是安倍经济学,因为安倍推崇,所以美元上升了,日元缩减了,这个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为什么美元会走强呢?就是因为它是一个16年的cycle,这个16年的cycle完成之后,美元处在一个上升周期,不管有没有安倍经济学,美元都是上升的。只不过他退出安倍经济学之后,刺激了美元进一步上升。

在这里也是一样,不管日本央行有没有介入,这里就是日元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日。因为它一直都在下跌,花了16天的下跌,所以唯一的就是上升,这个就是市场我们讲的宿命,这是没有办法的。还有一个,上一次我讲过,我猜测了英国会脱欧,当时我的朋友圈也有在英国工作,因为他们是比较上升的,在银行做的,他们认为说不会脱欧。市场的内结构的价格构造,决定了带来的影响,今年的英镑市场很难上来,但是英国还是没有决定到底是脱还是不脱,好像议会是否决了首相的方案,英镑反而涨上来了。

这个是很奇怪的,为什么这样的消息,应该英镑大跌,为什么会涨上来呢?这就是市场的内部结构。如果说我们学到一些经济学的知识,我们看到金融市场上非常奇怪的一些,我们说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为什么,因为问题非常烦恼你,朝这个方向走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走,烦恼你的因素越多,证明这个趋势的重要性越高。这就是我们讲的,因为我们不是经济学家,我们烦恼的再多也赚不到钱,经济学家要写文章或者演讲,他可以赚钱,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交易员来说我们最多的就是什么?就是烦恼。烦恼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把烦恼写成文章卖钱也行,但是卖不出去,没有人买你这个烦恼的文章。我们要追随趋势的时候,我们学的经济学常识,让我们觉得非常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要追随趋势,市场它的内部肯定显示出是不同的东西,所以这个非常重要,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历史性的。

我们再回过来看一下之前的,我们刚才讲过了,一目均衡表最重要的是时间论,时间论在波动上面是占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之下,再去看的话,我们就会能更好地推测市场今后出现的价值规则——值幅论。一目山人给了四种职能,有四种计算方法,第一个计算方法就是第一浪上升多少,第二浪从回调的低点开始也上升多少,这是最基本的。第二个是什么?V计算,V计算怎么计算?是以回调的波度,再从第一波的里面直接加上去。还有E计算,E计算是什么?第一个到顶,直接加到这个上面。还有什么?NT计算,NT计算就是,这个当中的回调到低点的距离,再从回调里面。其实认识不在于推测,而在于什么?市场有没有机会去达到或者是超过这些目标,去接近这些。

这里面有高有低,有容易达到的,有比较难达到的。比如说一般来说V计算比较容易达到。如果市场是一个比较强劲的上市公司的话,实际上很多时候会超过V,会超过N,会接近,一般来说N计算是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我们刚才讲过,市场是对等的。这当中还有时间的关系,就是如果说一个市场是这样子的,它上升的到第一次回调的周期和第二次低点到高点的周期是一致的,而且它们两者的长度是一致的话,这是一个最典型的牛市。再接下来一段时间,这样一个cycle可能还会影响到下一波波动。

反过来说,如果说市场很容易达到的目标,虽然显示这一波强劲的上升,但是不能很快靠近这些计算出来的短期目标的话,更不要说比较长期的目标了,我们就要想清楚这一波可能没有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一目均衡表中显示各个线的绘制。刚才讲过,可能迟行线已经和价位进行了交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保持警惕,令我们对市场有机会回调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而不管我们是看低还是看高,我们讲过最后一目均衡表的应用并不是让我们满足我们学术上的研究,还是要通过交易、市场来,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什么?帮助我的判断有多少理性的成分,这个是最重要的。

结合这些因素再看一下这一组,在历史上的例子。这个是很老的例子了,但是我们有图片记录下来。这个低点到这个高点,然后再等类距离加上去,这样我们能得出这个数字。

我们讲,市场很多时候我们刚才讲的这些,不一定说马上实现,但是很多时候隔一段时间会实现,这个就和刚才讲的时间的序列一样的。比如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知道原来是这样,比如说跌下来了,跌下来了什么市值见底呢?只要你一旦见底,就是上一次下跌的幅度,再重新迟了一段时间再回来。市场就是这样,它有记忆,上升一段再下来。这个例子在日经上面有很多,我们只选了几个大型的例子。

刚才讲过时间非常重要,在真正的一目均衡表的研究当中,其实都会发现有这样的关系。但是这样的例子可能如果不仔细去找的话,因为可能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什么?明显的,它的选择的高低点是不一样的。然后中间出现了,比如说上一次调整的低到上一次的这里的低点,它会在下一次也会显示出最高点要接近这个。这个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什么呢?这个不要过分,因为过分追求之后我们会花很多时间。

