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套餐在降解农药残留中的作用

 绿色植保专家 2019-05-04

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没有彻底而残留于作物体、收获器官、土壤中的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农药化合物般较难降解,残留农药对有益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又通过植物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通过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对人的健康危害大,长期食用会引起器官的慢性中毒、衰竭最终结果是身体致畸、致癌、致突变及退发性神经系统瘫痪世界上许多对农药施用都严格的管理标准,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有明确的规定指标界限,一旦超标,政府便限制或禁止销售和使用。我国农药年施用量高达132万吨,其中高毒农药占70%,在占世界8%的耕地上,消耗着占世界33%的农药据调查我国农药残留率达60%-70%鉴于此,国家对残留问题愈来愈重视,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将现行的2293项指标增加到3650项,新增了1357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农药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自2010年开始,为发展生态农业,将中草药制剂套餐应用于防治作物疑难病害上,致力于研发、推广可以提高作物免疫力、修复作物生理功能及对作物病原物起抑制、消除和降解作用的中草药套餐,目前为止已经成功推广出包括中草药杀菌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螯合态叶面肥、植物源杀虫剂在内的套餐组合,其应用效果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在一定程度内逐渐取代化学农药及化肥。奥丰公司的中草药套餐除了能防治作物疑难病害外,又能有效降解决农药残留,值得大力推广,现把中草药套餐在降低农药残留方面发挥的作用概述如下。
    一、中草药制剂代替化学农药从根本上阻绝农药残留

奥丰公司针对防治作物疑难病害而研发的核心产品是中草药杀菌剂,主要是通过黄芪、苦参、黄连、金银花20多味中药材复配矿物元素螯合而成。制剂材料全部来自于植物源、矿物源,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产品主要有效成分为萜类、酚类、植物碱类等次生代谢物质及多糖类、多肽类、螯合态硫钙等能量及功能性物质。在成品检测上,0.5%小檗碱中草药杀菌剂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评估,获得有机农业生产资料评估证明,并通过多家权威农残检测机构的农残检测,如欧陆分析200项农残检测、江苏安舜458项农残检测、中国科学院450项农残检测,所有农残检测项目均达标。

在应用奥丰公司的中草药制剂时,可以通过早用、高浓度、缩短间隔期用、立体化用、复配着用五种用法来起到早防重治的效果防病治病的同时,还可起到营养复壮、提质增产的作用

二、中草药套餐中的成份可吸附分解农药残留

1. 套餐“奥农乐”土壤调理剂中麦饭石对农药的吸附作用

土壤沉积物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是农药在土壤中重要的迁移转化行为之一,这种吸附作用实际上是由有机质和矿物质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特点,奥丰“奥农乐”土壤调理剂中加入矿物质麦饭石,麦饭石属于天然硅酸盐矿物,含作物生长所必需元素钾、钙、镁、磷、硫、铁、锌、硼、硒、硅、锰、钼等矿物元素。麦饭石具有双重的吸附性一方面它含有的硅酸盐对Pb(铅)、Hg(汞)、Cr(铬)、Cd(镉)、As(砷)等有害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麦饭石含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是多孔性海绵状特殊结构,它的表面有大量吸附位,对农药残留、病原物等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2. 套餐成份“微生物菌群”对农药的分解作用

微生物降解农药过程主要为:将农药吸附于微生物细胞表面,农药穿透细胞膜进入膜内,在细胞膜内农药与降解酶结合发生酶促反应,对农药进行分解矿化,变为无害物质。来自土壤微生物菌群,已报道能降解农药残留的种群有许多,如细菌有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等;真菌有木霉属、曲霉属等;放线菌有放线菌属、诺卡氏菌属等,这些土壤有益微生物通过自身和分泌物在农药降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奥丰中草药套餐中的“地力旺微生物菌剂”中含有9种有益菌,实际菌量达50亿/ml,“奥农乐微生物菌肥”中含有8种有益微菌,实际菌量达47亿/克。有益菌群种类主要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木霉菌等组成,复合菌组合活性强、菌群之间作用叠加、相互促进。

3. 套餐成份“有机质(腐殖质)”对农残中的吸附降解作用

中草药套餐中的奥农乐是由黄芪、黄连、金银花、鱼腥草等20多味中草药经8有益菌发酵而成的,有机质及其转化的腐殖质对农药分子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特别是腐殖质具有氧化和还原二种可逆形态,可持续重复循环形成对金属离子的还原转化,腐殖质主要靠自身众多的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醌基、甲氧基、磺酸基等通过氢键、电荷等对农药及土壤As(砷)、Cr(铬)等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吸附、缓冲、溶解和消除,从而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植物自身对农药的降解作用

植物自身降解指植物吸收农药后,在体内同化或释放出某种酶,将有毒物质降解为无毒物质。植物降解主要包括以下3种机制:

1.植物直接吸收有机农药污染物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植物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有机物,然后将没有毒性的代谢中间体储存在植物组织中,这是植物去除环境中中等亲水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机制。

2.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际微生物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

植物释放的酶及有机酸,能为根际微生物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而根际微生物能增加环境中有机物质的降解。植物释放到根际土壤中的酶可直接降解有关化合物

3. 植物增强根际的矿化作用

植物根际为微生物提供了营养、能源和寄宿之处,微生物群落在根际区繁殖活动,根分泌物和分解物养育了微生物,而微生物的活动也会促进根系分泌物的释放。根际微生物的生物量、植物生物量和根系分泌物都有增加,这些条件促使根际区有机化合物的降解。

此外,中草药制剂中的高能量和功能性物质能够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含有机酸等多种物质(中草药制剂也可直接为作物补充有机酸),有机酸释放到土壤中,活化土壤根系,加快农残的降解。中草药制剂能够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具的《“沃丰素”和“靓果安”对猕猴桃树相关酶活性的诱导作用》试验报告证明:用中草药制剂处理后的猕猴桃叶片中PPOPOD的酶活性均明显提高。中药通过直接提高酶活性、开启次生代谢间接提高酶活性、增加有机酸分泌,提高对农残的降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