就是说我们也不要为了研究,我们要知道,因为讲的道理是这样的,就是如果说我们在不同的推测上面需要找到一些理论的根据的话,我们要重视时间的这些。以前市场出现了波动,可能以另一个方式出现,可能最简单的就是刚才讲的美元/日元的例子,那就是简单讲。时间把它吸住,引过来,但是这些关系都存在。还有就是说这个地点一旦出现了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进度上显示出这些我们讲的一旦出现的变化,重复出现,而且对今后有影响的,在一目均衡表的系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这些实际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来的。

缺少了时间的研究,我们光是从价格形态来判断,是不完全的。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接下来讲的,时间序列都是反复出现的。可能是马上出现,也可能是横移出现,可能过一段出现,但是这个价格都是对等的。我们讲这个上海股票的判断也有影响。

不要认为泡沫崩溃之后马上一年就恢复过来,这是我们讲的一大前提。但是,在途中并不是一直想,每一次返上来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报纸看:牛市又回来了。而且往往牛市回来,大家报纸上或者加微信群谈股票的时候,往往是在这种,而不是在这当中,在反弹的高点。

我们先讲简单的计算,因为我是比较看好的,为什么这么说日经呢?大家可能注意了一个消息,可能最快从5月开始,中国的股市也可以买日经,也可以买到。如果一般人真的赚钱,还是要在牛市,而不是一个熊市,现在熊市当中也是有很激进的人,说觉得有赚钱的机会,但是在熊市当中,走的时间太长没有不湿鞋,河边走总是要湿鞋的。

我们来看一看一目均衡表的月线关系,利用我们刚才讲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来至少到目前为止在月线图上,日经225的一目均衡表显示的就是牛市,是不是?实际上在之前,是用四个月的时间,然后过来之后和股价的关系都是什么?成正比,因为这个在上面。现在在这里资金链还没出来,至少在之前还是,这个是转换线、基准线。每一次基准线之后都是有支持的。

我们看到,转换线从上面下穿基准线应该是一个不好的情况,但是往往在大的牛市当中,这样的调整很快又会调整回去,在下边的这种关系不会长。第二个注意到,在这个线当中,虽然转换线,绿的线穿过了这个下穿的红色基准线,但是基准线没有显示出一点下降的情况,然后又上升。如果再一次回升,价格和基准线的交叉也是一个,再等这个基准线,转换线和基准线的交叉。刚才已经提到了,确实是慢,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看得清楚,然后我们讲,可以看到基准线,但是不管怎么样,刚才说为什么不要推荐日经,就是不告诉你它是个牛市,一般只有在牛市的人才能吃到牛肉,不要想在熊市吃到牛肉。但是这个肯定是有一定因素在的,但是一般来说股市的竞争和数值要注意。

周线图我们来看,周线图就比较复杂,现在是什么?这个我做的是上个星期的,差不多收盘了,现在正好用到。等于说如果能够进一步上蹿,这些线的关系会进一步明确,如果日经创了新高,绝对不是日经见底的信号而是说进一步就等于在这里上蹿,变成创新高的,这些信号会进一步明确,会形成一波更强劲的上升。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美股已经创了历史新高的情况下,现在还是一个机会,而且我认为很快我们会看到,不需要太多时间,因为在去年11月份见底之后,这一拨正在调整,美股我们已经看到微型版本。

如果我们做研究的话,我们会把很多很多基本的数字,如果我们在以前发现这些数字之后,这些数字对我们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156天,256天,230天,656天,这些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刚才讲过,我们也要避免它作为一个交易员过分在这方面花时间,因为大家毕竟不是分析师,花时间的人是分析师,分析师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我们讲这些时间、地点关系不是很重要。这个观点在上次拿出来,当时我写的是一样的,我们正确的,构造是正确的,塑造实际上就是这个时间。那么为什么这个是正确的呢?因为美股从这里开始形成了一个牛市,而不是什么?17年停滞,17年上升,16年停滞,18年上升。而是在这里直接是一个牛市形态的出现。

所以简单一点讲,美股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这个通道如果说时间周期长一点,甚至要持续到两年,、三四年整个趋势是这样的,而不是这样的。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就是到2026年前后维持这个构造,但是我是比较保守,我的看法是美股在2022到2023年,2026年能够到这一点,因为这一波上升实在太好了。2026年维持是一个强势,并不表示2026年是一个高点。

所以至少今年我们看到能创出历史新高,,今年千万不要去盲目地去空美股,我们看到空美股的实在太多了。包括今年4月份见底之后。他们认为说美股已经升了,从2008年、2009年开始一直升,中间没有出现真正太多的熊市,这是想当然的,或者说他们没有真正研究正确的构造。所以至少在今年美股还会有上升,而且可能给大家意向不到的上升空间。这一波,我想保守一点应该能持续到2023,如果按照这个图来说应该是2026,这个时间的构造是正确的,这张图是很早的,是什么时候画的?大概2011年、2012年,当时画的。我们讲,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前出现的时间序列,在成熟期限的概率非常大。2019年完成了,又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牛市,时间点没有问题。

这个只是说到了这个时间点位可能会形成这一波的封顶,但是这波的封顶我们本来把它看成大型盘整了,但是因为它已经进入了强劲的牛市,时间的构造是正确的。而且时间的构造实际上讲的以前重复的周期可能会反复重复,可能延后,可能是间隔,可能出现一个高级别的时间序列延长,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都决定了正确市场的构造。没有说一定是顶,我刚才讲可能是它是一个低点,但是因为它上升的多,跌下来的少,所以它这个构造,这个3月份可能还是牛市,而不是熊市。

最蠢的就是在牛市当中想吃熊肉,在熊市当中想吃牛肉,现在大家在这里知道,这个一看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为什么你要去猜这个牛市?。现在也非常好,好在什么呢?一般云层一过之后,是一个重要的时机。它当时的回调正好在云层这里出现,之后实际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美元、日元为代表,美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元走高的循环当中去,而且美元指数的走高伴随着美股,两者是正相关的,这个我现在讲的。

刚才我们讲的最重要的是16年,16年在日元来说是跟美元相反的,是底到了。那么在2015年或者是转折之后,就应该有一波日元的上升,但是这个上升在我来看在今年1月份那一波已经完成。大家相信一点,日元会不会下跌。

最好的例子为什么说在2015年3月前后,应该日元呢?我们实际看到的是2015年,在这个前后日元是在高位波动。在2015年的时候,突然升了一次,真正日元升值的时候是2016年2月份,2016年2月份发生什么事了?2016年1月底,日本央行决定历史上第一次,负经济是什么呢?就是日本的银行如果想存钱到日本的央行,不但不给你钱还得倒付,按理来说日元应该什么?狂贬,当你去借钱的时候居然你不但不要交易,还要拿利息,这当然是不值钱的。但是我们看到日元是升值,结果开完这个会之后日元狂升了一段时间,很多经济学家是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的,也就是我讲的,一般的人这个结果也是很郁闷、怒火。

所以我就是说如果我们学到的是一般学校教育的常识,当你觉得困惑、郁闷、想不通的时候,千万别想了,追寻趋势就对了,有很多可能你们现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其实就是日元这个上升阶段。下一波什么时候呢?到2023年,日元是贬值的。大家想到一个最基本的,日元有一个特点避险。日元贬值的时候,一般世界经济是比较好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说日本的企业家非常伟大,要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家伟大,为什么?日本的经济和世界经济是联动的,如果当日本经济不好的时候,反而衍生什么?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其他国家如果说经济不好基本上波动的,但是日本相反,所以日本的企业家要做的努力比其他国家多得多。基本上2022年、2025年基本上大致定了,总的方向世界经济还是有定向的,这个时候日元是贬值。

如果我们相信的话,还有一点重要的机会,就是日元的升值时代已经过去,今后日元还会升值,但是不会升破2011年。这是因为什么?日本的经济结构有点变动,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它的经济结构肯定是贬的,贸易赤字会增加,根本性的因素,当今社会老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肯定要要坐吃山空,现在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债权国,但是也开始在减少,因为老人要养老,要把以前的都收回来。

所以我们讲,这些因素决定了日元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过来说,日元最平价的时代是日本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反过来辩证地看问题,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价格会显示出经济学的整个的趋势和发生的世界市场是否一样。所以我可以简单一点讲,这次不管英国脱欧不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市场经济就是这样。

美元/日元,我刚才为什么说年初这一波跌的很有必要?从2011年到2016年的高位,2016年掉下来了很正常,为什么掉下来?刚才讲过了,八年到了。银行负利息,负利息之后,很多人就是做多美元,因为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家庭主妇开始学经济学。为什么最后在今年必须跌下来?因为这是一个三角波动。

还有一点是什么?大家买了太多的美元,买的人太多了,这个跟股票是一样的。不管是多头还是空头,当大家都看空的时候是打不高的,一定要亏的那一方很多才回打高。

讲大家关心的,就是A股,这个也是在去年提出来的。关于A股,我认为我的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这一波,这是哪一年,大家记得吗?这个2015年是吧?我认为最大的一个特点,2015年的这波高反弹和下跌,并不是一个单,它是2007年的一个延伸。也就等于说它是一个强劲的对2007年这样一个暴涨暴跌的反弹。

如果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话,我们大致可以算出来,我们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双低位。这里有几个,比如说这里的90年低位到2005年的低位,我们按照同样算多少个月,2019年的12月,也就两年多,现在是4月份对吧?我们乐观一点,我们说有没有出现高位呢?也许升上去了,升破去年的。这个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变了,这是什么时候呢?比如说高点到高点,这个太远了,有79,还有91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了,如果我们最早是2021年的11月,也就等于说如果我们想等到一个高点,到2021年,而不是2019年。有一个前提,升破去年高点的话,可能2019年的12月份),如果升破的话,我们可以做多一点。但是应该这个机会非常小,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非常小。

如果上一次到这个的间隔来看,上一次2023年,那就更远了,作为大空头来说我一直看空。还有一个什么?,2021年就有可能是低位,也有可能。这个我在上场就说了,而且我的观点是认为说A股实际上也是跟国际环境有一定关联度。我们刚才讲过,美元的升值可能要到2022、2023,如果这样的话,最有机会的还是这些,事实上在今年A股的反弹就有很大程度出现,所以我们对A股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要盲目地去追高。要追高我的推荐追日元,追美元,追美股,因为这个市场绝对不是一个吃牛的市场,我们看了一下学线,这个不是一个吃牛的,没有牛肉,没有牛肉的时候我们还是小心一点。

周线图出现了一个3月的好转,但是这个周线图3月好转,之前也有,看到没有?这里也是三个指标。但是和去年比,现在已经不好了。这个累计的地方不能突破,不能突破是一个反弹的界限,如果不能突破,小心。当然,因为它已经升破了这个云层,而且现在看出来的三条线的,是正的,所以我不认为A股会马上发,应该在这里有波动。所以大的可能还是在3200点到2800点之间。

那个时候总是有些什么问题出来,就像大家没有想到A股会升上去,为什么?基本面很多时候让人措手不及,你说2800点还是比较远的,怎么可能2800点,这是很可能的,我想很多时候市场是处在基本面的前面。还有基本面的解释也要小心,基本面的解释很多时候都是似是而非的,不是说表面那么简单。从A股的一目均衡表上来看,我认为今年有机会,但是比较小心。

黄金,这也是在去年可以看空,看空的道理也很简单,25年有反弹,但是反弹过了之后就要往下。跟黄金的需求没有关系,大家可能听到很多文章说因为什么?因为这里买黄金了,俄罗斯买黄金了……会下降到什么时候呢?可能是2019,可能是2020,这个也有可能,2020也有可能。我觉得今年下降,2020,2022,2023都是看淡,看到什么程度?我们当时提出来,去年也提出来,应该跌到一个盎司等于大概800美元,跌破800美元,因为大概现在一个盎司的开采成本是800美元,一定要跌破,市场很奇怪,涨起来总是涨的超过基本面,跌起来也是跌过基本面。就是你跌到什么程度?跌到黄金开矿的时候,每开采一盎司你都亏本,不跌到这个程度是不会的,等到大家金矿石停产你才有机会,大概一个盎司等于800美元,当然有高有低的,俄罗斯就高。

我们来看一目均衡表给我们的条件是什么?月线,像现在有些人讲的,我刚才讲它延长了,延长了三角。它这里显示出三点,一二三,这三点没有冲破之前,大家还是要听我的,不要太贪。一旦形成三点,一破这个三角之后,跌下来会非常快,我觉得在今年或者明年,今年肯定是跌下来,明年可能有更大的跌幅,什么时候跌到800?在2022到2023年之间,一定会跌破800,一个盎司等于800美金。因为这一波分管要在这里呈现,这个也是M波动。而且时间长度大家可以算一下,这个高点到这里是多长时间,一旦跌下来是很快的,不要两年就跌过去了,很早就跌破。很多时候都不是时间给的。

原油,基本上认为原油反弹差不多的,当时做的时候还没跌下来,说跌就跌了,原油,大的是从去年开始,应该黄金不至于马上回到熊市,但是在高位遇到阻力很大的,这个WTI差不多,反正不要太贪。好了,一目均衡表告诉我们怎么样?周线图,这个是重要的,在这里不能突破,对不起,在这里突破不了,今年都突破不了,最好的机会,这边的机会已经错过了,2019年。而且你这个不能突破,就表示这是一个熊市的典型的标志,最好的机会给你了,你要小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